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兰西的二律背反
20世纪70年代,西欧多国的共产党员面临一个关键抉择:是进入资产阶级政府担任职务,还是忠于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理想。而对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权力的结构以及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核心地带的革命策略作出最具开创性的分析的,正是葛兰西。
本书是安德森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对葛兰西的一次回望,对葛兰西的《狱中札记》进行了细致的语文学分析,使读者得以领略葛兰西高度原创的思考以及其中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缝隙与空白,从而为人们未来向何处去提供了一些启示。
-
操控
胡泳 姜宇辉 一致推荐!
身处数字世界的警示说明,用户体验设计专家“逃离”科技公司后的反思之作
.
科技公司极力想要掩盖这则事实:人们正被人为地塑造成它们期望的样子。
请尝试回想数字世界中常见的几个场景:收到一条直击兴趣点的推送,点进阅 读;跳出一个红包界面,点进领取;看到一则“限时优惠”信息,立即下单……为什么数字世界总能说服人们,让人毫无抵抗地理性失灵?
科技公司前用户体验专家利拉斯·马加利特,结合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向读者揭露了数字用户被算法/技术所操控的事实。她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被广泛应用于科技产品的脑科学机制,并进一步讨论了技术对人产生的生理、心理,乃至文化方面的影响。作者呼吁人们重新审视数字世界中的交互,警惕趋于无形的数字操控。
.
【推荐】
所有的技术和工具,都既可以用于积极的目的,也可以用于消极的目的。利拉斯·马加利特看到了硬币的两面。为机器学习在用户体验方面的潜力感到兴奋的同时,她也对技术日益左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警告。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
诚如作者所言,本书创作于忧患之际,由此亦试图对这个时代的重重危机进行全面反省。作者并没有如很多人文研究的俗套那般,搬弄诸多批判理论的经典立场,而更是直指人心,直面现实。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如充满警示和启示的纪录片一般,将读者的目光带向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暗处,条分缕析,鞭辟入里。或许,“操控”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但作者更试图带给我们诊断病理的眼光,乃至走出困境的勇气。推荐给每一位深陷迷惘但却苦苦求索的读者,也期待大家都能从书中获致属于自己的那一线光亮。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雅克·拉康
-编辑推荐-
○ 国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最广、篇幅最庞大的专著,时隔13年修订再版
● 新增修订版序言,回顾近十年国内拉康研究的状况
○ 理解晦涩、缠绕的拉康无法绕开的扛鼎之作
-内容简介-
击碎主体性的迷梦
穿越欲望的幻象
最终达至对主体症状的突破
继康德之后,拉康给出了第四批判:纯粹欲望批判
本书首版于2011年,时至今日仍然是国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最广、篇幅最庞大的专著。本书分上下两册:
上册可以被看作是关于拉康生平的“小型传记”,作者结合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背景,详细叙述了拉康和拉康学派的传奇。
下册是作者在细读了拉康《文集》,研读了拉康的研讨班作品和国外有关拉康的主要研究成果后,从“主体间性”的概念和视角出发,对拉康庞杂的理论所展开的全面梳理。
本次作者除做小幅修订外,还增加了一篇修订版序言,回顾了这十年国内拉康研究的状况。
-
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 1914-1916
哲学与生活的蒙太奇
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首个中文单行本
----
维特根斯坦在一战前线所写的战时笔记,包括左手页的私人加密笔记与右手页的哲学笔记,因其与《逻辑哲学论》的写作过程密不可分,从而具备不可替代的哲学史研究价值。本书编者、英译者玛乔丽·佩洛夫依据挪威卑尔根大学维特根斯坦档案馆目前公开的版本,在完整呈现三册幸存私人加密笔记的同时,穿插编排了与之对应日期的重要哲学笔记,并以详尽的导言对两种笔记之间的关联与呼应作出了颇具启发性的阐释。
本书真实呈现了维特根斯坦在生死边缘探寻语言和德性界限的灵魂之旅。读者在此书中可以看到青年路德维希的真实身影,从字里行间找到《逻辑哲学论》的灵感来源,以及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形成过程。本书依据玛乔丽·佩洛夫2022年新出的德英双语版本译出,是维特根斯坦战时私人笔记的首个中文单行本。
----
【编辑推荐】
“对于不可说的,应当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结束句,一句被无数次引用的哲学名言,最早出现于他1916年7月7日的私人加密笔记中。
1914年8月7日,一战爆发没几天,维特根斯坦以志愿兵的身份入伍。两天后,他开始在笔记本上,用他那潦草的大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从9月份起,他开始在日常笔记的旁边记录下自己的逻辑和哲学思考,亦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逻辑哲学论》的雏形。通过三本幸存下来的笔记,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和生活蒙太奇般生动地交织在了一起。
从第一本笔记的第19页开始,维特根斯坦便刻意将自己的笔记分成了两部分:左手页是他用密语记录下来的个人感受与日常,右手页则是他用正常文字写下的哲学思考。笔记右手页未加密内容早已被出版发行,并成为阐释《逻辑哲学论》的关键。但左手页上的加密笔记却迟迟未正式出版,尽管它们早已被解密、转录,并被维特根斯坦的传记作者们大量引用过。私人加密笔记的出版历史充满波折,所具有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理解维特根斯坦其人、其思想的重要文献。
“最隐晦的灵魂”和“最明晰的逻辑”,均隐藏在这部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里。
