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谈弟子规
【内容简介】 这本《漫谈弟子规》是索达吉堪布写给每一个人的。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无论是否学佛,都能够从中获益。 《弟子规》是古人的经典启蒙读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树根。这些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待人接物的道理,看似基础,然而实际上,当今人们的很多问题,都能在《弟子规》里找到解决之道。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学习《弟子规》,都有助于提升人生的品质和层次,培养起完善的人格,为工作、生活打好根基。 本书中,索达吉堪布旁征博引,通过大量世间故事和格言、佛教公案与教证,不仅对这部儒家文化经典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风趣的讲解,而且从业果、依师、无限生命、大乘菩提心等佛法观念角度进行了补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索达吉堪布说:“《弟子规》也是佛菩萨的一种加持。” 【编辑推荐】 藏传佛教大德索达吉堪布,遇到儒家传统经典《弟子规》,会发生怎样的碰撞? 《漫谈弟子规》,就是这样一部由藏地高僧来讲解的国学经典。 索达吉堪布说:“我作为一个藏族人,以前对汉地的国学文化知之甚少,后来看到这方面的典籍,很吃惊,觉得许多道理非常殊胜,每个人都一定要学。特别是这部《弟子规》,我不但自己学、给别人讲,还把它翻译成藏文,推荐给藏地的大人和孩子。” 也许有人觉得,《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跟成年人没有关系。 然而,索达吉堪布指出:“古代是如此,但古代孩子所受的教育、所具有的德行,今天我们这些大人有吗?不见得。没有,那就是孩子,就要学,诚如《戒律花鬘论》所说:‘不知理,六十岁也如孩童。’我们大,是大在年龄上,如果道德学问不是那么踏实,甚至一片空白,为什么不学呢?而且,大人学了,才有资格引导孩子。学校重视分数也就罢了,做家长的必须要给孩子补上德育课程,否则,孩子的智慧你放心吗?没有德行,智慧又依靠什么成长?” 也许有人觉得,如果对佛教感兴趣,应该学《金刚经》、大圆满,跟儒家经典没有关系。 然而,索达吉堪布指出:“孔孟之道里没有佛教的轮回思想,没有菩提心、空性以及如来藏的甚深教言,但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讲得确实好。”“人做不好的话,就算出家了,也不会守规矩的,要发心利他更难,要成佛,那太遥远了。” 所以,索达吉堪布这本《漫谈弟子规》,孩子值得看,大人也值得看;佛教徒值得看,非佛教徒也值得看。 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对人格培育的益处,体会到佛法的智慧。 【名人推荐】 堪布晋美彭措法王的弟子慈诚罗珠堪布与索达吉堪布都非常杰出。——宗萨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著名的上师,他是伟大的法王晋美彭措之法脉传承中,宁玛教法和“大圆满”法的真实护持者。——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作者) 从索达吉堪布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佛法的功德。——本杰明•伯根,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 索达吉堪布并不是一位否定所有新事物的保守主义者,也不是一位政治家,同时也没有为了自己的快乐在山洞里静坐。堪布是入世的,但绝对以深入理解和阐释佛教教义为前提。这方面堪布做得非常出色。——范彼德,德国马普所所长 索达吉堪布的教法,直接呈现出藏传佛教的现代性。索甲仁波切、宗萨仁波切、涅顿秋林仁波切和已圆寂的秋阳创巴仁波切等,是藏传佛教在西方的代表人物。同样,索达吉堪布在中国等东方国家,也具有同样的影响力。——约翰•威特,美国哈佛大学佛教协会负责人 索达吉堪布是复兴藏传佛教的领军人物之一。——安娜贝拉•皮特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索达吉堪布是当代藏传大乘佛教中最尊贵的上师。——埃亚尔•阿维夫,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
弟子规四十讲
《弟子规四十讲(经典版)》主要内容简介: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小孩学的。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随顺人生的真理来处事待人。有一位老师说在学《弟子规》以前看了很多圣贤书,觉得自己善根非常深厚,有时候还蛮佩服自己的。结果学了《弟子规》以后,她突然觉得自己很多很基本的做人道理,如孝都还没有去落实,所以她调整了自己的态度,很认真地学《弟子规》。所以我们说修行修行,要修正行为。发现自己的过失,你才会愈来愈明白,当个明白人,从而改正自己的过失,这叫真修行。诸位朋友,不要小看《弟子规》,一个“入则孝”就能解决你小孩所有的问题。当孩子知道“身有伤,贻亲忧”,他会不会生活颠倒?当他知道“德有伤,贻亲羞”,他会不会没责任心?当他知道“亲所好,力为具”,他会不会懒惰?当他知道“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会不会兄弟不和?都不会。他也不会去欺负别人的孩子,因为他知道当孩子受伤害,父母最痛苦,他这份同理心自然而然延伸开来。一个人的仁慈之心是从这个原点扩散开来的。一般的企业培训员工都培训什么?怎么把东西卖出去。而这家企业用《弟子规》,是希望员工在他这里能够成长,能真正学会做人做事。有他的这一份孝道和对下属的关怀、栽培之意,从亏损七八亿到现在,企业发展得很快速,也很成功。现在很多的企业为什么不能长久?因为它们都没有回归到根本的做人态度,很多人是倒下来了,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倒下来。 -
