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兰西的陷落
【编辑推荐】
★沃尔夫森历史奖得奖作品;
★法国史权威朱利安·杰克逊代表作;
★军备、军力、统帅、战略,多角度解读德法军事力量;
★深度剖析法国战前社会、政治、经济,揭示法国战败深层次原因;
★大量军事动线图、军力对比图表,细致再现战争实况;
★全景式展现战争混乱而复杂的真实图景。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1940年法国沦陷的全过程。这是一场著名的失败,短短六周时间,一个拥有强大陆军的国家便沦为纳粹的附庸。这次战败深刻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格局,使法国至今仍然笼罩在耻辱的阴影之中。作者从军事、政治、经济乃至法国社会状况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这次溃败的根本原因,展现了身处战争中的法国社会全景,并真实地告诉人们,军事史上那些流畅而简单的叙述与混乱而复杂的战争现实是多么不同。
本书获得2004年沃尔夫森历史奖。
【媒体推荐】
出色的研究,展现了1940年德国迅速击败法国的过程,及其在当时和现在的广泛影响……将会成为二战历史学家讨论的焦点,并引起军事史爱好者的极大兴趣。
——《柯克斯书评》
法国在1940年5月令人震惊的失败是西方民主史上的重大灾难之一……杰克逊评估了这场灾难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以及外交、情报和军事背景……这是一部令人钦佩的复杂的事件分析史。
——《大西洋月刊》
杰克逊的书以扣人心弦的细节讲述了关键的几个星期里有关法国的军事、社会和政治故事,这些故事对此后几十年的欧洲地缘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本观点犀利的著作也为旧时代日渐衰落的文化谱写了挽歌。
——英国《金融时报》
才华横溢、具有权威性的书,对20世纪最让人费解的事件之一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理查德·埃文斯
一部精美、有力、可读性很强的书。杰克逊给讨论带来了新鲜感和尖锐感,读者将被直接吸引到行动和氛围中。
——罗伯特·吉尔德
-
德累斯顿
◎ 编辑推荐
★冯内古特《五号屠场》原型,丘吉尔缄口不提的敏感事件,广受争议的盟军轰炸行动
战争结束在即,德累斯顿是合理的军事目标吗?如果说摧毁德累斯顿是犯罪,那么谁才是真正的罪犯?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一部独一无二的城市史,讲述艺术之城的前世今生
从典雅、文明的往日辉煌,到残酷、狂热的纳粹时期,到毁灭与重建的极端年代,一直到今天的和解与复兴。
★从空中到地下,从前线到后方,多视角叙事,完整还原灾难始末
“从计划到执行,这个故事由关键参与者以及地面上遭受攻击本身及其后果的受难者讲述。”——罗伯特·福克斯
◎ 内容简介
“一场大火从德国喷出,绕世界一圈,然后又回到了德国。”
1945年2月,末日从天而降,上千架轰炸机飞过,德累斯顿在一夜之间沦为废墟,“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欧洲文明的中心,被炸出了20世纪。
在二战接近尾声之际,针对德国城市和平民的无差别轰炸对战争进程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惨痛的伤亡以及巨大的破坏引起了舆论的激烈反应。纳粹当局将盟军的攻击称作“恐怖轰炸”,英美媒体亦为德累斯顿这块瑰宝的毁灭而震惊,就连丘吉尔也对空袭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究竟谁该为德累斯顿的毁灭负责?这一问题的讨论经久不衰,热烈程度甚或高于人们对广岛核爆的关注。冷战时期,德累斯顿的废墟在“铁幕”之下成了英美帝国主义恐怖暴行的物证,也刺激着大西洋两岸的反战运动。到今天,德国右翼组织仍然试图利用这一事件,以期将德国人塑造成战争罪行的受害者。
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轰炸发生的那一夜——在德累斯顿,千百个声音正等待着世界的倾听,是时候看看那场骇人听闻的毁灭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 媒体评论
正直的愠怒驱动着这一扣人心弦的研究。
——马克斯·黑斯廷斯(《日本帝国衰亡》作者)
令人不安又无法抗拒。辛克莱·麦凯赋予了这个黑暗的主题以生命。
