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窗的位子, 光線剛好。
李瑾倫
李瑾倫總是在找東西。出門前,找車鑰匙;想煮頓午餐給先生送午飯,卻找不到炒菜鏟。
她最經典的事蹟是:在冰箱裡面發現一把指甲剪。這類的故事太精采了,她的朋友說,「瑾倫,你可以做一本圖畫書就叫《找東西》。」
這本新書,《靠窗的位子,光線剛好》正是一本她出了一趟遠門去找東西的書。
結婚不到一年,李瑾倫從暖洋洋的南台灣飛到灰冷冷的倫敦,尋覓她說不清楚的創作夢。
她跌跌撞撞(這是一段老房子的靈異遭遇),她哭哭啼啼(寫作課英國老師的不友善)。像在眼前般清晰的是,搭胖胖雙層紅巴士,噹噹拉了兩下鈴,車掌氣急敗壞跑來:「噹一聲是下車,噹兩聲是緊急停車,你知不知道?」
坐在靠窗的位子前,李瑾倫畫了又畫。終於,畫出了畢業展創作:小女孩與蝴蝶的故事。寂寞的小女孩捕了一隻又一隻蝴蝶,最初故事裡蝴蝶全死了。到最後,畫家讓蝴蝶全活了,飛上天,很自由。
先生從高雄家裡寫信問她:「你找到你要的東西了嗎?」
李瑾倫原本以為,這一段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找東西的經歷已經過去了,卻不時有聲音幅出來對她說:「只有創作,才能讓光陰在作品中永不逝去。」
她決定寫出來,做成一本書。這一場出門學習的經歷,是一趟捕蝶人變身成蝴蝶的發現之旅。而這本書,是她寫給時間的一封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