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本科生
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作为美国最好的两所大学,更是诸多学子魂牵梦萦的圣殿。而在这两所著名学府中读本科的中国精英学子们无疑受到众人的羡慕与关注。他们都是谁?他们来自何处?他们都是天才吗?哈佛和麻省理工为什么会选中他们?他们是如何成功达到求学目标的?他们在美国是如何学习和生活的?他们未来的人生目标又是什么?本书作者在波土顿对哈佛和麻省理工的16位中国本科生们进行了系列寻访,试图通过对每位学生的精彩故事的描述,揭开这一独特群体的神秘面纱,使得读者们更多地了解到这群精英学子们的求学经历并从中得到一定启发。 -
我将是你的镜子
我将是你的镜子,安迪·沃霍尔访谈精选1962-1987。与波普巨星的35次对话。 本书是第一本安迪·沃霍尔访谈选集——精选了这位波普艺术先锋谈论名声之艺术、让一米歇尔·巴斯奎特的作品等——从安迪·沃霍尔早年崛起的日子到他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 问答方式的访谈是安迪·沃霍尔最喜欢的一种沟通方式——他甚至将他出版的杂志命名为《访谈》。然而一直以来,却从没有一本以沃霍尔访谈作为主要内容出版的选集。《我将是你的镜子》精选了35篇对话,呈现了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位艺术家复杂的心理。从1962年横跨至987年,这一篇篇高深莫测、机智诙谐的对话展现了沃霍尔艺术生涯中不同进程的真实面貌。 肯尼思·戈德史密斯身为知名的诗人、编者的评论家,在此提供了每一篇对话的出处以及与其相关之背景脉络。本选集包含了20世纪60年代沃霍尔访谈萌芽时期讨论关于他著名的康宝浓汤作品、杰姬·肯尼迪极度忧伤的肖像画,以及他极具震撼力的死亡和灾难系列作品。当沃霍尔在70年代从绘画转向电影制作,访谈便见证他成为一个社会名流、大出风头者以及带动风潮者的年代。极具影响力的《访谈》杂志、54俱乐部,以及到了80年代,沃霍尔对于新起的艺术家如基思·哈林的支持,在科技与艺术之间渐长的关系,以及到最后去世前几个月在一次访谈中回到宗教想象和精神性的表现。 《我将是你的镜子》展示了沃霍尔掌控、迷惑以及丰富我们文化各个领域的能力。 -
思虑中国
评论 一次成功的采访,与其说取决于被访者的水平和口才,不如说看记者肚子有多少货色。作为《南方人物周刊》的主笔,李宗陶的成功,来自于她的灵感加好学。 灵感是先天的,天资愚笨,后天再如何努力,也终究有限。看她采访录中那些知性与感性交错的好问题,就明白这个女孩的灵性。她出身于书香之家,命运的阴差阳错,却让她读了一所工科学校。毕业以后弃工就文,改行当记者。没有受过新闻系的刻板规训,反而让灵性尽情发挥,淋漓尽致。 不过,灵气再足,也有挥霍一空的时候。好在她对文学、历史与宗教哲学有近乎膜拜的热忱。买书、读书,写作,成为最大的癖好。她的每一次采访,都做足了功课。事后将录音全部整理出来,沙里淘金,提炼出最出采的篇章,如同王世襄老人下厨,一斤菜要掐掉七两,只留那一点点嫩尖,炒成美肴。 ——许纪霖 语摘 把世界扔进一个巨大的分液漏斗,静止时大致会分为三层,包括记者在内的大多数人身处体积最庞大的中层,大家一刻不停地做着布朗运动,构成火热的生活。