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本书是潘维教授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授“比较政治学”的教案。语言通俗,形式简洁,通过划分物质、精神、制度三种文明,结合农牧、制造、服务三种生产方式,本书解释自“产业”诞生,到三大古文明,到中古,到近现代,到后现代的社会政治变迁及制度文明。 -
當代中華體制
中國在近60年裏,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樣的成就從何而來? 作者從當代中華體制,也就是中國所特有的經濟、政治、社會模式,分析中國取得成就的原因,總結獲得成功的“中國模式”。 作者提出,中國模式由三個子模式組成:“國”與“民”分工協作的國民經濟,“以民為本”的政治體制、官民一體的社會體制。國民、民本、社稷,“三位一體”構成了“當代中華體制”,它是中華社會在短短60年裏創造世界奇跡的法寶。 作者摒棄西方意識形態和話語體系來總結中國模式,觀點鮮明,自成因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不同於西方流行理論的模式。 -
法治与“民主迷信”
谁会宣称自己不是民主制的支持者呢?民主全能。民主能让人民都作主,能治腐败,能让人人平等,能让政治清明,能让世界上所有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它高于家庭、高于民族、高于主权、高于人权,还高于一切非西方人的生命权。这就是目前弥漫于世人之间的民主迷信!笔者不反民主,甚至还有些喜欢民主,可也不信民主教,更不信那些虔诚的“启蒙”者能把中国人民都变成民主信徒。中国充满困境,但笔者不信民主能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困难。笔者希望回到政治文明的原点来讨论民主,讨论民主化,讨论今天的民主十字军。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醒国人,不要从一个陷阱跳入另一个陷阱。就目前中国的情况而论,适宜建立的不是虚妄的民主,而是法治导向、由六大支柱构成的所谓“咨询型法治”。这六大支柱包括中立的文官系统;自主的司法系统;独立的反贪机构;独立的审计系统;以全国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广泛的社会咨询系统;以及受法律充分保护的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这种法治有六大特点,即强调“法律”作主,拒绝“人民”做主;强调法的正义性,因而特别重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严格执法的重要性,刻意增加立法难度;强调限制政府的职能和规模,造就有限政府,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自由,从而鼓励民族的创造力;强调政府行为的透明;强调追求符合中华传统的秩序与自由。本书所收论文,从法治、现代化和秩序等不同的角度讨论了上述问题。 -
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
中国国力高速增长令国际震惊,对中国的发展经验日益好奇和尊重。另一方面,国内看自己,虽然觉得成就的确不是“粉饰”出来的,但矛盾不可回避,前景堪忧。 2008年底,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举办了“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研讨会,海内外四十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从不同学科的视角讨论了中国六十年发展的道路。本书根据现场录音编辑而成,专题发言和开放讨论相结合,学者们从各自富有创造力的思考和研究出发,试图对中国的现代历史和世界中的轨迹做出扎实的研判,从而提供了研究中国的新视野。 -
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
改革三十年来,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呈现出高度的多元化,这是社会活力的体现。但与此同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不应迷失在价值观的多元化之中。本书即为探讨和重建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而进行的一场大讨论。参与讨论的四十佘位学者分布于人文、社科各个领域,分别对三十年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现状、原因、存在的问题、重建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见解纷呈,语言生动,充满现场感,从中让你看到巨变中国的一个重要侧面。 -
中国模式
这是一群优秀的中国学者从中国人的视角解读中国模式的学术尝试,从政治、经济体制到社会结构,从医疗、减贫到人力资本培养,他们提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立场和观点。他们所取得学术成果,对于在西方模式基础上形成的现有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构成了挑战,这不仅把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带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也使整个人类的知识有了新丰富。在“中国模式”的总结,是对中国发展奥秘的探寻,是对中国未来成败的关注,是对中国重返世界强国舞台所做呼唤的一次回应。它标志着具有独立性、敢于向西方争取“话语权”的“中国学派”正在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