——基思·罗威(《野蛮大陆》作者)
清晰而公正地描述了空战历史中最臭名昭著、最具破坏性的空袭。从计划到执行,这个故事由关键参与者以及地面上遭受攻击本身及其后果的受难者讲述。
——罗伯特·福克斯(《我们见证过》作者)
这场火风暴及其后果为这座城市的六年战争划下了创伤性的结局,它铭刻在人们的公共记忆中,在易北河畔被火烧黑的石头上依然清晰可见。
——《金融时报》
麦凯的丰富叙事和描述天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那个可怕夜晚的考究而坚定的记录。对现代历史上最具道德争议的军事行动之一,这本书是极为可读和精心制作的补遗。
——《华尔街日报》
麦凯避免直接的说教,他更关注德累斯顿人年复一年的纪念仪式以及这段历史在集体记忆中的地位。最重要的是,他为这座城市在现代的复活感到欢欣。
——《经济学人》
引人入胜、研究充分、写作有力、结构得当。献给所有对军事历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感兴趣的人。
——《图书馆杂志》(星级评论)
麦凯的广泛研究和生动书写捕捉了轰炸的恐怖和悲剧。读者不会轻易忘记这段关于毁灭的叙述。
——《出版人周刊》
-
柏林2:烟之城
“美漫界的奥斯卡”艾斯纳奖2009年度获奖作品
和缓、生动堪比纪实文学的唯美图像小说
战争硝烟尚未散尽的柏林
由迷惘的白昼和放纵的黑夜交织而成
冷静的黑白线条勾勒混沌的城市肖像
静谧的构图书写令人窒息的时代之殇
◎ 编辑推荐
★ “贾森·卢茨迷人三部曲”系列作品二度获得 艾斯纳奖
继第一部“石之城”于2001~2002年间相继荣获伊格纳茨奖、哈维奖及艾斯纳奖重要奖项后,“烟之城”在2009年成为了该系列第二本艾斯纳奖获奖作品。贾森·卢茨绝妙的叙事技巧和绘画风格不断得到漫画界权威赛事的首肯,可谓早已在这一领域站稳了脚步,成为无可置疑的漫画大师。
★ 兼顾细腻的文学性和悠扬的镜头感,用图像勾勒魏玛共和国末期的混沌时期众生相
前来德国淘金却总梦到巨蛇缠身的美国乐队成员基德,在“五一节”失去母亲并决心向别人复仇的女孩西尔维娅,因观念不同而渐行渐远的库尔特与玛尔特,被别人形容为长了“角”的拾荒犹太人帕维尔……每个角色都是当下生活的主角,也是他人生命的过客,同一页面下可能会有多个角色出现,他们相遇、错过,又相互影响。留白、场景转换、笔触变化,贾森·卢茨试图将图像小说这一绝妙的演绎媒介中的所有技巧运用在他的这部作品里,每个分镜都具备各自的使命,将混沌时代下相互交织的冷暖人情娓娓道来。
★ 第一册延续下来的悲伤,新加入的角色一同见证那个不知去向,却又不得不前行的彼时柏林
白日里不时爆发民众冲突的街巷,夜幕降临后变成了只属于迷幻夜生活的隐秘角落。贾森·卢茨巧妙利用角色间身份和立场的不同,将近乎扭曲的社会对立面毫无保留地呈现了出来:愤怒与狂喜,贫穷与奢靡,明明是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却对彼此的存在浑然不知。夜晚的柏林将现实淹没在狂欢中,而还在白日里挣扎求生的民众,则被错误的未来、崩溃的市场和即将到来的革命所淹没。
★ 简练的黑白线稿,蒙太奇式分镜处理
作者采用传统、简练的黑白漫画处理手法,将对色彩的遐想空间留给读者。伴随故事发展而产生的分镜处理和情节转换,让整本书的阅读节奏时而短促有力,时而宛转悠扬。
◎ 内容简介
1929年“五一血案”发生后,玛尔特·穆勒陪同库尔特·泽韦林对事件幸存者进行了逐一采访,一向不太关心世界局势的穆勒,通过与惨案亲历者的接触,才深感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四分五裂的政治局势并没有因为她的不自知而消失,五光十色的生活是自己的,同一时期下的另一些人则活在暗无天日的地狱里……那时的柏林人,似乎都想在迷雾中为眼下的生活和未来的自己寻找些答案。他们来到街巷找寻着同类,生活从此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个拥挤且混沌的城市肖像。
◎ 媒体推荐
书中交错复杂的故事是对动荡时代中人文因素的一次交代与探讨。卢茨先生笔下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黑白画面,反而加剧了故事中暴力事件对读者的感官冲击。
——《华尔街日报》
一个越往后越精彩的复杂故事。可以将这本图像小说看作一部外国电影——节奏和缓,却生动、唯美。
——《华盛顿邮报》
◎ 获奖记录
★ 2009年艾斯纳奖“杰出已发表图像小说集”
★ 2009年艾斯纳奖“杰出漫画家”
-
安妮日记全集
安妮·弗兰克基金会唯一官方授权简体中文译本
唯一由《安妮日记》源语种荷兰语直译版本
