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淡出之后
本书讨论近代经典淡出之后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偏于学术走向、风格和方法的探索。 全书以“经典淡出之后的读书人”为引论,上篇侧重学术的履迹,在清华国学院和“古史辨”学派的个案探讨之后,概述1949年后六十年来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虽以机构、流派和学科发展为对象,仍尽可能将学术追求和研究方法落实在梁启超、吴宓和顾颉刚等具体的当事人之上。下篇则通过学人看学术,立足于拾遗补阙,具体讨论章太炎、胡适、陈寅恪、傅斯年一些为他人所忽视或误解的史学见解和研究思路。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详细研究十七、十八、十九三个世纪的中国学术史,阐释了学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相互转化的原因,从哲学和思想层面分析清代的学派、代表人物和典型作品,提出了诸多新见解,是公认的空前佳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大概创作于1923年至1925年春之间,原为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等校任教时的讲义。在这部共计十六讲、二十余万字的讲义中,作者将近三百年的学术变化,数以十计的学科概貌,上百种的专门论著,几百位儒士学者,纵横论列,巨细兼顾,条分缕析,深入浅出,洵梁氏学术论著之代表。 -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这是作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课时的讲稿,上编是简帛古书的基础知识,下编是简帛古书的分类导读;前一半学生上课听讲时使用,后一半大家下课看书时使用。作者力求“把道理讲清楚,用材料来摆事实”,并融汇学术界出土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图打通出土古书与传世古书的连接,重新认识并建构起古代知识系统和人们的思想文化心理。 -
陈寅恪研究
把眼光从官方移向民间,展望陈寅恪研究的将来,我是极其乐观的。 ——余英时 陈寅恪著作是否皆是“夫子自道”的借题发挥,或者是自我压抑的宣泄和表白,或陈先生的史论皆有政论,尚有推敲之余地。 —— 汪荣祖 义宁陈氏一门,实握世运之枢轴,含时代之消息,而为中国文化与学术德教之所托命者也。 —— 吴宓 本书收入了余英时、汪荣祖等十余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陈寅恪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深刻反思,深入解读了陈寅恪与傅斯年等人的关系内情、与西方学术界之关联、1949年的去留问题、著作出版情况、遗稿下落等历史谜题,描绘了一幅陈寅恪研究的“学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