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印刷史新论
研究印刷史,以前基本是史料学范畴,注重文献记载研究,对涉及诸多概念,多不深究语义,也少辨析清理。艾俊川开出版史研究新风,关注书籍实物,从技术角度切入,注重对印刷过程中物质载体的研究。本稿汇集了作者关于出版印刷研究的30篇论文。本稿虽是论文集,但以活字和印刷为主线,肌理分明地勾勒出了泥活字、铜活字、锡活字及铅印、石印等的应用及其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从印刷术起源研究到近现代,基本贯通了中国印刷史。
本稿对出版印刷史研究的贡献有二:一是清理了概念,对一些重要问题和印刷品重新认识;二是创新了方法,找到通过书本实物还原印刷技术的各种标志性特征。
-
通鉴版本谈
这是一部有关《资治通鉴》版本知识的简明读本。全书以清嘉庆胡克家仿刻的胡注《通鉴》入手,细致探讨了胡三省《通鉴注》出版以来有关《资治通鉴》的版本源流问题。全书最大的贡献在于,作者充分利用自己的版本学知识和历史学方法,将胡注《通鉴》撰述及出版的相关历史背景与中国古代图书的版本学基本问题,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让广大读者在了解《通鉴》版本的基础上,对其史料价值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这是本书在版本学、历史文献学方面的重要贡献。
-
明清稿抄校本鉴定
本书对明清时期的稿本、抄本、批校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围绕版本鉴定之学,试图在认识稿抄校本的面貌、价值与如何鉴定方面,提出一得之见。由于本书作者陈先行先生长期从事图书馆古籍版本的鉴定工作,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故与有些版本学著作相比,本书的特点在于,无论讲述揭示稿抄校本的名目、价值抑或鉴定,都有实例予以说明,这些实例又大都为作者经眼的版本,较为可靠。本书还收录了大量明清著名版本收藏校勘家的手迹、印鉴,以彩色印刷原大的方式,力图保真、生动的展现出物件原貌,使读者在了解抄校本知识的同时,又可将此书作为标准实用的工具,对收藏、整理、研究古籍版本者颇具参考价值。 -
清代版本图录
-
古籍版本學概論
《古籍版本学概论》主要内容:潘景郑先生说:“其书区分五章,始之以版本认识,藉资开章明义之助;次之以雕版历史,具述自宋迄清传刻渊源,辨析公私流别,嘹若指掌,兼及抄校稿本,明其支流;次之以鉴定,别其真赝,昭人明眼;终之以考订,比勘是正,涉及治学之心法。” 周子美先生说:“此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介绍:第一,不仅从理论上阐明了版本研究应包括版本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观点,而且在‘版本的考订’一章里具体论述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此书对抄、校、稿本有系统评述,多探本溯源之论;第三,叙述版本源流抓住典型,删一几削繁,突出各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第四,引用材料比较丰富,学术观点比较新颖;第五,全书结构新颖,自成体系,融知识性与学术性于一体,很适合于教学使用。” -
古籍印本鉴定概说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专门介绍古籍印本鉴定的普及性入门读物。与以往已出版的同类著作相比,它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所有篇章均由对有关专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分工撰稿。这些专家来自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复旦大学等权威机构,其中既有国际知名的古籍版本鉴定专家,也不乏长期从事古籍版本学教学与研究的教授、研究员和博士。从专业上保证了本书的质量和权威性。 第二,全书各篇,比以往同类著作更全面地包容了古籍版本的各种基础知识和鉴定技能。如有关汉文佛经和域外汉籍的版本鉴定,是其他书中很少谈及或语焉不详的;而清刻本、书版的断修补拼等,则尚未见他书中有如本书谈得这样深入具体。 第三,书中各篇注重深入浅出,极便初学。全书强调实用方法的传授,为此还配有大量直接拍自原书的彩色书影,这些书影与文章完全契合,图文对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提高鉴别古书的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