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是《季羡林谈人生》之后有一结集,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套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怎样读书的?又是怎样治学的?他的读书和治学经验是什么?他眼中学术界前辈们的治学经验是什么?本书汇集了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读书、治学和他介绍学术界前辈治学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学生和学者,都会有所启迪。 -
我一生中的书
有些作家总是试图把那些对他们的思想形成产生过影响的文学作品隐藏起来,秘而不宣,而亨利·米勒并不这样。在这部风格独特的著作中,他以彻底的坦白和自我剖析精神,将他在性格形成时期的阅读经历娓娓道来。形形色色的图书造就了米勒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他而言,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充满新奇的发现之旅,他将在此历程中感受到的心灵深处的震撼和欣喜忠实地记录在本书中,与读者分享。 米勒钟爱的作家中,有些是公认的文豪巨匠,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惠特曼、詹姆斯·乔伊斯、托马斯·曼,以及中国的老子,也不乏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作者一一走近他们,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新颖的视角解析他们的作品,只言片语之间充满睿智与灼见。 更重要的是,亨利·米勒将阅读与自身的成长和创作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他的目光,读者看到的不只是文学进化史的冰山一角,同时也在不自觉中,步入了作者充满激情而又隐晦敏感的内心世界。 -
《读书》十年(二)
作者曾于1986年12月15日至1996年4月15日任《读书》编辑部编辑,当时的《读书》杂志正处于黄金时期,堪称中国思想学术界动态的晴雨表,一度为国内读书界瞩目的中心。书稿以《读书》编辑部的日常事务、编著往来为中心,从作者个人的角度,记录了当时与《读书》发生往来的知识界 的种种情况。书稿以编辑部日常活动、编著往来等为主要内容,但并非简单的工作日志,而是保存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既有叙事,亦有议论和感想。对于一些过世的老学者,本书的一些相关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则具有言行录的性质,吉光片羽,弥足珍贵。书中另收入人物照片、往来书札等插图近五十幅。已出版《〈读书〉十年》的第一本,本书1991年—1993年是第二本,第三本(1994年—1996年)将陆续出版。 -
相遇了几分钟
“在散文上,我是后退的,我是要回到最基本的说话。”语出作者于坚。本书收录了于坚的五十多篇散文,包括:《游泳池记》、《看画记》、《火炉上的湖泊》、《似是而非的镜子》、《少年中国》等优秀作品。 这是一部关于日常生活、身体旅行和心灵游历的文字,同时富含哲理。 -
史学与红学
全书收录了《李宗仁回忆录》的成书过程,《文学与口述历史》的文章和《小说和历史》的讲稿,16万字的《战争与爱情》的序言,《红楼梦》的避讳问题,还有论读《资治通鉴》,论《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桃园县的“下中农”的生活,等等,都是极可一读的文章。唐德刚文笔好,极枯燥的题目也写得十分动人,容易阅读,这种优点是难得的。而每篇每个问题都是为人所关心的,足以为读者解感,这又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
智高无上
本书用幽默诙谐的文字、清新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知识的本质。雅各布写 的这本《智高无上》将《大英百科全书》的内容“精炼”出来,使得这本《智高无上》 比大英百科要短,而且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他把那种枯燥艰涩的学术巨著转化成了妙 趣横生的文学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