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时代的群学
“吴冠军的论文,我觉得特别吸引人,他在一个拉康主义的框架下写作,而我则从未读懂拉康。” ——罗蒂 “充满想像力的时代需要充满想像力的批判;而吴冠军的可贵之处更在于,他不仅有想像,而且有理想。” ——童世骏 “吴冠军的洞见、智慧和活力,令我印象深刻。” ——沃林 “这个人 [吴冠军],是我在这里的大他者。” ——齐泽克 本书内容: 人与人生活在一起就形成了某种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把人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群学研究的问题。在本书中,作者试图从精神分析理论的立场出发,发展出一套人群相处的理论,直至发展出一种政治的哲学。为此,作者对现在的中国学术界热门的各种理论资源,从左到右,作了全面的回应与批判。 本书的写作仍然秉持了作者一贯的立场,就是“友好型写作”,因为他坚信哲学思想不是专属学院的事物。从换偶教授到学术超女于丹,从黄色笑话到娱乐事件,从打牌到胃疼,从网络到现实,从金融危机到政治思想,总有一个入口,能带你领略思想的魅力。 -
暴力
我们所能眼见的物理暴力往往是某种系统暴力的产物。这种系统暴力维持着我们身处其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为此,人们看待暴力的方式本身就是被系统所塑造的。齐泽克诊断了人们认知并扭曲暴力现象的各种形式,试图颠覆自由资本主义-基督教意识形态主宰的那种认识暴力的图像,并以“神的暴力”超越主观暴力和系统暴力的合谋。齐泽克以一部小说的故事和一句带有智者风格的话结束了他对暴力的反思:在某个民主国家的选举中,70%的投票是弃权票;重新投票后更糟,有80%的票弃权。政府认定有反政府的阴谋,因此开始秘密逮捕和审讯,却一无所获。这导致政府将应对手段不断升级,直至宣布首都进入紧急状态、炮制阴谋……最终政府自己制造出恐怖分子。然而,首都却一直继续近乎正常地运作,民众以无法理解的和谐和非暴力的抵抗阻挡了政府每一波攻击。因此,“有时,什么都不做就是最暴力的行动。” -
斜目而视
欲望的客体无法直视,拉康的理论亦需“斜目而视”。在《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中,齐泽克一方面透过通俗作品解析拉康的理论,揭示“无意识的逻辑”,勾勒“欲望的原理”;另一方面借助拉康理论解读通俗作品,这既包括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大卫•林奇、赛乔尔•莱昂、弗里茨•朗、雷利•史考特、乔治.米勒等著名导演的电影,又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斯蒂芬,金、帕特里西娅•海史密斯等通俗作家的小说,以及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雷蒙•钱德勒塑造的菲利普•马娄等人物形象。作者对通俗作品的解读,彰显了“通俗”作品的“非通俗”之维,展示了“通俗”作品的现代乃至后现代蕴味。 -
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
希区柯克的电影一直广受世界影迷的热爱,对其电影的研究现已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拉康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他在思想界的影响也是世界性的。看起来他们之间谁和谁都挂不上关系,怎么作者会把他们强行拉到一起呢?而且有这样一个说法——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 齐泽克是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的教授,是近年来国际上非常活跃的学者,他因为对拉康理论的精深阐释、准确使用而知名,同时,他对大众文化现象也很有研究,尤其是对希区柯克的电影也有着深入的研究。本书就是他对拉康理论和希区柯克电影的双重研究互证,从立意到编纂结构都颇有后现代风格,既具有理论的洞察力和前沿性,又不枯燥,从阅读角度讲,还可以算一部可读性和趣味性均有的作品。 本书是对拉康理论和希区柯克电影的双重研究互证,从立意到编纂结构都颇有后现代风格,既具有理论的洞察力和前沿性,又具有丰富生动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和一篇导言,共17篇文章。第一部分为普遍性的论题,从悬疑风格、对象处理、空间体系和视觉结构等方面对希区柯克的电影进行了总体性的关照。第二部分为对特定影片的具体分析,不同作者对希区柯克的多部影片进行了多角度的透视。第三部分为编者齐泽克撰写的长文,从个人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作者最感兴趣的体现在希区柯克电影中的“凝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