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
香港粵語流行曲教父黃霑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以1997為粵語流行曲衰落的分水嶺:「粵語流行曲沒落的趨勢,限於環境,已難望再有奇蹟出現。」「後九七」香港流行樂壇市場萎縮,唱片工業造星能力減弱;以詞論詞,詞作種類比起九十年代其實更多樣化,在詞人的努力耕耘下,整體質素亦有提升。過去十多年的香港流行詞壇,無可否認是兩個偉文的年代。雖然壟斷詞壇多年,林夕和黃偉文詞作其實仍屢有創新意念。而在唱片工業求變的情況下,亦有不少「後九七」的新晉詞人如林若寧周博賢的冒起,為香港流行歌詞帶來嶄新的創作元素。 本書是《香港流行歌詞研究:七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的續篇,並沿用「上集」所訂定的研究框架,進一步追蹤在過去十多年間「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的變化軌跡。當中擬設了1997為講述香港流行歌詞嬗變的分水嶺──回顧了「資深詞人」(即出道於一九九七年以前的詞人)在歌詞創作上的後續發展、風格變化。同時亦整理出「後九七詞人」(即出道於一九九七年或以後的詞人)的崛起和風格走向,務求為1997年至今的香港流行詞壇,全面透析其地形風貌、氣候格局。 ******************* 2011年香港書展 亮光文化 1A--B19 ******************* -
Y
Wyman寫的"他和時裝之間"的故事,寫得和他的歌詞一樣精彩。買對的,買錯的,沒有買的,打算買的,打死也不會買的,不必買而擁有的......都一一記錄下來。他以四十多個星期一字一句一針一線地熬過,他喻為災難性的回憶錄,是他生平第一次用從來有出無入的興趣來賺取週薪,希望可以抵償一下多年來時裝的孽。他認為不是讀者的老,而是同班同學,他藉以過來人的身份,把自己行的冤枉路,與讀者一同分享...... -
生於天橋底
報章時裝專欄重新編匯結集,從幾十萬的錦衣到幾百元的街頭時裝,由本地設計到國際品牌,自設計師的風格說到時裝店的服務,衣服、手袋、髮飾、鞋襪,由頭到腳論盡時裝潮流文化,加上作者個人獨到品味見解及幽默筆觸,及大量華衣美服圖片,是一套看來華麗,讀來親切的時裝文化讀物。 -
潮骚
《潮骚》这本小书,是他在MILK上的时尚专栏合集. ”潮骚“这个名字有来头,是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潮被WYMAN移花接木用来指潮流 -
生于天桥底
《生于天桥底》是香港著名填词人、潮流教父黄伟文近期时装专栏的结集,在大陆首度出版发行。书中的三个部分——I’m crossing you in style、你在桥上变风景、全个世界都是我的T台,分别从衣装、人物、城市的层面刻写了时尚在香港的潮流和都市生活领域的实际影响和无穷变幻。 《生于天桥底》视野所及之处遍及时尚圈内外以及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笔调诙谐、透视深入。自认“时装精”、痴迷时尚到匪夷所思地步的Wyman黄伟文,对时装的热爱和执著甚至高居创作歌词之上——“你说王菲不会唱歌,王菲也就认了,但你说她不会打麻将,她马上翻脸;你说我歌词写得很烂,可以,但你说我不会买东西,我跟你博命!” 未许「生于天桥底」只愿「死在更衣室」 黄伟文香港报章专栏「Buy me a Sunday」首度精选结集,坐车时打机打sms与发梦以外的可能性。 相貌,是天生的;品味,却是可以努力的。不是座右铭,但是这解释了我对时装的爱。除非大量Nip Tuck后期制作,否则天生不是美人就不是,没得努力,但仍然可以选择“有型”,一种可以修炼回来的功夫,并且,是种无人可以剥夺的权利。 ——黄伟文 -
俗
「我不知道如果我不是寫歌詞的,還有沒有機會寫散文,而且得到出版。 對,換你來寫,或者更好。 但這句話,不妨看完才講。 60元,未必夠你買兩疊空白A4紙,而A4紙不能陪你坐巴士坐地鐵坐馬桶,但我可以。」──黃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