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七史商榷(全三册)
《十七史商榷》是王鸣盛校理毛晋汲古阁所刻十七史所撰,不仅为其匡谬补阙,而且就其中的典章制度舆地职官皆探赜索隐,有所发明。全书共一百卷:《史记》六卷、《汉书》二十二卷、《后汉书》十卷、《三国志》四卷、《晋书》十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卷、《北史》合《魏》《齐》《周》《隋书》四卷、《新》《旧唐书》二十四卷、《新》《旧五代史》六卷,以及论史家义例《缀言》二卷。 整理者在校勘、标点之余,又辑录朱彝尊、何焯、钱大昕、洪颐煊、李慈铭、刘咸炘、余嘉锡、陈垣、陈寅恪等人的相关论述,或与《商榷》相发明,或勘误,或与王氏辩难。 -
十七史商榷
《十七史商榷》是中国传统史学走向总结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考证学著作。 中国史学发展到清代,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厚重积累,成就固然伟大,流弊也积重难返。每当一种史学思潮形成以后,都按其宗旨对前代的书籍加以整理和改造,这固然促进了史学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种种人为的舛误,出现古代史籍被歪曲和篡改的积弊。乾嘉时期的史家以前所未有的理性意识,对中国古代史籍做了一次全面清理。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问世的。他指出:“十七史者,上起《史记》,下讫《五代史》,宋时尝汇而刻之者也。商榷者,商度而扬榷之也。海虞毛晋汲古阁所刻行世已久,而从未有全校之一周者。予为改讹文、补脱文、去衍文;又举其中典制事迹,诠解蒙滞,审核舛驳,以成是书,故名曰《商榷》也。”。 《十七史商榷》和《廿二史札记》、《廿二史考异》相比,成就突出表现在史书文字的考订、历史事迹的考订和地理、职官等典章制度的考订方面,为清理和总结中国古代史学作出了贡献。 -
蛾术编(上下册)
《蛾术编》是清代著名学者王鸣盛一生论学之作的汇编,对经史、目录、文字、地理、典制、人物、名物、文学等多所考证辨析,迄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在国学研究之方法论上也颇具启迪意义。此外,王氏所撰清代三大考史名著《十七史商榷》中“其不尽改者,总入《蛾术编》”,所以是编又为完整把握王氏史学成就之不可或缺。 但是,就这部学术巨著的开发利用而言,至今多有不便。其一,传世稀少,本书原刻本始刊于整整一百七十年前(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现已称稀觏之物,其后商务印书馆虽据该刻本出过一个排印断句本,但只印了800套,迄今已历半个多世纪,除部分历史悠久的学术教育单位尚有收藏外,一般新办院校图书馆和资料室多无觅处,遑论个人插架。其二,是书穷搜博览稗官野乘、山经地志、谱牒私录、诸子百家、小说笔记、诗文别集,旁及钟鼎尊彝、冢墓碑碣等丰厚文献资料撰成,原书中大量引文,或直接援引原文,或一书引文复引另书,或夹叙夹引,但无论世楷堂原刻本还是商务印书馆排印本,都未对之厘清眉目,检核引文,加上始刻时参校失精,错讹不少。 上海书店出版社约请古籍整理专家顾美华先生对这部学界高使用率的学术名著进行全面整理,整理者据道光原刻本和其他典籍,悉心参校标点,大量纠谬正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校勘精良、条贯分明的现代版本,功在学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