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西弗斯的神話
重排版 一九五七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荒謬的存在主義大師:卞繆,終其一生,針對廿世紀人類的虛無性所提出誠摯的呼聲,早已震撼了所有人類的心靈,他的作品且已贏得了全世界的景仰與讚嘆。在本書中,他透過悲憫的筆調,濃縮凝鍊的文字技巧,優美抒情的手法,分析了現代知性的趨向,指出了人類存在的荒謬性。同時告訴我們如何向籠罩著人類的黑暗決鬥,如何向現實挑戰並忍受生命的重荷,如何正視這種無可避免的衝突,以充分地充實我們的心靈,而薛西弗斯正是這樣的代表。雖然諸神罰薛西弗斯把巨石推上山頂,這是一個可怕的苦刑,卻因他抱有一種信念,認為努力並非無望,終於克服了這種天刑。這種對懲罰的明察,反而使他獲得了勝利;為了生存,人生必須有意義,而且要活得更有意義。 -
語默無常
語默這個觀念,最早見於《周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一言。語默或默語一詞,言雖簡約,卻已包涵了人生的起居作止、行藏動靜、趨避取捨等等。從騷人墨客自陶潛到庾信,從李白到杜甫;或碩學宏儒自張載到朱熹,從二程到陽明,都無例外地曾談及「語默」。人生而有知,但從哪處能找到自己的方向?閱讀本書,豐富自己對生命及哲學的體會,也許是「尋找定向」的不錯選擇。 -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除了从科际整合的宏观角度把“死亡学”连贯到精神医学、精神治疗、哲学、宗教学乃至一般科学(如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以便揭示“死亡学”研究的现代意义之外,更进一步从作者熟研半生的世界各大宗教传统,特别是耶、佛、儒、道诸家,汲汲观照生死,观照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了脱生死的智慧,并以此来探讨现代人的死亡问题及其精神超克,以及生死的终极意义。 -
拔一根頭髮,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
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裡呼喊自己的名字,你邊喝水邊尿尿,跟著螞蟻動,並凝視一隻鳥的死屍,或是尋找一種藍色的食物,稱讚一位陌生女人很美……。首先,你得將「我」視為另一個人,把世界當成幻覺,並以時間做誘餌,把形同薄紗般的語言給徹底掏空。透過最簡單而純粹的日常體驗,感受如何從現實界剝離。你將發現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裡,潛藏著無數令人驚異的哲思。它可能是一種冥想,接近於玩樂消遣,或是某種顛覆及思辨,甚至什麼都不說、不看、不聽、不想,但依舊是十足感官的。每一項體驗的過程不同,也沒有固定的結論,但你終究會有一些答案,並且體驗到:我們厚實擁抱下的世界,其實是如此輕盈而澄透的。 作者簡介: 德瓦(Roger-Pol Droit) 法國當代哲學家、國立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研究員,《世界報》專欄作家,訪談過二十世紀諸位哲學大師,如Michel Foucault,Umberto Eco,Paul Ricoeur,Claude Levi-Strauss,Jacques Derrida,Pierre Bourdieu,Jurgen Habermas等。著有《哲學家俱樂部》(La Compagnie des Philosophes)。 本書曾榮獲「法國電視評論獎」(Prix Essai France Television)(由法國最有名的讀書節目「猛浪譚」(Apostrophes)主持人Bernard Pivot主導的獎項),並榮登法國暢銷書排行榜(Livres Hebdo以及L'Express)前十名。 -
The Social Contract
Throughout history, some books have changed the world. They have transformed the way we see ourselves and each other. They have inspired debate, dissent, war and revolution. They have enlightened, outraged, provoked and comforted. They have enriched lives and destroyed them. Now Penguin brings you the works of the great thinkers, pioneers, radicals and visionaries whose ideas shook civilization, and helped make us who we are. -
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