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8年的夏日
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保罗·戈德曼,受报社指派,在这一年来到了中国,专程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司法等进行考察。他从香港登陆,经广州、上海深入中国腹地汉口、武昌、胶州、天津、北京,采访了李鸿章、荣禄、陈季同、广东总督秘书兼厘金局局长、上海道台等晚清人物。作为外国人探访中国的历史记录,该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读者可以通过富有现场感的“他者”视角,感受晚清帝国在艰难危局中转型的重要历史细节,进而看到清末中国社会的鲜活风貌。
这既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文学书,有清晰的社会风貌,也有鲜活的历史场景。通过外国记者的眼睛,普通读者可以看到1898年的风情与故事,专业读者则可以验证某些史料和细节的真实。
——著名作家 唐浩明
一个德国记者对清末官场和社会的观察,总不免带有一些西方人的偏见,但换个角度看,他的观察和分析也多有独到之处,常常是中国人自己容易忽略和熟视无睹的地方。应该承认,保罗·戈德曼的游历和采访,展示了国人未曾想到的1898年前后中国社会的一些原始样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忠文
19世纪末德国《法兰克福时报》记者的中国之行,记录了晚清通商口岸城市社会风貌的方方面面,也给今人留下了李鸿章、张之洞、荣禄、谭钟麟、蔡钧、王存善等人物的时代剪影,为我们了解“近代中国”打开一双“异域之眼”。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戴海斌
-
清帝国之乱
近代来华西人文献是了解、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资料。美国近代传教士、“中国通”明恩溥所写的这部《清帝国之乱》即是一例。
本书完成于1901年,记录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朝野上下一系列重大事件。明恩溥曾深入山东地区传教长达二十余年,在1900年北京外国公使馆区被围攻期间亲身参与了防卫活动,这些经历使本书具有独特的价值。作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明恩溥披露了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发展和北京公使馆区被围攻的大量细节,其中诸多历史细节令人唏嘘喟叹。作为眼光独到的观察者,明恩溥分析了义和团运动和中西冲突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根源,揭露了清政府的反复无常和侵华军队的丑恶罪行,并从自己的视角展望了中国的未来。
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以及清末民初西方人士对中国的看法。
-
筑业中国
【编辑推荐】
☆ 第一个在近代复兴中国古典建筑的建筑师是美国人,他也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老板、朋友与合作者,而他的生涯长期隐没在历史之中,无人深挖,他探索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
☆详细记述茂飞建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金陵女大、湘雅医学院……并出任国民政府首都计划(南京)顾问的具体过程,客观评价茂飞的建筑遗产和影响力,填补历史空白。
☆是建筑史,也是近代史:从建筑项目切入,详细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中,教会、买办、美国外交官、国民政府、民族主义……几股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一个特别复杂的近代中国跃然纸上。揭示建筑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之间盘根错节的相互关系。
☆通过建筑,理解权力、文化、身份、形式、空间;理解近代中国;理解全球化。
从清华园里的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到燕园的博雅塔和贝公楼,到南京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和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到上海的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大来大厦和圣玛利亚女校(张爱玲母校),到长沙的湘雅医院及医学院早期建筑,到福州的福州协和大学;从设计中山陵的吕彦直,到中国建筑师学会首任会长庄俊,从“大上海计划”主持人董大酉,到设计美琪大戏院的范文照;从清华周诒春校长、复旦公学李登辉校长、燕京大学司徒雷登校长,到孙科、孔祥熙、王正廷、宋子文和蒋介石,亨利·K. 茂飞不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师,却是与中国渊源最深的一位。
茂飞在中国的二十年间,设计的建筑遍及大江南北,尤其以校园建筑和规划最为著名。他参与制定的建设南京的《首都计划》受阻于战火,他成立的公司早已关门歇业,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已经几经沧桑。但是在五四运动开启的“中国文艺复兴”潮流中,这位外国建筑师提倡的“中国建筑的适应性”和“中国建筑的复兴”,无论在理论思辨还是在建筑实践中,都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因为这不仅仅是建筑,而且是整个中国文化都要面对并且给出答案的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中国为中心,重点介绍了亨利·茂飞的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位鲜为人知的美国建筑师最初于1914年来到中国为雅礼协会设计校园,但后来他发现自己被持续二十年的专业和文化挑战所吸引:如何保护中国丰富的建筑传统,同时使用最新的西方技术设计新建筑。茂飞的建筑是一种妥协——他曾称之为“旧瓶装新酒”——本书从这些“瓶子”的视角出发,理解茂飞为自己在中国的建筑找到一个中间地带的追求,同时也审视了一个未来难以预料的动荡社会。茂飞建筑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美学或技术,它们无意中成为一种政治象征,因为中国的统治者,如蒋介石和孙科,都要求他提供城市规划建议,以满足他们对城市改造的期望。
针对20世纪非西方背景下执业的西方建筑师的严肃研究很少,少数出版的相关著作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或荷兰的殖民地建筑上。因此,该书对美国和中国的建筑史领域都有重大贡献。
-
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
缓解病痛、戒断烟瘾、感化罪犯、特务侦查……百年前,催眠术曾席卷中国上下,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疗、科技、实业、教育、政治等各领域,不仅是供人娱乐的奇观,还被赋予更多时代任务。
在这个世纪转换的动荡年代,西方催眠术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并在各个阶层传播开来,师生、警察、军人、商人、职员、心理专家等各色人物积极实践,主动参与催眠知识的建构,学院与民间的声音相互竞逐,呈现对“科学”的多元解释,也形塑了当时的科学文化氛围。作者指出,时人对催眠术的理解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为之后华人社会的心理学、精神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历史、语言、制度和知识的准备;同时,在晚清救亡图存的背景下,国人通过催眠术形塑自我,想象符合时代所需的理想新人。
编辑推荐:
★清末民初席卷全国的催眠术实验,究竟是蛊惑人心的“异端邪说”,还是来自西洋的“精神科学”?