作者安妮·弗兰克入选《时代》杂志“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
改编动画电影《安妮在哪儿》(Where Is Anne Frank)入选2021年戛纳电影 节官方评选
…… …… …… …… ……
《安妮日记》是二战期间,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19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十六岁的少女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凋于纳粹集中营。安妮把日记本作为假想的收件人,以写信的方式倾诉心声。
日记中记录了她在成长过程中与母亲 发生冲突的困惑、对战争的看法、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见解、对爱情的憧憬和对人性的探索等。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夙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除日记外,本书还收录了更多罕见的故事、信件、图片资料。
-
漫长的战败
当战争成为记忆以后,记忆也成为了战争——
将目光投向被刻意遮掩的过去,审视日本的历史问题与战争责任,
探索重塑战争记忆的过程中,国家、媒体和个人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直面当代日本人的困境、社会的断裂,以及形塑战后社会的战败阴影。
◎ 内容简介
1945年8月15日正午,昭和天皇向日本全国广播了《终战诏书》,同意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七十余年后,战败文化成了日本集体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然而,对于谁该为战争负责和谁有罪,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分裂,裂缝之下的是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为什么要打一场打不赢的战争?为什么要为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杀戮和牺牲?
在本书中,桥本明子探究了三种互相抵触的战争记忆:“受害者”“施害者”和“英雄记忆”。这种分歧形塑了战后一代人对历史和自身的理解,并影响至今。桥本明子借助民族志、访谈和影像分析,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再现了日本战败创伤记忆的建构过程:政府、传媒、国家在其中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个体沉默、后代沉默、媒体沉默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因由?民族主义、和平主义、和解主义,哪条才是面对这段黑暗历史的正确通路?不论个人还是国家,唯有诚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汲取其中的历史经验,才能超越分歧与创伤,免于重蹈覆辙。
◎ 作品看点
★ 深刻理解战后日本历史问题的关键所在,了解日本政府如何搪塞战争责任,普通民众如何回避战争责任。
战争结束后,面对难以弥合的文化创伤,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战争记忆,分别视日本为这场战争的牺牲者、受害者和施害者,据此延伸出三种处理历史问题的方式: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与和解主义。厘清战争记忆的来龙去脉,深究其社会和政治根源,方能理解战后日本为何在三个选项中游移不定,始终未能正视其战争责任和历史问题。
★ 纪念活动、影视作品、报刊漫画,谁在形塑日本的战争历史?
作者以一手资料探查日本战争历史的形塑过程:力图重建国家尊严的官方纪念活动和政治表演;采用纪录片、读者来信、社论等形式,重启战争责任核查,以期日本能承担战争责任的报刊媒体;强调个人和家族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以受害者身份呼吁和平主义的动画电影……战争记忆不是铁板一块,是国家、个体、媒体等在历史话语权微妙博弈的结果。
★ 当基础教育服务于政治诉求,教科书何以成为战争记忆的新战场?