记者是其中有可能突破上下界面而提供另两层图景的人,他们的突破能力,决定了受众可能获知的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李宗陶 目录 序言 记者的美德是专业 许纪霖 李宗陶的工作清单 杨子 辑一 中国心 王元化:为思想而生的知识人 余英时:中国学术传统破坏得太厉害 许倬云:我有“士大夫”情结 陈家琪:抵制遗忘 阎云翔:研究中国人的做人 何怀宏:让温和成为中坚力量 朱维铮:于丹不懂《论语》 黄克武:还原¬一个真胡适 辑¬二 彼岸 卜正民:我们都是陌生人 冯 象:从《圣经¬》翻¬译到“钉子户” 宇文所安&田晓菲:换个口味品尝中国文学 张旭东&班德:双城镜像——从纽约到上海 赫鲁晓娃:在中国嗅到美国味 辑¬三 进行时 丁学良:那些触及灵魂的往事 康晓光:为李思怡写本黑色的书 曹韵贞:中国艾滋病治疗第一人 杨东平: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张立宪:我很怕某一类读书人 潘绥铭:中国“性化”苗头越来越强 贺友直:现在人心太浮躁 辑四 突围 阿 城:要文化不要武化 查建英:我的八十年代 木 心:我是绍兴希腊人 刘索拉¬:把声音抛出去,有时搭上命 杨 键:我通过一根芦苇¬活了下来 崔永元:从老电影到精神洁癖 姜 文:太阳出来了 陈晓卿:摆事实,不讲道理 辑五 “我不相信” 李 斌:油灯下的青春 周铁海:受困的骆驼 薛继业:当代艺术是个怪胎 方力钧:没有人比作者更刻骨铭心 向 京:艺术家应该一意孤行 陈丹青:中国当代艺术就是中国的现实 后记 比表象复杂 比复杂单纯 有所不问 -
罗斯特罗波维奇夫妇访谈录
本书以全篇对话的方式,记录了罗斯特罗波维奇夫妇与法国音乐家、记者及评论家萨米埃尔的谈话,从他们夫妇二人1955年相识4天之后结婚开始讲起,一直谈到巴赫、贝多芬、以及众多的俄罗斯艺术大师,并且谈到了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以及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法国《费加罗报》推荐说:“此书充分展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艺术家的成长,通篇的对话内容深刻而感人,让读者看到了艺术家们如何参与生活,献身艺术”。 -
最后的文化贵族
南方都市报的“大家访谈”栏目,采访对象为站在中国文化巅峰的巨人,人均年龄85岁以上,他们以深厚的学养,历尽沧桑的履历以及超尘豁达的人生观,诠释一个时代,代表一种精神。本书为该栏目结集的第一辑,补充了不少珍贵图片,编排上图文结合。 他们为周有光、王世襄、杨宪益、黄苗子郁风夫妇、黄永玉、丁聪、周汝昌、郑敏、文洁若、王钟翰、彭燕郊、沈昌文、钟叔河、朱健、罗孚、陈之藩,等等。他们被喻为中国“最后的文化贵族”。 本书将在全国40个平面媒体(包括专业读书报刊和综合性都市报)发布书评和新闻性宣传文字,并在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创设新闻讨论话题,扩大该书的影响。 -
山河判断笔尖头
《山河判断笔尖头》内容简介:我喜欢人。这话听起来很奇怪,却是事实。我喜欢不同的人生中流露出的人性,看不同的人格和人品用各自的方式展示。所以,有了这本《山河判断笔尖头》。当然我很清楚,每一次采访他们都不可能对我完全开放,他们的讲述都是有选择的。这曾经是相当困扰我的问题之一,我也曾经将全部的力量用来跟他们较劲,甚至冒着惹毛对方的危险,提各种尖锐的问题,却总不能满意,绝对真相似总如早春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已经不构成困惑了。并没有一个完全客观和真实的“过去”存在,过去只能以“被回顾”的形式存在,那就是历史。 所以,我所谓的“读人”,不仅是使劲挖他们,听他们说什么,还包括了咂摸他们为什么说这些。这是“读”的趣味。这个趣味,不是讲述者提供的,而是要读者自己去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