细读弟子规
《细读〈弟子规〉》是方东美研究所副所长钟茂森博士的最新演讲,分12堂课,结合自身经历逐字逐句讲解《弟子规》,亲切感人,好评如潮。《弟子规》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放在天平秤一下,它的重量和《四库全书》平等,一样的。为什么?因为四书、五经、十三经都是枝叶花果,若没有《弟子规》做人生教育的根本,是很难落实的。一个人的幸福成功,要以道德品行作为根基,而道德品行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规》。 如何做人,如何修身,一切丛落实《弟子规》开始。 《弟子规》是以《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整篇纲目来进行开解的,经历代增改修补,至清而形成现在通行的定本。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以教人们孝养父母,敬事师长为核心,具体列述一个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恪守的守则规范和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中国传统社会童蒙养正、进德修业的普及读本,对古代中国人的立身行事和社会风气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建设性影响。 《弟子规》落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是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也是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终成就的根本。把《弟子规》所讲述的字字句句统统落实,变成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进而改变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命运。 -
如何经营幸福人生
《如何经营幸福人生》讲述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不衰,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古人早在《礼记?学记》开篇就有精辟的论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可惜的是,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亟需靠我们在中华大地上恢复挽救。因为,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确实是维系社会安定和谐的强大力量,是国家繁荣兴盛的基石。在物质文明发展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过时。因为真理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就像太阳,虽然古老,但每天都是新的。她不仅赋予人类生命,又带来光明和希望。古圣先贤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阳光,普照圜宇,带给人类幸福、美满。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代代相传。在汉武帝时代,正是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这个教育政策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均未改变。直到七十年前,才逐渐把它废除掉。这一直占主导地位、美好的传统教育,究竟教给我们什么呢?它教给我们什么是道?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它教给我们什么是德?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越的做人,此之谓德。它也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不论贫富贵贱,都会自然产生五种关系:父子——-父慈子孝。君臣——-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夫妇——-男女有别,男主外,女主内,夫妻能各尽分。兄弟——-长幼有序,兄弟姐妹和睦友爱。朋友——-人与人之间交往,守信用,讲道义。这些不是谈玄说妙,是人伦大道。“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我们要明白,顺应五伦之道是做人的根基,如果违背了五伦的自然关系,人就难以立身处世;家庭不和;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国家失去了安定兴盛的人道根本。这五种关系正常运转的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明了的安身立命之学,也是维系社会安定常态的世间大学问。 -
弟子规
《弟子规》是清代学才李毓秀所作,内分孝弟、谨信、亲仁、学文等篇,为便于吟诵,三字成句,琅琅上口,每一句讲述的都是至要的做人道德和规范。其体系出自《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言简意赅,是儒家立身处世、治国平天下这一根本思想的基石。今天我们重新倡导这篇经典“童谣”,力图借古人的智慧为代儿童的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养分,培养礼仪道德之风,营造一个人心纯净,社会安定的温馨世界。 -
弟子规另解
《弟子规》是儒教的一部启蒙论典.它根据孔夫子的教诲编写而成.主要讲述了古圣先贤为人处世的规范。在古代.其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故此书之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