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雅疏证
《广雅疏证》可以说是清人研究古代训詁的一部有代表性的著作。解释了许多古書的文义,同时还可使人从中获得不少有关训诂的知识。 -
经籍籑诂(上下)(精)
阮元的《经籍籑诂》,是应乾嘉考据之学的需要而产生的。清代考据不论是史学、法学、文学、术数或技艺,都要从“小学”——文字训诂入手,原始的故训材料,必然成为重要的论据。乾嘉继承汉唐的学风,反对空疏与虚玄,这是一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求实”态度。故训是距离原典产生时代未远的训诂大师们对古代文献所作的解释,时代的接近使他们还保留着对原典语言准确的语感;学养的高超又使他们具有对中国文化综合的、深刻的理解力;以他们的训释为引导,我们将会少走多少弯路,少犯多少错误,这是不待言的。《经籍籑诂》汇聚了唐代以前的故训资料,免去了许多人“翻检之劳”。 -
训诂学导论
《训诂学导论》(修订版)是《训诂学导论》的修订版,《训诂学导论》原由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在出版过程中,蒙责编杨树达之高足周炳侯编审鼓励、支持,得益良多。今承北京大学出版社重印,得以改正少量印刷失误,补述少量行文疏漏,诸多雅教,感念殊深。另统观全书,尤觉“训诂术语”独立成章列于分论之首颇嫌未当,兹特选移于总论之末,既无损全书内容大体,亦顺理成章。 已往若干训诂之作,常缠于术语、书证之纷解,“训诂”二字之释达二十余种之多,雅系之作累计六十余部,加以讲解方法、程序未人科学轨道,无怪人谓训诂之学为“天书”,几望而却步。笔者有鉴于此,不泥成习。其间,第一章换以“训诂力作示范”,径先益以历经逻辑检验与实践检验之切实内容,丰以析理分量,资以导读,让读者先接触卓有见地之实际训释论析素材,引入胜境,俾随后各章迎刃而解。“知”和“能”都和实践分不开,悟读训诂大家实践成果,引以为自己训诂实践之雅范,并视之为人门首务,诚问学至理。 -
经传释词
本书是一本关于古汉语虚词研究的著作,全书共十卷,并附有语词误解以实义,王伯早新定助词辩,石臞府君行状,伯早府君行状和高邮王氏子年谱。《经传释词》词目中有一些古身字和异身字。 -
经义述闻
王引之《经义述闻》,三十二卷。是书初刊于嘉庆二年《公元一七九七年》,乃其未完本;道光七年(公元一八二七年)重刻于京师。即今通行之足本。学海堂本仅二十八卷,系据道光本略去《久岁考》及《通说》而成。今选用道光七年本影印,附以条目索引,以便检阅。 引之自序人云:“下既久由大人之说触类推之……不揆愚陋。辄取一隅之见附于卷中。”今以嘉庆本典足入相较,则足本所录念孙之说大体在马,而引之之说则所缺尚多.是引之先录庭训,人以已说陆续增益之,则其名书曰“述闻言以己见附之,非语虚矣。今察全书,父子之说约各居斗,然则难题为引之撰,直视为父子合壁璧著亦可。 是书内容,亦即引之自序所云“诸说并列,则求其是;字有假借,则改其读。”约而言之,校正古书古训、通其假借二端耳。然其间人有略异者:《尔雅述闻》三卷、《春秋名字解诂》二卷。则醇然寻求字义者也;《太岁考》二卷,乃耑为辨证星历而作;至若《通说》二卷,自“古韻二十一部”以下,多举古书辞例、旧籍伪误之由,實亦其父子治经经验之总结,幾典今世之理论著作无异,后之读是书者尤当措意马。 王氏父子校古籍、求字表、通假借之方法与条例,徐复、赵振铎二先生已于《广雅疏证》、《读书杂志》之“弁言”中详论之矣,北不赘言.今谨就《经义述闻》之特色及体现于是书之优良学风略论如左。 王念孙当语入曰:“吾冶小学,呈为之舌人马。其寺归曰:用小学说经、用小学校经而已矣。”《经义述闻》即熔小学、校勘、经学为一炉之佳制也。引之自序引其父语曰:“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真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强为之解,则诘为病矣。”是以斯编之求字义,亦与疏《广雅》同,重在以声音通训诂。 -
训诂学简论
《训诂学简论》,简论训诂学的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