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
本书是复旦文史丛刊中的一种。张王、祠赛社会、祈雨、祠神信仰传播、正祀与淫祀五个个案为例,将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置于唐宋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全面考察祠神活动存在、演变的真实状况,及其复杂的社会、政治与文化背景。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本书检讨并纠正了前人的若干观点,如正祀、淫祀二元对立,商人是祠神信仰传播的主要力量、社首与会首混淆等,将国内外的同类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欧洲文化生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欧洲文化生活》通过对欧洲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的回顾与阐述,再现欧洲那些早已沉寂了的暴风骤雨,以及那些早已化为尘土的伟大历史人物。让我们走近那些遥远的瀑布,在那汹涌翻滚的浪花中,在那震耳欲聋的喧哗中,再次贪图与我们亚洲有巨大时空间隔的、生活在早已逝去的时代的那些欧洲人的高远的努力,勇敢的希望,执著的信仰和骄人的光荣,以及他们惨痛的失败,无助的绝望,痛苦的迷惘和伤心的无奈。当然还有这一切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反响。 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有着对高贵与卓越的追求,甚至意欲独步天下,称雄环宇,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于是便有了仇恨与斗争,暴力与杀戮。称王者响彻云霄的颂歌和被压迫生灵的吧息与哀号此起彼伏。然而,这些喧哗都将最终沉寂在时间的永恒静穆之中,锋如一座座遥远的瀑布,尽管有飞流直下三千尽的雄伟,但因时间的距离和阻隔,使人们难以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与壮观。再现这些存在与壮观,正是写作《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欧洲文化生活》的目的。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是歐洲文藝復興研究真正的奠基之作,也是開啟現代文化史研究寬闊視野最重要的史學名著。雖然本書出版至今已近一百五十年,仍是進入歐洲文化史與文藝復興史堂奧最經典的鉅作。 布氏從人之所以為人的角度,以及亂世中人性欲求無端氾濫的真實面,重新思考「權力」、「文化」與「信仰行為」的本質,相當鮮明地點出義大利文藝復興文化不是政治黃金時代的產物,而是在無止盡政治動盪裡,由具有高度創造力的文化菁英,與深切了解文化藝術重要性的有識之士合作打造出來的文化高峰。 過去華文世界雖已有本書譯本,但都是從其他外文轉譯而來,本譯注是第一本真正從原文(德文)翻譯過來的中譯本。本中譯本不僅譯文流暢,對原書文意掌握相當精確,譯注者也付出許多心力注解說明,幫助讀者更容易掌握布克哈特思想的精髓。譯注者所寫的導讀〈寫給故鄉的書〉文筆、內容均引人入勝,又深具學術價值,特別值得推薦。 -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八册)
本卷依据大量的原始资料,详细考察并介绍了伊斯兰叫个主要教派——穆阿台及勒派、逊尼派、什叶派、苏菲派在阿拔斯王朝后期的发展及各派之间的分歧,并对各派的主要教义、著名人物和文学做了充分的阐述。 -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六册)
本书为全书八册之第六册。它描述了公元9世纪中叶到11世纪初(伊斯兰历4世纪末)阿拔斯王朝的社会状况及其对学术文化的影响,介绍了经济学、圣训学、苏州派、语言、语法、词法、修辞、哲学、伦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的演变发展及各学科代表人物的生平均与成就等。 -
毛发的故事
这是一本有关毛发的最有趣的书。 路易十三因为不愿意每天秃着头上朝而引领了戴假发的时尚;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和叶卡捷琳娜大帝为了突出自己的权威地位,在定期举办的庆典舞会上,让男臣穿女装,自己则换上男装,并规定不论男女,都尽可能将自己身体裸露出来的部位的体毛剃除干净。 戴安娜、希拉里·克林顿、切莉·布莱尔的简单的发式倡导了新的审美观。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大头发”反映出她坚决、果断、永不退缩的性格,她的发型是整个民族状态的完美象征。 贝克汉姆“鸡冠头”形象在世界杯上比英格兰国家队走得还远,被日本青少年竞相模仿。 毛发式样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趋向,更同政治密不可分。一部毛发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历史的政治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