----
【名人推荐】
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的是隐藏在《逻辑哲学论》字里行间的那个人,他同时在为个人问题和逻辑难题而烦恼。佩洛夫的版本既能被维特根斯坦业余爱好者接受,同时又适合专业学生和学者阅读。
——詹姆斯·C. 克拉格,《语境中的〈逻辑哲学论〉》作者
这部被长期忽视的杰作终于有了新译本……其编者、译者是美国现代诗歌评论界的女中豪杰玛乔丽·佩洛夫,这个版本将美学、文化价值关怀和哲学深度融为一体。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读物。
——阿兰·雅尼克,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维也纳》作者
本书描述了一个人在黑暗年代里的灵魂之旅,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维特根斯坦同时在探索关于我们所处世界的可以言说的极限。玛乔丽·佩洛夫将这些文本以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从而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科尔姆·托宾,《大师》作者
玛乔丽·佩洛夫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让我们能够带着合情合理的共鸣去看待神秘的维特根斯坦。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让我们对这位备受研究、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又多了一份真正的了解。
——珀西瓦尔·埃弗雷特,《我不是西德尼·波蒂埃》作者
-
理性的反讽
◆ 编辑推荐:
甘阳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
阎克文 (浙江大学“马克斯·韦伯著作翻译与研究中心”主任)
李猛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元培学院院长)
联袂推荐
★抽丝剥茧,深入浅出,韦伯专家领读社会科学名著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 一部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韦伯在其中对早期现代西方以营利为天职的“资本主义精神”及其潜在的新教禁欲主义伦理渊源做了匠心独具的妙笔钩沉。
重庆大学李放春教授以多年的研究与教学积淀,细密导读这部社科名著。从问题的提出,到历史回溯,再到理论推演,进行逐章逐句、有点有面地解读,以清晰的脉络还原“韦伯命题”的思想理路,为初读韦伯者提供思想津梁。
★ 穿越重重译解,判析关键概念的本来面目
收集并梳理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各个英译本和中译本,以及各方学者阐释,在错译和差异之间回顾对韦伯的接受史,由此精确定位核心表述的实质含义与系统价值。
★聚焦研究方法与问题意识,厘清资本主义的文化血统
特别关注韦伯展现的论述技艺与方法,勾勒以谱系学眼光梳理资本主义精神之“文化出身”的研究进路,并强调历史的非理性结果,在归因和悖论的交错之处,展示历史的反讽。
◆ 学者推荐
与大多数涉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关系的专题研究相比,这个小册子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值得细读。
——阎克文
这本书不仅展现了作者从尼采的“道德谱系学”入手对韦伯经典研究中的历史技艺所进行的新锐思考,也通过对这一经典研究跨越二十年的文本解读,展现了现代中国思想与韦伯持续不断的对话,本身就是一份具有精神史价值的文献。
——李猛
【内容简介】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新教的禁欲主义之中,挖掘出“资本主义精神”的文化出身,继而阐发了“理性主义”的渊源和“现代文明”的特点,是最常被引用的社会科学名著之一。
本书脱胎于重庆大学李放春教授开设的人文通识课程,历经五年打磨。对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五章内容,分为五个章节分别讲解,完整、清晰、深入浅出地还原了韦伯命题的提出和推演过程。同时收录了两篇研究性论文,特别注重对韦伯研究方法的阐释,讨论了韦伯“历史的文化科学”与尼采“谱系学”的亲缘关系,并由此深化,探讨了“理性的历史与历史的非理性结果”。
-
理性的命运
后康德观念论何以可能?
来一场18世纪末理性危机巡礼
本书荣获哈佛大学出版社托马斯•J•威尔逊最佳处女作奖:
多亏了弗雷德里克•拜泽尔,我们才得以重新认识康德的批评家对其哲学发展的影响。拜泽尔将参与其中的哲学家以及他们的争议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讲述了一个与当今的辩 论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故事。
在对18世纪最后几十年德国哲学思想历程的调查中,弗雷德里克•拜泽尔对思想史作出了广泛而细致的贡献……(本书)对思想史上的一个迷人时刻做了学术性、丰富的解读和全景的描述。
——帕特里克•加德纳,《泰晤士报文学增刊》(Patrick Gardiner,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毫无疑问,在未来的许多年里,(这本书)将成为该领域的权威性参考著作,值得任何想在后康德德国哲学史中有所发现的人阅读……对于那个“时代”,没有比拜泽尔的《理性的命运》更好或更可靠的指南了。每一位后康德德国哲学的学生都会想将其收入囊中。”
——丹尼尔•布雷泽勒,《密涅瓦的猫头鹰》(Daniel Breazeale, The Owl of Minerva)
(拜泽尔)对这一时期的分析是迄今为止最为彻底的,毫无疑问,每一个对现代哲学史兴致盎然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卡尔•阿梅里克斯,《哲学评论》(Karl Ameriks, Philosophical Review)
这本书写得很好,非常吸引人。拜泽尔有这种天赋,能够洞察另一个时代和文化的语言与问题所表达的争议及其背后持久的哲学实质。处理得当的哲学实质加上引人入胜的历史细节,使得此书能够吸引多样的读者。
——艾伦•伍德(Allen Wood)
本书对18世纪末理性遭遇的危机进行了一场巡礼,从康德到费希特之间的重要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他们之间的论战得以详尽呈现,勾连起1781年康德的《第一批判》和1794年费希特的《知识学》之间的哲学发展,展现了哲学史上最为革命性和丰富性的思想交锋,理性的权威在此间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