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册府元龟(全十二册)
《册府元龟》所录材料,先按部门,再依年代先后排列,共三十一部,一千一百零四门。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史料学上的价值。《册府元龟》主要是抄录五代以前的史籍(主要是正史)而成。隋代以前的正史虽然流传至今,但《册府元龟》所见皆为唐宋古本,可用来校订正史流传中产生的讹误。另外,除有关历史事件的记叙外,《册府元龟》在典章制度方面,也有很多的原始资料。②校勘学上的价值。《册府元龟》中依据的正史,从版本的角度来说,都是比之目下流行的版本更为接近原书面貌的古本。因此,就以一般的正史材料而言,也有校勘学的价值。其中的许多材料,可用以补史、校史与辑佚。③学术史上的价值。 我国的史学传统,偏重于政治史方面的编纂,而对其他门类的学术史,则相对来说不太重视。《册府元龟》容量大,对于各类问题,资料的搜集更见完整,编纂更系统。利用其中的材料,可以分门别类地编写多种专题历史。 《册府元龟》虽是一部巨大的文献宝库,但使用者相对比较少,这是因为《册府元龟》从来没有一个完善的整理本,宋本残缺,明本讹误极多,且无相关索引。有鉴于此,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在著名文史专家周勋初教授的主持下,集中二十多位专家学者,从1994年起,历时十个寒暑,终于完成了此书的整理工作。此次整理,以明刻本为工作底本,以宋本参校,写下详细校记。如遇宋、明两本皆不明晰处,则推寻这些文字的本源,参以唐五代以前的大量子史文献,力求恢复这些史料的原貌。全书编制了详尽的人名索引,方便读者使用。 -
明代通俗日用类书集刊(全16册)
《明代通俗日用类书集刊(套装全16册)》内容简介:类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卷帙庞大,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然而,对于类书的定义,有很多说法,我们在此综合各家观点,认为类书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彙编资料,述而不作,主要是对前人著作的引用编纂;二是分门别类,编辑成书;三是供人检索,便于引用。 -
事物纪原
-
宋本艺文类聚 (全三册)
《艺文类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百科性质的类书之一,保存了我国唐代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尤其是许多诗文歌赋等文学作品。全书一百卷,分四十六部,每部又分子目,共七百二十七类,引用古代文献一千四百余种,其中十分之九的典籍今已不传。全书编纂极具特点,故事居前,诗文在后,大致按作品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所引故事,都注出书名,所引诗文,都注出时代、作者和题目,并按不同的文体用黑体字醒目标出。此书流传主要是明正德、嘉庆、万历年刻本,错字脱文较多。上海图书馆藏有国内仅有的宋刻本,现据以影印。分上、中、下三册,精装,便于研究、检索和收藏。 -
中国古代的类书
类书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工具书性质的图书,被称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近代以来,类书农渐被各种百科全书和新式辞典所取代,但在原著湮灭的今天,类书中保存的大量古代原始文献就显得尤其珍贵。因此,了解和掌握古代类书的知识,对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简明系统地介绍我国类书的性质、起源、类型和作用,并详细介绍魏晋南北朝至北宋时期近二十种类书的编纂经过、体例、版本和流传情况以及各书的价值和作用,是关于中国古代类书的一部很价值的著作。 -
佩文韵府(1-4)
类书,是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之一,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清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敕编撰。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开始编写,康熙五十年(1711年)成书。“佩文”是康熙的书斋名。其正集四百四十四卷,单字约一万个,引录诗文词藻典故约一百四十万条。 《佩文韵府》以元 阴时夫《韵府群玉》和明 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再汇抄类书中有关材料增补而成。本书按平水韵分平、上、去、入四声,每一声按韵目依次排列,每一字下注出反切音和较早的字义,下收尾字与标目字相同的词。收词又分“韵藻”、“增”、“对语”、“摘句”四类,每类以构词字数排列。“韵藻”为阴氏、凌氏两书原有部分;“增”为阴氏、凌氏两收未见补之词;“对语”为二字、三字对使词;“摘句”为以该字为尾的五、七言诗。同字数的词以经、史、子、集为序,兼顾时间。每词下引古书用例,少一二条,多者数十条,引文一般只注书名,引诗只标作者。每一韵部後有“韵藻补”一项,收不见于阴、凌两书之字。 《佩文韵府》所收之词,上自先秦典籍,下至明代文人著作,至今仍然是人们查阅古代词语、成语和典故出处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对于语言学习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因为它所引书证,卷帙过于浩繁,编制欠精,所据资料又多辗转抄袭,讹误不少。且引书不注篇名,使用不便。所收语词全按倒序排列,也不便查找。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古籍书店的影印本,书後附有四角号码索引和笔划索引,可供不熟悉古韵的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