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华录 东华续录
《东华录》和《东华录续编》为王先谦所撰编年体清代史料长编。起自努尔哈赤,讫至同治朝,合称《十一朝东华录》,凡六百二十四卷。《东华录》及《续编》的编纂基本上是依据清国史馆原始材料,文献研究价值较高,与《清实录》相比,其原始资料保留的较多,可与《清实录》互为补充。后朱寿朋仿其体例,辑成《光绪朝东华续录》二百二十卷,较系统反映了光绪朝的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大事。王氏、朱氏《东华录》、《东华续录》保留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对清史研究助益良多。兹将二书影印出版,以资参考。 第一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天命一至康熙十九) 第二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康熙二十至康熙一百十) 第三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雍正一至乾隆七) 第四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乾隆八至乾隆四十九) 第五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乾隆五十至乾隆一百三) 第六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乾隆一百四至嘉庆二十四) 第七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嘉庆二十五至道光六十) 第八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咸丰一至咸丰三十二) 第九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咸丰三十三至咸丰七十) 第十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咸丰七十一至咸丰一百) 第十一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同治一至同治二十) 第十二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同治二十一至同治四十三) 第十三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同治四十四至同治七十一) 第十四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同治七十二至同治一百) 第十五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光绪一至光绪七十) 第十六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光绪七十一至光绪一百四十) 第十七册 东华录一百九十四卷东华续录二百三十卷(光绪一百四十一至光绪二百二十) -
尚书孔传参正(上下册)
王先谦的《尚书孔传参正》是清代《尚书》研究的集成之作,中华书局“十三经清人注疏”出版规划之一种。伪孔经传既经阎若璩等辨定,于是学者极意阐明汉传今古文《尚书》,并进而别白伏生今文以及马郑古文《尚书》之学。先谦此书取参正孔传《尚书》之意,于古文伪经二十五篇多录前人考证以见其伪;于汉传二十九篇《尚书》,自《史》《汉》《白虎通》《论衡》以下诸书,迄于熹平石经等,凡可以发挥西汉伏生、欧阳、张生三家之学者,大致采辑完备;并兼及马郑传注,旁征诸家义训,且又多所按断,全面考证、阐发了《尚书》两汉今、古文及孔传本的文本及其说解、虞夏以至东周史地等多方面的问题。 -
後漢書集解(全二冊)
后汉书集解(全二册),ISBN:9787101008647,作者:(清)王先谦 -
汉书补注(全十二册)
在中国史学史上,《汉书》是与《史记》地位并隆的史学名著,历来研习注释者代不乏 人,最负盛名者,前有唐颜师古,荟萃先代23家注疏,参以己意;近有清王先谦,征引注解百余家,亦加精辨。王氏之集注多吸收清代如王念孙父子等训诂大家之精良成果,不但能发前人所未发,亦能纠正颜氏之失,诚为研读《汉书》者之首选。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汉书》标点本,用《汉书补注》本作为底本,惟限于当时历史条件,仅收入颜师古注而未收王先谦补注。今则汇集专家,以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氏虚受堂刻本为底本,吸纳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百衲本、中华书局标点本以来的研究成果,将《汉书补注》全本予以整理标点出版,以惠学者。 -
合校水经注
《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撰著的一部具有广泛史料价值的历史地理典籍。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舛讹之处和经注混淆的问题,自明末朱谋 起,开始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水经注》。清代随着考据学的兴盛,有更多的学者研究校勘此书,其中尤以全祖望、赵一清、戴震的成就最为卓著。为便利学者使用,清末王先谦以戴震校定的殿本为底本,附注朱赵两家的校本异文,另外还吸收了孙星衍、董祐诚、卢文 、丁履恒、谢钟英等的校勘成果,编成《合校水经注》一书。王书包含了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以前的几种最重要的校本,繁简得当,是最便于读者使用的读本,故刊行以来风行学界。为满足学界需要,我们以光绪十八年思贤讲舍刻本为底本影印《合校水经注》一书,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