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根斯坦的撥火棒
1946年10月,一代哲學宗師波伯(Karl Popper)受另一位哲學宗師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邀請到了劍橋發表演講。結果兩人當場吵了起來,維根斯坦抄起火爐裡撥柴火的火鉗,朝著波伯揮去。哲學家演講不是新聞,但是哲學家打人,就是天大的新聞了。 -
女哲學家與她的情人
漢娜.鄂蘭是二十世紀西方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學者之一。她對西方現代文明的省思、對極權政治的批判,曾經引起廣泛討論,影響至今不衰。除了學術成就外,鄂蘭私人生活也極富戲劇性。她與哲學大師馬丁.海德格一生糾纏不已的師生/情人關係,尤其令人注目──或側目。 鄂蘭是猶太人,海德格則是著名的納粹支持者。儘管政治立場南轅北轍,鄂蘭一生深深愛慕她啟蒙教授,數度分合,無怨無悔。她與海德格的戀情是奉獻、盲從,還是至愛,歷來眾說紛紜。但從今天的觀點來看,這段公案已觸及國族、性別,以及情欲等重要課題。本書是近年第一部自鄂蘭觀點,記述、討論女哲學家與海德格情史的專著。作者所援引的許多史料,均為首度披露。全書抽絲剝繭,還以歷史複雜面貌,也引領我們思考如下的問題:愛欲與國族疆界何在?兩性的智識與情定位怎樣釐清?以理性是尚的現代知識、歷史論述,如何在女性的情欲的想像裡,遭到挑戰?鄂蘭的戀愛看似矛盾處處,卻堪為現代西方思想史流變中,最引人深思的一個註腳。 -
非理性的人
介紹存在主義的代表作 《非理性的人》一書之內容論述,公認是對存在主義哲學所作的最佳定義與說明。存在主義也因本書之出版而傳入美國。作者白瑞德流暢的文筆直指一九九○年代關心的課題:在這個時代,非理性和荒謬仍舊跟以前一樣,沒有整合;人類更加岌岌可危--可能還沒有搞清楚自己存在的意義,就毀滅了自己的存在。 《非理性的人》首先從藝術以及奧古斯丁、阿奎那、巴斯噶、波特萊爾、布雷客、杜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海明威、畢卡索、喬依斯、貝克特等人的作品討論存在主義。中心部分解釋四位重量級存在主義者--齊克果、尼采、海德格、沙特--的觀點。全書對存在主義定義清晰明白,令人讚嘆,也對它的影響做了高明的詮釋。 《非理性的人》於一九五八年首次將歐洲存在主義完整地引入美國,讓學院裡枯燥的知識,靈活生動地呈現給大眾,因此對想要真正了解存在主義的讀者來說,可說是一本最完備的書。 威廉.白瑞德的其他著作包括《逃避者》(The Truants)、《虛幻的科技》(The Illusion of Technique)、《靈魂之死》(Death of the Soul)。 -
貝多芬
阿多諾這本眾所渴待,但他生前未能成書的《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1993年才在德國出版,距作者1969年世紀將近四分之一世紀。本書彙集的這批重要、發人深省的劄記,以及許多也以片斷形式存世的散篇,阿多諾形容是他「貝多芬經驗的日記」。 阿多諾自幼彈奏貝多芬作品,熟讀貝多芬總譜,1937年興起大規模研究貝多芬之念,有志據此研究寫成「音樂哲學」,此後三十年做成四十多本劄記,念茲在茲,亟欲成書,但一方面戰亂流亡,不暇整理,二方面他求全心切,總覺茲書體大,不宜率爾,因此直到辭世,猶未著手寫書。 阿多諾專家Rolf Tiedemann盡蒐阿多諾所遺劄記,依照劄記的內在邏輯與關係脈絡,加以組織,賦予結構,配合阿多諾生平所寫關於貝多芬的散篇文章、電台廣播,以及阿多諾諸本成書著作中討論貝多芬的章節段落,加上不厭詳盡的注解,統合成一本理路連貫,從哲學、社會學、美學、音樂學、文學等角度觀照貝多芬的既精且博之作。 阿多諾自己想寫的貝多芬書永不可得,但編者追摹他的原意,重建現場般建構阿多諾的「貝多芬書」圖像,這本《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堪稱可能未中,但應不遠,不但為阿多諾著作集增一瑰寶,在多芬研究裡也是一本扛鼎之作。 -
傅柯考
這是一本進入傅柯理論世界的入門導讀,由法國中生代研究傅柯的代表性學者格霍教授執筆。書中全面考察了傅柯思想的發展,扣緊「知識」、「權力」與「主體」這三大軸心,簡明而精確地傳達出傅柯思想從早期到晚期的轉折與演進。 誠如格霍教授所言: 傅柯從沒有放棄講歷史:被排除的瘋狂的歷史、接待死亡的歷史、思想體系的歷史、監獄與戰爭的歷史、告白與主體的歷史,以及快感、肉體及欲望的歷史等。 他以講歷史的方式試圖完成現代哲學家的任務:舉發被隱藏的權力關係;挑動諸種抵抗;讓經常被壓制的聲音能夠表達自身;生產某些能夠對抗主流治理性的真知識;促進嶄新主體性的發明;懷疑我們的自由及我們行動的可能性;凸顯我們的知識、權力及主體化之體系的歷史性;展現我們從未陷入宿命,以及要改變我們的生命。 -
Reasons and Persons
This book challenges, with several powerful arguments, some of our deepest beliefs about rationality, morality, and personal identity. The author claims that we have a false view of our own nature; that it is often rational to act against our own best interests; that most of us have moral views that are directly self-defeating; and that, when we consider future generations the conclusions will often be disturbing. He concludes that non-religious moral philosophy is a young subject, with a promising but unpredictabl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