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圣人
◆阿甘本成名作首度中文译介 ◆“神圣人”生命政治系列的开篇之作 ◆无可争议的政治哲学经典名著 【内容简介】 在《神圣人》中,阿甘本旨在把关于纯粹可能性、潜在性与权力的问题,同政治与社会伦理的问题在以下语境中连接起来:后者已丧失其早前的宗教、形而上学与文化的立基。阿甘本从福柯关于生命权力的碎片性分析中获得启示,进而以巨大的广度、强度与敏锐度,在传统政治理论史中探查关于一种生命权力理念的隐秘在场。他指出,从政治理论的最早论题(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关于人作为一种政治动物的论述)开始,并且在整个关于主权(无论是国王还是国家)的西方思想史中,主权作为一种针对“生命”的权力的理念,始终隐秘存在。 阿甘本认为,这一理念始终保持纯然隐在的原因,在于神圣之域(或者说神圣性的理念)同主权的理念紧密关联的方式。阿甘本的研究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卡尔·施米特认为,主权者的状态乃是其所守卫的诸种规范的例外;人类学的研究已揭示神圣之域同禁忌之间的紧密交链。在此两者之上,阿甘本将神圣之人定义为那种能被杀死但不能被祭祀的人;在他看来,这个悖论性的人物恰恰仍活跃在现代个体的状态中——现代个体生活在一个对所有个体的集体性“赤裸生命”施加严密控制的系统中。 【媒体推荐】 阿甘本的感觉、叙述和思考都特别迷人。 ——《政治评论》 《神圣人》绝对值得一读,因为它独具启示性和挑战性。 ——《现代派》 正是这部著作,使阿甘本正式跃升为世界性的顶级学者之一。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 -
好民主,坏民主
英国的“怀疑论者”和“保守主义者”欧克肖特曾说“哲学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哲学的任务是对学科的基本问题发出质疑。”本书正是遵循了这样一种思考原则,对现代政治的根基——“民主”,以及现代人的民主经验不断发问。 虽然都持有“怀疑论”的立场,但是本书的八位作者(其中两位是美国人:阿甘本、巴迪厄、朗西埃、南希、齐泽克、本赛德、布朗、罗斯)却一点也不保守,他们普遍出生在20世纪40-50年代,是68学运时期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甚至是当时的中坚力量,随着左翼思想在欧洲的崛起,以及现代福利国家和社会民主主义的建立,如今的他们代表着欧洲大陆思想界的至高点。 本书汇集了这八位思想家的政治思想随笔和发表在大众媒体上的公共言论,每位作者各一篇,每篇篇幅在一万字左右,通俗而不失深刻,短小而不失高远。 这8篇文章重点以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之后西方社会的变化为背景,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民主制度的悖论和尴尬处境,并为未来社会的合理发展提出了新的可能性。 -
现代君主论
葛兰西(1891-1937),意大利著名的政党领袖和理论家,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著有《狱中札记》。本书是葛兰西关于政治学的札记。书中涉及对政党、政党的结构、权力分配、法律等问题的分析。 -
论意大利最古老的智慧
加姆巴蒂斯达・维柯(1668―1744)是近代意大利最伟大的民族哲学家,也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哲学、历史学、语文学、法学、美学、教育学、人类学、宗教学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凡的开拓创新,而且有很多思想至今仍然在等待着我们来消化。本书是维柯生平第一部专著。 《论意大利最古老的智慧》(以下简称《古代智慧》)是维柯生平第一部专著。此前的七次大学开学典礼演讲是出于职责而为,其中只有第七演讲《论我们时代的研究方法》在本书出版的前一年出了单行本。另外正如维柯所说,本文是为学者而作,此前人文演讲的对象则是青年学子。维柯本来计划要写三部书,但在出版了第一部也就是《形而上学》之后,这项工作就再没有完成。关于第二部也就是《物理学》部分,维柯仅仅有了一个思想草图,后来在1713年出了一本只有向而的小册子《论生物体的平衡》。 -
语言的圣礼:誓言考古学
编辑推荐 • 本书是阿甘本极具影响力的“神圣人”系列(Homo sacer II,3)中的作品。 • 阿甘本在追溯了主权、神圣性等思想的根源之后,转向了一个新领域:对“誓言”的哲学考古学研究。 • 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阿甘本对“誓言如何产生了我们的语言,乃至包括法律和宗教在内的我们的整个生活的基本框架”这一问题的精彩论证。 • 阿甘本致力于跟随本雅明的脚步,重拾被传统语言哲学所忽视的一个经典维度,即生命形式维度,并在此基础上重构出语言哲学的真正根基。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阿甘本从意大利学者保罗•普罗迪的《权力的圣礼》引入,探讨了作为西方政治的基础的誓言现象的根源,并进一步探索了语言对我们生命形式以及生活意义的构建问题。 阿甘本认为,对语言的研究,需要一种考古学的努力,即我们需要发掘出,语言诞生的最原初的事件。而在阿甘本看来,这个最原初的语言事件,就是誓言。由于我们的一切语言关系,都是在誓言所构建的词与物的关系中塑造出来的,于是誓言便成为了突破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规则的玻璃瓶的最主要的突破点。 一开始,阿甘本就拒绝了在巫术—宗教中寻找誓言的起源这一普遍观念,他认为誓言指向了一种对语言经验的特殊回应,这一回应催生了我们现在所知的宗教和法律。正是誓言让我们的政治体制和宗教体制成为可能。这样,誓言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便涉及一种元语言。那么,我们人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存在,依附在这种元语言之上,在元语言事件发生之后,我们才变得可以言说,我们才具有了某种体制和政治制度。 进一步的,阿甘本指出,真正的元语言哲学的任务,不是让语言脱离于生命形式本身,去探索语言的自在性体系,或者孤立地去谈语言内在的逻辑一贯性。阿甘本的语言哲学的价值在于,努力地将语言的装置(无论是语义符号学还是语用学)推向极致,在其最为脆弱的誓言一环,寻找突破口。 -
论人的尊严
《论人的尊严》是皮科·德拉·米兰多拉在23岁(1486年)时写就的一篇长篇讲演稿。是年,皮科就宗教、哲学、自然哲学等方面提出了900个论题,试图在罗马大会上进行讨论,最终,大会因教皇的反对而搁浅,但这篇为开幕式准备的演讲稿却声名远扬,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宣言”。在这本小册子中,皮科赞颂人是自由的造物,能认识并能管理一切存在物。他提出,人的尊严来自于人的形象并未被先天地规定下来,而是可以通过道德自律、不断进取而实现自己的完善。皮科的论述无比深刻地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底色;人文主义,对人的自然(natura)的确信,以及对不同学科、文化、哲学和宗教的开放态度。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皮尔·博里(PierBori)教授对皮科著作素有研究,他为《论人的尊严》撰写了中译本导言。《论人的尊严》语言生动优美、情绪饱满,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古朴,典雅和涌动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