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谈
《空谈:关于人生的七件事》围绕两性、生养、死亡、政治、信仰、文艺、智性七个问题展开对谈,凭借狗子率直、大胆的提问,陈嘉映、简宁、周濂智慧而思辨的回答,阐述了那些困扰残酷现实中社会人不得不面对的诸多问题。 书稿中所涉及的问题,往往是一些因为忌讳、伪装、禁忌而长期得不到解答的内容,几位作者通过巧妙地阐述,给出了正面回应。 -
视界无疆
《视界无疆:我在哈佛的学与思》作者把在哈佛大学每一天的所学、所谈、所见、所听和所想都记录下来,一来可供将来回忆,二来也给其他怀有同样梦想出国学习的人提供一个参考。和国内出版的很多介绍出国学习生活的书籍相比,这本书可能显得非常平常,没有多少神秘内容可以爆料,只有一位学子怀着对国家和亲人的感恩情怀在哈佛大学平凡忠实地记录这忙碌而充实的学习生活,希望这份平凡和忠实也是读者愿意看到的。 -
天下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
第一本完全解讀創意設計人包益民的書籍。天下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只要你有一顆想show的心,加上創意經營,做出和全世界一樣好的東西。不管到哪裡都會暢行無阻。 如何成功、與眾不同,並與世界同步,包益民的創意成功觀念,將帶給年輕讀者全新的視野。 許多「懷才不遇」的藝術大師,事實上並不像世人所認為是一輩子潦倒,默默無名而含忿去世;他們往往在世時就備受推崇。例如梵谷,在他生前就已小有名氣,作品受到一些收藏者的喜愛。 有才華的人免不了會經歷一些挫折,但他們只要能等到適當的機會,馬上就是一鳴驚人;而這樣的機會一定是會來的。 你可能沒有聽過「包益民」這個名字,但你一定會讚嘆他的特殊經歷:甫自美國頂尖設計學院畢業,即任威頓與甘迺迪(Wieden & Kennedy)國際廣告公司的創意執行,成為第一位在該廣告團隊中工作的亞洲人,並參與Nike電視廣告的製作;二○○○年,獲選為全球廣告業排名第七的美術指導;現在自組包氏國際公司,承接過數千設計案,並將觸角延伸至出版、插畫經紀、自創服裝品牌等領域,而且總是將眼光放在全世界。 你也可能早已知曉這位創意設計界的鬼才,他藝高人膽大,專門想一些別人沒碰過的點子;有滿肚子「似非而是」的道理;別人不肯做的小case,他卻如獲至寶。因為他認為,鬼點子才能出奇制勝;「似非而是」,才能激起別人心中的漣漪;至於小case,也能搞大手筆。哪怕只是一點點機會,都具有改變一片天的潛力。 本書一次收錄包益民「回首來時路」的成功本事和信念,全程充滿包氏與眾不同的風格和國際觀。他相信,只要你有一顆想show的心,加上創意經營,做出跟全世界一樣好的東西,不管到哪裡都會暢行無阻。因此,有包益民在的地方,就有無限可能,文化創意也將無遠弗屆。 包氏哲學-- 一出手就是要賣全世界: 我估計,如果讓我來做書,就算做不到第一,第二、三名絕對沒問題。我自認可以做得不錯,至少要比市面上百分之七、八十的這類書籍強。……雖然動了這個念頭,但要以何主題出書卻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不過,我知道,這本書應該要以全世界為市場,共鳴的人才夠。平面設計類書的市場本來就是小眾市場,光以台灣、香港為對象,肯定沒希望,怎麼賣都虧。而以全世界為市場,我相信,總會有足夠的知音達到起印量的二千本。 消去法: 年輕時不要給自己太多限制,到處去try一下,不斷去測試自己,才知道自己什麼想做?什麼不想做?自己喜歡、有興趣的事情,當然可以多去試試;即使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也不妨去試一下;也許,這件事情不是你想像中的毫無樂趣;也許,這件事情做完後,你自己知道這一輩子都不會想再做同樣的事情。利用此種消去法,至少能讓自己未來的範圍更明確,方向更為清楚。 -
不是第四本书
《不是第四本书》讲述了:阿郎,我们都知道序是什么了,真的,你不用再浪费一页了!这一次,文山还没有开口,大家就这么异口同声地说。“可是,这次的书跟之前不一样也没有关连耶!”我支支吾吾说着。 -
抉择
《抉择》风格独特,以全球著名畅销书《目标》作者艾利.高德拉特博士与其女儿对话的方式,揭示了TOC的深层次内涵,包括逻辑思维、双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冲突的化解、所有系统的固有简单性、如何跳出固有的思路框框,并以科学家的思维来分析和解决企业与个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危机及挑战等。风趣且充满智慧的对话,使《抉择》的可读性很高,可大大提升及扩展读者在TOC轨道上的思维能力。 -
超越感觉
◆学生们长期以来尽情享受本教科书(我使用它已长达10年)……学生们热爱本书(诚实),他们声称自己在(使用本教科书的)一个学期中实际所学到的比在大学的任何其他学期要多。我将此(来自学生的绝佳推荐)视为对本书的质量振奋人心的赞赏。 ——John A,Garcia Cerro Coso Community College ◆我的学生发现本书很值得一读。我的一名学生在开始本学期之前通读完本书后说,她在开始阅读本书后几乎就不能放下了。我也喜欢本书作者鲁吉罗对于人们在批判性思考上面I『每的问题,尤其是广泛存在的对于清晰、健康的思考的心理障碍(对它的抵触)所作的常识性的处理方式。我对各章章结尾的应用练习也感到幸运。使用这些练习时,我在激发生动的讨论上几乎未遇到什么麻烦。 ——Michel Small,Shasta College ◆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想为一年级新生的课堂选这样一个课题,它让他们觉得有趣和有用,并且超越这个具体课程的界限。许多学生认识到这种信息的“便携性”,并在数年后告诉我这一点。 ——John F. Augustine, Delta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