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经注疏(21册)
全面吸收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和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的校勘成果。对阮元《校勘记》中已有明确是非判断者,据之对底本正文进行改正对其无明确是非判断者,出校记两存。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系专门针对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而作的一种补充和再校勘。对孙著中有明确是非判断者,据之对底本正文进行改正,或对阮校进行纠谬;对其无明确是非判断者,出校记两存。在尽量保存底本原貌的基础上,择善而成,并力求全面反映各种版本的差异。对底本与各校本有歧异,但文意两通的,只出校记说明;对于因文字出入而可能导致所证事实完全不相符合或性质形成较大差异的,原则上略作考证以决定取舍。另外,还择要吸收了古今学术界有关十三经及其注疏的校勘、辩证、考异、正误等方面的成果,并摘要以按语的形式录入页下。 十三经的经文有过多种整理本,但其注疏却从未进行过系统、全面的整理,本次整理旨在填补学术界这一空白。 -
孝经译注
《孝经译注》:《孝经》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它全文不过一千九百余字,但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却是巨大的,是古代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集中体现。 -
十三經註疏
共八册,影嘉庆江西府学刻本,字比中华书局影世界书局缩印本大 -
孝经译注
《孝经译注》的注释主要依据唐玄宗"御注"及刑昺"正义",兼挼"孔安国傅"、"郑玄注"及历代注经家的意见,择善而从,尽可能简明扼要,必要的问题也有些简略的考证,重要的不同意见也加以微引,以便读者参考。总的原则是,让读者了解古人是怎样理解《孝经》的,而不是自已标新立异,另搞 一套。在我国历史上,《孝经》长期是儿童发蒙义字的课本,是流传最癀、影响最大的古籍之一,早在东汉黄巾作乱时,朝中便有人建议在黄河边诵读《孝经》来悟退乱军。《孝经译注》的目的是,帮助一般读者读懂《孝经》,给那些希望作进一步研究的人提供一些线索,为那些从事伦理学问题探讨的工作提供一份可以参考的资料。 关于《孝经》的作者、成书、今古文之争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思想内容之评价等问题,请参看《孝经译注》《孝经是怎样的一《孝经译注》》。 《孝经》本文,今文与古文在章节、文字上有若干歧异。《孝经译注》《考经》正文采用《正文采用《十三经注疏》今文十八章本,而在注释中说明古文本的章节分合与文字不同的情况,并注明歧义。 -
十三经注疏 附校勘记 上下册 (精)
《十三经注疏(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是对十三经的校勘,十三经言简意赅,历代经学家对它作出不少有价值的注疏,注疏和经文受到同等重视,不可偏废。因此,清代集中优秀人才,历时多年,完成一部《十三经注疏(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这部名著二百多年盛行不衰。凡研读经学者,不经历《十三经注疏(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难窥门径。 《十三经注疏(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问世,迄今又过了二百年,这二百年间,经学研究不断有新进展,有文字训诂的,有义理阐发的,也有考古发现的新资料。到我们这一代学者,视野拓宽了,有了新的思想方法和科学方法,我们有条件在充分利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这个整理本的问世,无疑将为我国经学研究作出新的贡献。这个整理本《十三经注疏(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将代替清人编纂的旧本,再流行它一二百年应当不成问题。 -
尚书译注
《尚书》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汇编,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先秦文献资料。它内容博大精深,文字却佶屈聱牙。鉴于此,本书对之进行注释、今释。本书博采众长,注释时有新意,译文也通顺畅达,是帮助读者读通和理解《尚书》的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