-
物象化论的构图
《物象化论的构图》是日本已故著名哲学家、日本新左翼运动旗手广松涉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在我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广松的著作。广松以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为已任,并试图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独自的哲学体系,而“物象化论的构图”对于他来说,“既是理解马克思后期思想的重要钥匙,同时也是著者本身所构想的社会哲学、文化哲学方法论的基础”。可以说,对“物象化论的构图”进行专题论述的《物象化论的构图》在广松众多的著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有着深厚的积累。在20世纪初,李大钊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家曾将他们在日本所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介绍到国内,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大约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通过广松的这部著作不仅能了解当代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向,而且还能在新的历史上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
事的世界观的前哨
《事的世界观的前哨》作为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和思想大师的广松涉先生,他将自己的哲学体系命名为“事的世界观”,而这部著作可以说是他对该哲学思想的集中阐述。作者在对康德、马赫、胡塞尔,直至海德格尔的哲学提出全面的批判的基础上,从认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对世界新的认识和构图”——以四肢构造的样式替代“主观-客观”的模式;在本体论的视角中,以“关系的基始性”的自为化替代了对象界中“实体的基始性”认知。他的理论对于我们研究西方哲学有着非常重大的参考价值。 -
存在与意义(第二卷)
《存在与意义:事的世界观之奠基(第2卷)》是广松哲学的实践论。第一篇为“用在世界的四肢结构”,第二篇为“行为世界的问题机制”。未完成的第三篇为“制度世界的存在机制”。在第二卷中,认识论中的四肢分节结构被座架于实践中的“上手世界”,即在实践的使用中建构出来的世界,四肢结构也被布展到现实社会历史存在中。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非历史挪用再一次“复权”(这是广松涉很喜欢用的词)了,存在本体论中的那个抽象的“在世界之中存在”被改写为“在历史世界之中存在”,进而创造了一个“在商品世界之中存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成了广松涉“用在”(上手)世界的“财物态”存在的二肢。广松涉的现实社会本体是实践论的四肢相互作用结构。社会经济物象化的错认,正是由于四肢结构的物化。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历史哲学图景。 -
唯物史观的原像
《唯物史观的原像》内容简介:论述唯物史观的书,好像有很多,然而一旦我们去稍作列举说明,却会发现出乎意外的少。即便这些较为少数的书,当其与近年来马克思研究的急速发展相对照时,最终也只有作为“经典”的意义存在。我想,要真正实现唯物史观原像的体系再建构,还需要相当长的年月。虽说如此,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关心愈发广泛高涨的今天,至少,大家都希望能够出现基于近年马克思研究的成果的哪怕是概述也好。 虽然笔者并没有写作概说式论著的能力,只是在外界的不断怂恿下才不顾才疏学浅,对时下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中显露的唯物史观的原像加以素描,依照其粗线的轮廓作了如下描述。 在阐发前人学说的时候,与其摘录各个基本的命题,莫如致力于凸显支撑唯物史观的基本命题和范畴的构想。为此,虽然这不能不是纯粹介绍性的记述,可是,我打算将自己大胆的解释性的个人见解以定言的形式推出。还有,虽然也注意尽可能做到平易的叙述,但由于存在篇幅上的制约,也可能随处留有论说不周之处,恐怕反而散落着一些难解的地方。 回头来看,《唯物史观的原像》的执笔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在此期间,也有两三次转用《唯物史观的原像》部分原稿作为独立论文的过程。由此使得出现《唯物史观的原像》的若干地方与已发表的论文的一部分相重复,读者若对上述成书经过予以体谅,笔者则深感荣幸。 -
存在与意义(第一卷)
《存在与意义:事的世界观之奠基(第1卷)》的第一卷是广松哲学的认识论。其中第一篇主要讨论了现象世界的四肢结构,第二篇讨论了内省世界的问题机制,第三篇讨论了事象世界的存在机制。广松涉认为,无论是马赫的关系式的要素说,还是海森堡的测不准定律的主体(工具)中介论,都说明了人们面对世界的关系基始平台。一句话,当代科学观为关系本体论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基础。当然,“关系初始性”这种本体论,在常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这是因为,任何关系都是不能具象直观的,人只能获得对“关系,,本身“物”化所进行的表象。这就是所谓物象化。结果,人们却将物相中的关系错认为“物”。物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错认的视像。 所以,从来就不存在抽象的独立实在的客体与主体,即现成在手的“物在,,状态的二元断裂的自在物体与主体及其主观认识。人们所面对的世界始终是我们自己参与建构出来的交互主体性的关系世界。四肢结构正是认知现象世界的两个侧面中的四重关系。四肢性,是广松涉的一种借喻。它缘起于认知心理学中的格式塔图景的分节建构。在完形知觉建构中,人所面对的混沌经验体总是以一定的分节相呈现出来。而在广松涉的认识论中,他则用动物的四肢和植物的枝干来表示这种图景的分化和建构。这就是《存在与意义:事的世界观之奠基(第1卷)》第一卷的直接课题。由此,广松涉在认识论上奠定了“事的世界观”的基本构图的基础。 -
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书是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编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篇《费尔巴哈》及其相关论文的中译本,也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第一本比较文献学专著。 历史唯物主义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了。然而,其成立过程以及它在马克思主义所占的地位,我们却未必十分清楚,这主要是因为被称为宣告历史唯物主义成立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篇《费尔巴哈》是一未完稿,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公开出版过,而后来的几种版本,例如梁赞诺夫版、阿多拉茨基版、巴加图利亚俄文新版、新德文版又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未能如实地再现马克思恩格斯在撰写过程中的文献学语境,再加上前苏联教条主义的不良影响,使得我们已经难以看出历史唯物原貌的缘故。 广松版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按手稿原来的页码重新排列,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手稿用不同的字体区分开来,并忠实地再现了手稿的推敲、修改过程。可以说,这是为我们跨越对马克思主义的庸俗注解而回归马克思主义而架起的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