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過洛津
施叔青80年代「香港三部曲」系列,以小說之筆鮮活地描繪出香港的歷史與處境,在海峽兩岸引起學界評者熱烈回響。 2000年開始,施叔青開始構思企圖心龐大的「台灣三部曲」,以她的家鄉洛津(今之鹿港)為背景,時間推回洛津最為繁榮的清末嘉慶年間,故事描寫福建七子戲的伶人許情三次搭船到台灣洛津,見證了海港起家的洛津五十年興衰,與洛津的瞬間繁華呼應的是許情與一個台灣稚年歌妓之間的初萌的愛情與失落。作者巧妙地藉著戲子的處境與情感世界,呈現當時洛津的面貌與台灣處境,豐富了歷史詮釋難以觸及的角落。 -
愫细怨
凭什么?他到底凭什么? 愫细的心在抽紧, 热泪像珠子成串滚下, 再怎样她也料不到自己会在这段不相配的恋情中, 扮演如此凄惨的角色, 她竟失败得如此彻底。 男人是世间最不牢靠的东西, 情爱嘛,激情过后,迟早会过去的, 这是女将们在身经百战之后得到的结论。 -
三世人
《三世人》描写三个世代的故事,也隐喻台湾人、日本人、中国人三种身分认同,当作者描写女子王掌珠的服装从大祹衫、和服、旗袍到又换回大祹衫,穿穿脱脱的不只是衣服,更是身份。 不同于《行过洛津》的批判与《风前尘埃》的抵抗,《三世人》带有强烈的悲怆气氛。回望这段“台湾人失去自主性”的历史,怎么也避不开台籍知识分子在日据时代皇民制度下由赤脚贫童变为医生、工程师的尴尬。 -
李昂、施叔青小说精粹
-
风前尘埃
本书是施叔青“台湾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行过洛津》描写了清朝统治下的台湾移民与性别等问题,第二部《风前尘埃》则以三个不同的种族、语言生活习惯各异的族群,描绘日治时期的花东。主角有太鲁阁族的哈鲁克(“太鲁阁之役”),在殖民地移民村和立雾山生活的日本家族(警察横山新藏、其女横山月姬),以及爱上横山月姬的客家摄影师范姜义明。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除了研读当年日本人的诗作、小说作品和人类学家的记录著作外,并旁及茶道花道庭院建筑等文化知识。作者在强烈的历史意识中,细腻描写庶民的风俗文化、节庆、衣饰、饮食,让历史故事变得更有血肉。特别的着墨于宣传战争的日本民族服饰——和服,描写当时日本的法西斯暴力美学,织绘有战争相关场景物品的和服,有如音乐的主题般,前后出现,贯穿整部小说。 -
三世人
在時代與不同政權的轉換中,台灣人究竟是誰? 「台灣三部曲」以《行過洛津》揭開序幕,《風前塵埃》為承繼,《三世人》則為第三部。 《三世人》故事從一八九五年乙未割台開始,到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變結束。以失志的士紳施寄生一家三代、不甘受命運支配的養女掌珠、黃贊雲醫生、富家子弟阮成義、蕭居正律師、「大國民」、皇民化運動、清鄉活動、文化協會、1935年台灣博覽會、「農民組合」、自治運動……等人物與事件串起小說情節。並以樟腦作開篇,對照著台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