★展现一代人对精神世界与科学新知的另类探索。启蒙理性之外,国人也通过“无意识”的心理体验来形塑现代自我。
★打破精英与大众的边界,改变传统科学史的精英视角,“普通人”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接受者,也是参与者与塑造者。
★打破科学与玄学的边界,揭示“科学”概念变动不居的意涵及其在不同层面的流通途径。
评论推荐:
本书让我们看到在五四的“觉醒”话语之外,“无意识”的心理体验同样开启人们对自我和身体的全新理解,提供了现代性的另一个维度。
——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 李欧梵
这本书从一个全球史的观点考察催眠术由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的知识流动,以及催眠术在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将近代中国催眠术放在中西、古今交织的历史脉络之中来观察其多元之意涵……邦彦展示了与主旋律并存的多彩缤纷的催眠世界。我认为这一本书揭露了一部分催眠术的面纱,又引导我们再进一步思索沉吟,去探讨更为广阔而未知的世界。我相信许多读者会和我一样在捧读之下立刻觉得爱不释手。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黄克武
该书向我们展示了科学与玄学并不见得是截然对立的两极,大众科学也不只是科学的普及和通俗化那么简单,还意味着大众也是科学的参与者、实践者以及科学的社会文化属性的赋予者。不仅如此,该书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学史叙事中罕见的“普通人”,及在近代中国语境中“大众”和“科学”概念的变动不居和独特意味。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余新忠
-
劫后“天堂”
茶馆、菜馆、烟馆、旅馆,为何会在沦陷后的苏州愈加兴盛?这些繁荣表象的背后隐藏了什么?
沦陷区的百姓又是如何度过那动荡的八年?对伪政权统治沦陷区又该如何进行评价?
本书对焦沦陷区城市中的普罗大众,揭示战争阴霾与畸形繁荣交织下的城市生活真相。
【图书简介】
俗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这个过去被视为人间最富庶的天堂,在中国对日抗战期间遭受摧残,已不再是过去的景象。这动荡的八年,身处沦陷区的苏州百姓是如何度过的?
本书透过苏州的茶馆、菜馆、旅馆与烟馆等四种休闲行业的研究,呈现抗战时期苏州“畸形繁荣”的城市生活,扭转了过往对沦陷区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工商与金融萎缩等的既定印象。同时从大时代的城市看人民的日常生活,亦从畸形的繁荣见民众的消费习惯与集体心态。此外,作者通过对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试图扩大抗战史的研究视野,从普通市民大众及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生命体验的角度,揭示不同面向的抗战历史。
【本书看点】
1.城市史、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的新近力作,少有的沦陷区城市生活史,为观察20世纪中国的沦陷区城市特征提供了一扇窗户。
台湾著名明清史专家巫仁恕先生聚焦身处沦陷区百姓动荡的八年生活,通过对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试图扩大抗战史的研究视野,从普通市民大众及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生命体验的角度,揭示不同面向的抗战历史。
2.以小见大,视角独特,从公共生活的常变兴衰,再现长期为人忽略的沦陷区百姓生存面貌。
从社会文化史以及市民大众的角度出发,透视茶馆、酒菜馆、旅馆及烟馆这些具体而微的物质空间,揭露沦陷区城市“畸形繁荣”的风貌,挑战长期以来读者对沦陷区城市的既定认识。
3.史料丰富扎实,视野广阔。
作者以大量的档案公文、新闻报道、地方文献、口述史料为基础,综合当地知识分子的私人日记,细节丰富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4.一部眼光向下的民众生活史,让我们看到抗战时期苏州城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一个全球性现象:每一个与国际金融与商品市场相联系的经济体都受到了冲击。本书不仅意在表明中国无法逃避资金流动和贸易急剧下降的后果,而且还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中国历史的新视角。大萧条是现代中国的分水岭。在以金本位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中国是唯一使用银本位的国家。国际银价的波动侵蚀了中国的货币体系,并破坏着中国的经济稳定。为了应对严重的通货紧缩,国家对市场从自由放任转向调控干预。用不同的外汇标准构建新的货币体系,要求审慎的政府管理;最终经济复苏与币制改革的进程导致了整个中国经济政治化。通过对大萧条冲击与其后经济复苏过程的分析,本书考察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关联下国家—市场关系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