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他之心
演化生物学家戴维·斯隆·威尔逊站在演化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类利他行为背后的理论,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观点:真正的利他行为可以在许多社会性动物身上发现,特别是在人类身上。利他性和一个社会单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社会单元就是“功能性组织”。“无节制的利己有可能损害公共利益”他写道,因此,“利他组战胜利己组”。人类必须优先考虑他们的利他倾向才能组成功能性的组织长久存在。换句话说,人类应该传播爱,才能长久存在。
-
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
「逃避型」屬於不安全的依戀形式,來自父母的忽視、過度保護與過度掌控
人生沒有目標,做什麼都提不起勁?
與人相處總是放不開,覺得獨處比較輕鬆?
對他人的情感毫不在意,只在乎自己的興趣?
無法建立關係,人際交往總是不長久?
遲遲不想工作結婚,談起責任彷彿有拖延症?
「逃避的確有用,逃遠了也別怕回不來」
《依戀障礙》系列再出發,解析「是哪些陰影讓我們想逃避」,以及「有效脫離逃避的勇氣」
依戀(attachment)也譯作依附,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締結關係的能力。近年社會晚婚、少子化、關係疏離等現象則可歸因於「逃避型」依戀形式人口的增加。而「逃避型」的養成,則往往來自父母過度保護、過度掌控或忽視。
各種人格類型都可能帶有「逃避型」特質,分別展現以下行為傾向:
‧逃避性人格類型——強烈害怕被討厭
‧依賴性人格類型——擅長察言觀色,不敢拒絕別人
‧強迫性人格類型——認真努力、責任感過重
‧自戀性人格類型——只愛自己,唯我獨尊
‧反社會性人格類型——總是冷酷地壓榨他人
‧類分裂性人格類型——與人相處不快樂,寧願獨處
‧妄想性人格類型——連親近的人都不相信
‧邊緣性人格類型——遊走於極端之間,討厭自己
托爾金、J.K.羅琳、宮崎駿、榮格都曾陷入逃避狀態,他們是如何轉化逃避為力量的?岡田尊司透過三十個真實案例,挖掘陷入逃避的心理機制,並提供走出逃避的具體方法。
名人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海苔熊(愛情心理學家)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作家/輔導教師)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齊聲推薦
-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Much of the advice we’ve been told about achievement is logical, earnest…and downright wrong. In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Eric Barker reveals the extraordinary science behind what actually determines success and most importantly, how anyone can achieve it. You’ll learn:
• Why valedictorians rarely become millionaires, and how your biggest weakness might actually be your greatest strength
• Whether nice guys finish last and why the best lessons about cooperation come from gang members, pirates, and serial killers
• Why trying to increase confidence fails and how Buddhist philosophy holds a superior solution
• The secret ingredient to “grit” that Navy SEALs and disaster survivors leverage to keep going
• How to find work-life balance using the strategy of Genghis Khan, the errors of Albert Einstein, and a little lesson from Spider-Man
By looking at what separates the extremely successful from the rest of us, we learn what we can do to be more like them—and find out in some cases why it’s good that we aren’t.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draws on startling statistics and surprising anecdotes to help you understand what works and what doesn’t so you can stop guessing at success and start living the life you want.
-
荣格心理学七讲
本书对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生平及思想进行了梳理,将他一生研究的精华注入其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的思想家。如果想了解荣格派的心理学,这本书是一部非常好的导读作品。
本书深入浅出地对荣格的心理学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相对弗洛伊德的学说用性欲和童年创伤来分析成人心理而言,荣格的学说会让我们对自己人格的完善充满信心。因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给我们指出了更广泛的心理成因和更多样的分析方法。正如荣格本人指出的那样:"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要帮助他面对苦难具有一种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荣格的著作是智慧和灵感的不竭源泉,人们可以反复阅读他的著作,不断吮吸这源头活水,从中获得对人生对世界的新认识。本书已由著名荣格研究专家四川大学文学院冯川教授翻译,文字准确流畅。本书在文学领域和心理学领域具有广泛的读者。
-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
无数鸡汤文中写道:你要学会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
可是,无论这个道理有多正确,你有多认同,实际生活中的你依然做不到。不是因为你努力不够,也不是你的问题如何根深蒂固,你只是需要一套更清晰的自助指南。
在英国心理咨询师雅基•马森看来,你之所以踏不出爱自己的第一步,是因为内心深处不能接受现在的自己。你习惯于将全部能量用于温暖他人、赢得他人的认可,而且一旦停止这样做,就会觉得非常内疚,仿佛受了一场“圣母诅咒”。
在《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这本书里,雅基•马森分享了“圣母们”自我治疗和心灵成长的故事,并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阐述怎样才算真正的爱自己:
你有权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及价值观。
你有权做自己。
你有权说“不”。
你有权犯错误。
你有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你有权不依赖别人的认可。
……
当你能够行使上述权力,你就开始爱自己了。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别人的认可、欣赏、尊重是吸引来的,而不是乞讨来的。
-
希特勒的世界
希特勒作为第三帝国的独裁力量,显示出了复杂的人格特征,本书研究了这个凶残的独裁者内心的扭曲人格,并指出希特勒的心理变态对他夺取政权、对他的公共政策和他的覆灭起到的作用。作者强调希特勒个人生活和社会经历中那些可以通过心理学方法更充分地加以理解的特异之处,而且,强调了文明对这种个性的人物有何反应。
作者将本书的研究方式定义为“心理史学”,弥补多年来结构主义史学对制度史的片面强调以及对个性问题的忽视;同时认为希特勒的人格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解释,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了解他的一生。作者还反对将希特勒人格中的非理性成分作区别于常人的“恶魔化”,他认为希特勒不仅真实地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应当用正规的心理学方法,理解他的人生。总之,本书将临床心理学和政治史学结合起来,试图为希特勒这个人和他的时代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
作者将本书的研究方式定义为“心理史学”,弥补了多年来结构主义史学对制度史的片面强调以及对个性问题的忽视;同时认为希特勒的人格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解释,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了解他的一生。本书将临床心理学和政治史学结合起来,试图为希特勒这个人和他的时代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片面强调以及对个性问题的忽视;同时认为希特勒的人格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解释,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了解他的一生。作者还反对将希特勒人格中的非理性成分作区别于常人的“恶魔化”,他认为希特勒不仅真实地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应当用正规的心理学方法,理解他的人生。总之,本书将临床心理学和政治史学结合起来,试图为希特勒这个人和他的时代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