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才子
《上海才子》内容简介:近代大部分时间里,上海一市三治,存在公共租界、法租界与华界三个统治机构,制度各异,事权不一。租界与华界之间、租界与租界之间,存在明显的制度缝隙与权力薄弱地带,两租界又受治外法权保护,通常在中国战乱时期保持中立,别处硝烟弥漫,狼奔豕突,这里波恬风静,闾阎不惊。于是,这里的市政、经济、社会、文化便与别处大不一样,呈现三多,即有钱人多、有才人多、有闲人多。清末已有人道及这一现象,到民国则愈演愈烈。一些曾在上海任职或创业的达官贵人、财阀巨富,拖家带口移居这里,购地置房,投资实业,如李鸿章的子孙、曾国藩的女婿、盛宣怀的家族,这很自然。一些在别处为官经商、本来与上海没有太多关联的人,也来这里安家落户,就比较特别。比如,岑春煊原在两广、四川、山西等处为官,民国以后息隐于上海。严复在天津等地为官,但将家小安顿于上海。郑孝胥还在北京、汉口等地为官时,已捷足先登,移家至上海。陈三立、陈夔龙等人本来与上海没有多少关系,民国初年也移居这里。至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党国要员,在上海安家置业,如白崇禧、何应钦、孔祥熙、孙科等,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话说回来,说特别也不特别,动乱时代,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何况上海交通便捷,供应丰富,文化繁荣! -
张爱玲地图
《张爱玲地图》解析的是一个女人、一个作家、一段岁月、一座城市四者之间纠缠与包孕关系,体悟了张爱玲在身世、在作品中所传递的生之悲凉、爱之艰难的生命本相。上海是女作家张爱玲出生的地方,成长的地方,初恋的地方,成名的地方。她在上海生活了二十五年,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叹息和沧桑。 张爱玲住过的老房子,不但珍贵,而且颇有雅韵,像昆曲,是她文字以外的拖腔慢板,比如宣纸上的墨迹,原只是一点,洇开来,成为一片。门上小小的猫眼也是故事。 -
上海闲女
本书以纯女性的目光,都市漫游者的方式,将生命现象物质召唤出来。于是,在不经意处,我们将时时与我们的情感相遇。 -
点点胭脂红
《点点胭脂红》讲述了:淳子很喜欢张爱玲的文字,研究她也有十数载了,所以在这本关于上海女人的书中,到处也可发现祖师奶奶的芳踪。除了专文写她祖母李菊耦、继母孙用番,以及她跟胡兰成的情史外,穿插全书的张爱玲名句和轶事也令人目不暇给,例如写李香兰,就自然提及张爱玲在一九四三年游园会中与她的经典合影;写刘若英,也忍不住批评她在电视剧《她从海上来》里头的演绎;而在《旗袍里的骨感》中,淳子征引的明明是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但末了依然是这样说:“白先勇写出了上海某类女子的样子,还写出了上海女子的个性,除了嗲,最要紧的是分寸。”最后一句,不禁又令人想起张爱玲的名言:“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 -
玻璃电台
《玻璃电台:上海老歌留声》内容简介:上海老歌,为何不老,就是因为“味道好极了”!什么味道?租界加上城隍庙,洋的土的全有了!上海老歌是从城隍庙走向租界,从农耕文明走向城市文化,然后合为一体,演变为一种中西合壁的全新的“混血儿”,和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 -
前天
《前天》是淳子的第五本书,温柔文字穿越时空:从上海的石库门到罗马公共浴场,从1946年张爱玲挽着胡兰成闲逛,到刘若英想谈恋爱的寂寞心情……她用成熟睿智的散文笔调和细腻敏感的细节铺陈出一个纯净的世界。有时候,淳子把自己隐藏在文字背后,只是记述情节,似乎像小说却又没有冗长的阅读疲倦,随时随地信手拿起,翻开一篇即可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