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学杂谈
《内学杂谈•含(别时意趣与净土教)》汇集作者十年佛学研究之文章而成,内容为佛教常识略说、佛教文史评述、佛教文献考订等,其中一些文章之写作背景、文献价值等,前加按语说明。作者参照大量珍贵文本,对清代藏传佛教《喇嘛事例》、《佛教真经》、《风流焰口仪范》、《越缦堂读书记·释家类》,以及冶开禅师行述、道宣生平事迹等进行了准确校注和辨析。全书考据精当,论说全面,对于潜心佛学及心向佛陀者,均为难得一见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别时意趣为佛陀“四意四密”说法之一,内具甚深义理,与净土教有着尤为密切的关系。《别时意趣与净土教》正是作者就此问题进行多年研究之结晶,亦为目前为止首部对“别时意趣”作系统而全面阐释的佛学理论专著。 -
信心铭
内容简介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信心是什么?信心就是信那个不可得的东西。 ——冯学成 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是禅宗的不传之旨,是关于心地功夫和心地法门的开示。在本书中,冯学成居士以通俗浅易的语言对《信心铭》全文做了翔实的讲解和阐发,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禅宗的心地法门和修持心要,尤有助于禅修之人明白思维语言与真如佛性的关系,越过理障和所知障,将知见转为实修。 目录 序言 三祖僧璨禅师《信心铭》 第一章 学习《信心铭》的基础 第二章 心地法门的关键 第三章 建立人生的根本道场 第四章 修行者的时节因缘 第五章 禅的智慧与思维陷阱 第六章 达摩禅法的手段与力量 第七章 在生死海中超越生死迷梦 第八章 祖师禅的崇高境界 第九章 禅者的气魄与胆识 第十章 从诸法实相到万象森罗 第十一章 自在逍遥的大安乐法门 第十二章 禅宗对佛教的独特贡献 第十三章 悬崖撒手的承担精神 第十四章 当下一念中转烦恼成菩提 第十五章 《信心铭》让我们信什么 编后记 -
中国佛学各宗要义
本书以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为主要内容,概括地叙述了中国佛教的十个宗派,即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律宗、俱舍宗、成实宗等。对这十个宗派,又从历代传承、经论依据、教相判释(小乘佛教除外)、基本教义、行证过程、行证果位等六方面,分别进行了精要阐释。 本书的基本观点是:中国佛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心智科学”,涉及到自我认识、自我改造、健康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作者立足于佛教的心学立场,透过佛教的宗教形式,运用文本考据与返本体证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中国佛学的基本内容与行证原则。 全书结构清晰、简明扼要、论析深入,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修养性的佛学专著。 -
佛教基本知识
本书是正果法师为中国佛学院编写的一部教材,影响甚广。第一章“教理”,将头绪纷繁、博大精深的佛教理论概括为六个问题。第二章“人天行果”作者在“行”的方面就三个问题详加论述。第三、四章分别为“声闻行果”、“菩萨行果”。法师在“行”与“果”的编写上,先写人天乘,因为人天乘是一切因果的根本。依着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由此向上增进,再写声闻乘,最后写菩萨乘,这就突出了人间佛教。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意义。在无边佛法中,人间佛教是最根本和最精要的。 -
因明大疏蠡测
因明是古印度的逻辑学说,“因”是指推理的根据、理同,“明”是知识、智慧,所以因明是通过宗、因、喻等所组成的论式,进行推理、证明的学问。从思想上说,因明包括逻辑学和认识论。 本书成稿,倏经数载。虽尝油印分赠,就正时贤,未敢率尔问世,见知大方。丹阳束士方先生、吴兴沈兼士先生谋刊图籍,嘉惠士林。有裨学术,无多读者,书贾不乐印行,为其入选准绳。不弃葑菲,采及此作。兹土因明,绝响已久,义理严密,求索匪易。读者不众,诚符选则。学本疏浅,识又固陋,僭谈妙义,定多谬见。裨益学术,相去犹远。二君美意,不敢过拂。藏拙无以匡廖,不如广乞教益。踌躇至再,卒以充数。所望法代明达,不吝剀切指正,藉得进裨学术,稍偿二君初愿,不独作者之幸,抑亦因明之福。印稿校阅,承吴兴沈衡书先生代任其劳,辛勤备至。本书之得行世,胥出三君之赐。爰纪始末,以志谢悃。 -
中国东南佛教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和论说中国佛教在东南地区传播、发展及其演变历史的专题著作。全书以“东吴之国与佛教初播”、“东晋—佛教在中国立足的关键时期”等18个专题,系统而又完整地论说了自三国至明清时期,佛教在东南地区初播、立足、兴起、演变的史迹;揭示了东南民俗、魏晋玄学等对于佛教在这一地区兴盛的关系,以及东南佛教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这一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