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伽气功与冥想
瑜伽气功与冥想,ISBN:9787500901235,作者: -
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
《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选译了六派哲学的主要经典。其中最早的根本经典均据梵文原典译出,除了《弥曼差经》是节译外,其余都是全译本,意在使读者能完整、准确地了解各派的基本体系和思想。六派的其他典籍则多据英译本节译。各派的早期经典年代久远,文字简略,许多经句如不根据经典上下文或有关古注是很难理解的,有些经句中省略了许多字词,如不根据经典的上下文或古注以适当的方式补充一些具有经典暗含观念的字句,也难于译成通畅的现代汉语。译者在这方面作了较多的努力,在文中圆括号内加了一些沟通文意的字句,力图使译文既不远离作者原义,又能为当代读者所理解。除了在译文中作了这类处理之外,书中还加了大量注释。注释分两种:一种是该经典在印度古代就有的注释,即所谓古注,这种注释加在了本文相应经句之下,用方括号标出。另一种注释是译者所加,采用脚注方式。经典的古注多数根据英译本译出,少数从梵文译出,多为节译。具体情况每篇译文中的有关脚注均有专门说明。此外,在附录中,《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还收录了古译《胜宗十句义论》和《金七十论》,并加了标点。古印度六派哲学(即胜论派、正理派、数论派、瑜伽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被称为印度的“正统派哲学”。这些派别在印度哲学史上所占有的地位极为重要,可以说构成了印度古代哲学的核心部分。它们不仅在古代,而且在近代对印度的思想、政治及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巨大和深刻的影响。 我国翻译印度的宗教哲学古籍已有约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但其中主要翻译的是佛教典籍,而对作为印度“正统”的六派哲学的经典,古代翻译甚少(仅《金七十论》和《胜宗十句义论》)。到了近现代,直接从梵文翻译成汉文的此类经典也不多。这一方面固然与梵文难学,我国从事此种翻译的人员稀少有关,但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六派哲学的典籍本身深奥难懂,即便是有一定梵文基础的人,若无印度哲学的专业知识,翻译时仍然会无从下手。要把这些典籍译成国人能看懂而又不失原义的汉文确属不易。 从事这项工作很可能是费时、费力但又未必能做好。尽管如此,这项工作仍然是非做不可的。因为它是我们深入研究印度哲学的一项基础工作。 -
印度哲学祛魅
《印度哲学祛魅》力图阐明印度思想中事实上具有强烈的理性传统。从印度哲学活动的最初阶段开始,休·汉密尔顿叙述哲学辩论如何发展、演进为众多的思想流派,并且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通过突出印度哲学的关键特征。作者描述了印度的伟大思想家们如何以各种方式解释现实世界的本质。 -
存在·自我·神性(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
本书是一部关于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的理论专著,作者从丰富而深邃的印度哲学中抽象出存在、自我与神性这三个概念,并试图通过对这三个概念的各自演变及其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历史的阐释,来描述印度哲学史的全貌。作者认为,这三个概念,不仅是印度哲学也是西方思想最根本的概念,通过比较不仅对人类精神发展中普遍的必然的东西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会对中西印各文化传统有了更清楚的理解和准确的定位。本书适合宗教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
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作者对印度吠檀多不二论的两位最重要的哲学家乔荼波陀和商羯罗的哲学思想的述评,这种述评是针对他们的重要哲学著作《圣教论》和《示教千则》来展开的。吠檀多哲学是印度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 哲学流派,其理论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吠陀文献,并且至今还影响着占印度70%的人口。下篇是对商羯罗的著名梵文经典《示教千则》的汉译与注解商羯罗著述众多,但只有《示教千则》一书被认为是思想。此书也被称为是引导个人走向自我解脱的教科书。 -
印度因明学纲要
印度因明学(逻辑学)是古典逻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独特的理论有别于希腊逻辑学(亚里士多德)、中国逻辑学(墨子名学)等。本书论述印度古典逻辑学的基本要义,其篇幅短小,论述则精当,把印度逻辑哲学方面的思想收集无余。其主要内容包括:1、知识;2、知识的来源;3、感觉量;4、推理量;5、圣教量;7.因果;8,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9、真确原因的要件;10、非正确知识;11、谬误推理;12、观点说与或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