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死亡和濒临死亡
《论死亡和濒临死亡》是一部拓荒性的作品,作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是心理分析一生,长期研究病人临死前的状况和心理活动。她说,临死之际的病人“常常被人回避,没有人对他们诚心诚意。”她主张坐在病人身边,倾听病人诉说他们的心里话。她说,“我的目的是要打破职业偏见,让病人说出他们内心深处的东西。”该书把死亡过程分成五个心理阶段:拒绝,愤怒,挣扎,沮丧,接受。她的观点虽然现在已被广为接受,甚至变成了常识,但在该书出版之际确实革命性的。 -
正当与善
本书主要论述的问题是“正当”与“善”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正当”与“善”是伦理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义务论强调前者,效果论强调后者,罗斯本书的目的是批判效果论,捍卫义务论。但他的义务论又区别于康德主义,后者重视道德建构和道德论证,而罗斯主张有些义务是“显见的”,只能靠我们的直觉来把握。在他看来,正确的行动并不由引起该行动的动机所具有的价值来决定,即便这种价值有利于行动者,或者是某种独立于行动者之外的善。正当的行动是由诸多显见的义务所决定的,罗斯将“正当”与“善”描绘成简单的非自然的属性。 -
变化中的中国人
《变化中的中国人》的英文版本出版于1911年,是辛亥革命前西方观察中国的代表作。书中主要纪录东西文化在中国的冲突,作者对中国当时各方面的状况进行了独到的观察,并阐发了一些有趣见解。其对中国人口、环保及禁烟等问题的议论,极有预见性并富史料价值。 我们常常将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归于中华文明及其社会制度。实际上,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仅仅在于有限的土地上养活了过多的人口。 假如中国人有幸经历一个持续、稳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而且这一阶段不至被任何历史的反动、外族统治及内乱所打断,至多需要两代人的时问,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就会与美国平民的生活水平不相上下。 本书中主要纪录东西文化在中国的冲突,作者对中国当时各方面的状况进行了独到的观察,并阐发了一些有趣见解。其对中国人口、环保及禁烟等问题的议论,极有预见性并富史料价值。 -
狂野的爱
小说以别具一格的角度,描述了男女之间那种刻骨铭心的爱。心灵与心灵强烈的碰撞、变幻莫测、峰峦宕起的情节,都使作品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目录 01 雨夜销魂 02 决斗 03 幽会 04 神秘可怕的摩斯迪 05 处女 06 狂野的欲望 07 危险的旅程 08 炼狱 09 血之恋 10 未婚妻 11 爱的复仇 12 堕落 13 受辱的“维纳斯” 14 花神 情夫 追求者 15 名妓 16 爱的复苏 17 金色之船 18 只有爱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