作者深入分析了5家出版社的15本历史和公民学高中教材,探索主流日本教材以何种立场和视角解读战争历史:是有意识选择的侵略之战?还是因政治经济压力、不得已为之的必要之战?用词和叙事框架的不同选择,暗含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
★ 著名学者沙青青导读,孙歌、小熊英二、伊恩·布鲁玛诚挚推荐。
◎ 名人推荐
如果你想知道日本人对战争历史的看法,这是本必读之作。日本的战争记忆并非只有一种:讲述英雄的“美丽之国”的记忆,讲述被害者的“悲剧之国”的记忆,讲述加害者的“可憎之国”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读者能在本书中发现历史认识问题的必要史实和理论。此外,也能学到如何正确地批评生我养我的祖国的过错,追求普遍性的道德的知识分子的做法吧。
——小熊英二
桥本明子运用自己的聪敏、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彻底的诚实,写了一个读之令人心酸的话题。这是一个如此罕见的组合,每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伊恩·布鲁玛
本书以新的研究方式讨论了一个老问题:分裂的三种战争记忆形态,以及由此而来的重建统一道德的困境。这个二战结束之后困扰了几代日本人的老问题,曾经在日本思想界内部和日本社会引起过多次争论。本书并没有给这个老问题增添新内容,但却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这个老问题并没有解决,因而并没有过时;世代更迭,它仍然还在,并催生着后续效应。
作者的国际化生活背景,以英文读者为对象的写作动机,使本书使用了浅尝辄止的“外部视角”。与日本社会的距离感使作者避免陷入其内部的思想冲突,但也妨碍了本书的思想深度。对希望了解日本战争记忆的中文读者来说,本书或许是很合适的入门书,期待它可以引发关于和解的进一步追问与思考。
——孙歌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不再是一种生活经历。但在今天的东亚,战争记忆的政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桥本明子以一种比较的视角,对日本人在战后十几年间处理创伤记忆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同情心的分析。
——安德鲁·戈登,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
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漫长的战败》都可堪称是一项重要的成就。这场长期的失败暴露了日本在身份认知上令人震惊的裂痕,这些裂痕将在未来几十年影响全球政治。
——杰弗里·C.亚历山大,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
在桥本的文化分析之中,她更多的将着眼点放在微观层面的家庭,以及集体记忆在非西方国家形成的方式与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这是一本写得很好的书,文笔流畅观点犀利。
——马克·A.沃尔夫格拉姆,哥伦比亚大学人权研究所教授
《漫长的战败》为zui近兴起的关于“集体记忆”讨论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贡献。不过,在这本书里,桥本却深刻地质疑了这一概念的价值,反而认为对于战争创伤,人们有着相互竞争,不一致的记忆,这对于理解当代日本尤为重要。
——《美国社会学杂志》
桥本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与妥协主义的交织叙述当中,以此激励长期笼罩在战败阴影之下的民族和政治认同。
——《日本时代》
在这本及时、读之令人心酸、语言简洁流畅的书中,桥本审视了日本自战后就一直存在的“历史问题”。通过针对大量的初级材料进行研究:电影、电视,报纸、纪录片、小说、访谈、口述历史,教科书……她的结论是,从日本的角度来看,对这场战争,日本从没有过一致或统一的叙述。总结:这是一本必读书。
——CHOICE
-
诸神的黄昏
1944年6月的菲律宾海战役后,盟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占据了绝对主动。为了减少伤亡和速战速决,美国人绞尽脑汁,而日军考虑的却只是如何“光荣赴死”。
在“七生报国”的心态驱使下,从莱特湾战役起,日军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万岁冲锋”。无论是以“神风”为代表的特攻部队,还是前所未有的海上巨无霸“武藏号”和“大和号”,通通走上了不归路。日本媒体将一场场惨败美化为大捷,在东京遭遇伤亡超过十万人的空袭后只强调皇宫完好无损,天皇安然无恙。日本政府则要求民众展示“大和魂”,为国家做出更大牺牲。连妇女儿童也被训练用竹枪迎战,准备“一亿玉碎”。而在马尼拉,自知行将毁灭的日本兵,展现出人性至深的黑暗面,犯下罄竹难书的兽行。
在美军攻克硫黄岛与冲绳岛,获得了登陆日本本土的基地后,一部分日本领导人开始暗中推动停战,先前的好战论调反成阻碍。即便蘑菇云已在广岛与长崎上空腾起,依然有人试图以武装叛变阻止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在全日本播出。然而,日方代表最终还是登上“密苏里号”,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太平洋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我们今日熟知的亚太格局也开始形成。
作为“太平洋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卷,《诸神的黄昏》延续了前两卷的特色,逼真还原了战争末段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且带领读者走进华盛顿和东京的决策地,品鉴各方领袖在战略和外交层面的重大决议。它不仅给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画上了完满的句号,更将军事史写作推向了新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