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拿爱情没办法
本书是“金收获丛书”之一。本书由中国纯文学杂志《收获》的对话栏目结集而成,收录了该专栏历时两年共计十二篇对谈录――二十一岁就瘫痪的史铁生感恩残疾带给他的生死感悟;决定参加网恋的林白特别渴望创作情色长篇小说;一直画人的朱德庸从小就不喜欢人;八十岁的连环画家贺友直老先生最欢喜荡马路,去旧货商店拣顶好的表看;已经是“狼外婆”的舒婷回忆顾城当年的贫穷与可怜;姜文非得到能闻到味的程度才开拍电影…… -
漂泊
《漂泊》是近年来最有意思的一本书。它是一本原生态的采访记录,作者名之曰“边缘人采访录”。而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是有些“问题”的。书中的几十个人物,表面上看确实都是社会的“边缘人”,但在更本质的意义上,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正是他们构成了金字塔的底座,构成了坚韧的、沉默的、卑微的中国“人民”。“主流”与“边缘”是一组对立的概念。按照我的理解, “主流”是少数,而“边缘”却是多数。所以,这本书的副题与其叫“边缘人采访录”,不如叫“中国底层社会的真相”。 被采访的主体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从杀手、神医到乞丐、酒鬼,从卖笑小姐、买欢客人到流浪画家、民间艺人……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我们不熟悉却又似乎很熟悉的世界。主人公也许离我们很遥远,也许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表达在我们听来,也许如同天外来客,也许如同家常便饭。他们或者愚不可及,或者绝顶聪明,或者年轻得像一张白纸,或者饱经沧桑像一颗老姜。当90年代的知识分子们悠闲地坐在咖啡馆里醉眼蒙 地看着玻璃窗外的灯红酒绿时,80年代名噪一时的诗人廖亦武却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民间、走向底层,集数年之心血完成了这部“中国新闻史上从未有过的采访”。我想,这本书的作者不仅是廖亦武(老威)一个,而是他与采访者们共同用心灵完成的。 《漂泊》中很大一部分是“那个时代”的人物,他们只不过苟延残喘到了“这个时代”而已,他们的意义更多的是“文献学”和“考古学”上的。而我更加关注的是那些直接参与和创造这个时代的人们的表达。例如,所谓的“三陪小姐 ”,她们当然是“边缘人”,但从人数上看,她们已有数百万、上千万之众,绝非“一小撮”。而我们对她们除了蔑视以外,几乎没有其它的态度。因此,我很敬佩采访者对她们的关注———她们与我们一样,是可怜又可悲的“人”。倾听她们的声音,比起飞天玄妄地在书本上谈论“自由”来,才是真正地向“自由” 表达敬意。书中有一位“三陪小姐”坦率地说:“我没文化,更没本事,大道理讲不出来,只希望平平安安度日,多挣些钱。”在谈到未来时,她说:“最理想的是在陌生的地方遇到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那么我一定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现在医学发达,要变成纯情少女容易。”看一个人如何理解“小姐”,就可以看出他(她)是如何理解中国的———有道德至上主义者的方式,有实用主义者的方式,也有人本主义者的方式。我能够感受到,老威采取的是后者。对于这样一些本真的表达,我们用不着进行任何价值评判和理论分析———我们面对的是生活本身。 时下,知识界津津有味地谈论关于后现代、后殖民、国学、全球资本主义等等宏大的话题。我毫无兴趣,因为这些大而无当的话题与特定时空中的“中国”无关。这些文章是夹杂着英文的方块字,印在苍白的纸上。相反,我愿意对老威的选择和实践表示衷心的敬意。这一“非新闻”甚至是“反新闻”式的记录,因为真实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在这个时代,写诗是一件过于奢侈的事情,所以天赋极高的廖亦武放弃了写诗。然而,这些底层民众充满悖谬的、最清晰却又最含混的表达,却在另一个意义上接近了诗歌。 -
史铁生的日子
编辑推荐 ◆史铁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人格力量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而优美的哲思,对人生的温暖与热情,及对生活本身的热爱和尊重。 ◆史铁生夫人陈希米老师重新精选关于史铁生的访谈及书信,如史铁生与陈村对谈、何东的《我不关心我是不是小说家》以及史铁生同王安忆等友的书信,集结成册; ◆经典的文本,考究的纸张、装帧,最为完整的史铁生谈话、书信合集! ◆ 浮躁的年代,读大师的文字,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再加一个“更”字。 内容简介 史铁生精选珍藏文集之《史铁生的日子》为谈话、书信集,收录了史铁生同好友及媒体的谈话资料,于日常言谈中窥见史铁生深刻的思想内核及他对日常事物的看法及思考,其中有与陈村的对话以及与南方周末等媒体记者的谈话,都能从中理解他豁达深刻的内心世界。书信部分则收录了史铁生先生同家人、好友的43封书信,让读者以更为自然随意的角度走进史铁生、了解史铁生、读懂史铁生,其中有与王安忆等的书信,有日常的对话也有对文学对社会的理解和批判。 -
谈话的泥沼
本书是陈丹青近年来接受采访或与人对谈所整理出的文字,精心挑选后结而成集,书名“谈话的泥沼”似乎暗喻了交流的不可能,书中的部分篇章也刻意保留了这种媒体狂欢与个人表达之间的谈话困境,这种陷入“泥沼”的状况本身值得深思,另一方面,书中的大部分篇章则反映了在去除媒体预设立场之后,交流的可能与必要,比如陈丹青与王安忆的对谈,两人的思想和学识互相激发与阐释,读来很有收获,这是一本有内容的对话录,同时也是对对话本身的思考。 -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两岸三地最知名女主播吴小莉首部高端商业访谈录,与中国企业界领袖级人物柳传志、马云、马蔚华、宗庆后、刘永好、常小兵等畅谈“管理经”“生意经”,关注热心话题,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大势,助力中国经济发展,为创业者和经营者指点迷津。 -
行者的迷宫
这本书缘起于2011年4月11日,南方周末文化板块资深记者朱又可想为张炜10卷本的小说《你在高原》写一篇报道而对张炜进行了一次采访。采访原定进行两三次。结果却耗时近一个月,进行了十一次跨越济南和广州的访谈,形成了近30万字的录音。 本书用唯美诗意的表达,整体性地记录和展现了作家张炜20世纪80年代进行文学创作以来的思想与艺术成就,字里行间充盈着来自大地的思想,从各种角度解构现代主义和当代社会的时代精神,是一部精神与思想高品质复合的文本。具有中国当代史和时代心灵史意义的标本,能让一个喧嚣时代静下来,超越时代精神,带动整个时代向上的进行精神的跨越,把人带回20世纪80年代那个理想主义的时代。文本中还记录了张炜谈写作的部分,从语言、情节、人物等角度道出了其写作的秘密武器,梳理和剥离了坊间的各种写作类型,使人可以对时代写作有一种清晰而本质的了解。 书里记录的是一位对当代文化、社会、文学、写作、思想和时代精神有着深刻体认的作家与一位关怀和同情于当代文化、社会、文学、思想和时代精神的资深媒体人的头脑风暴,有着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启智启思,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