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日葵/人生坐标
读《向日葵》,带给你大师的思索……,他们没有大富大贵、万贯家财,他们经历过风雨艰辛、曲折坎坷的人生,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名字会镌刻在中国文化史上。阅读智者的文章,带给你精神上的愉悦:从苏雪林《秃的梧桐》,看生命的顽强;从张中行《临渊而不羡鱼》,看人生的平常心;从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感悟独特的个性;从马寅初《对爱护我者说几句话》,品味对真理的坚持。读大家的文章,让心灵净化,让脚下坚实。 -
反思历史不宜迟
-
五十六米长的中国
搜狐博客精选文集《五十六米长的中国》,收录了张五常、茅于轼、笑蜀等三十四位博主在搜狐博客上发表的热点博文。编选标准惟美文、妙文是从,所收文字,其思想旨趣,都具有超越时间和具体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是网络阅读时代殊为难得的诚意之作。 -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
爱因斯坦和他的作品中“总是带着令人惊讶的纯真,像儿童般的天真,而又桀骜不驯”。这本书收录了爱因斯坦晚年的文章60余篇,书中文字让人感觉这位科学家其实是很忧郁的。他关心一切发生在人类中间的东西,他不在乎美国或欧洲高兴不高兴,他发 表自己对美国或欧洲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爱因斯坦是自由的、独立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论文选集第二卷的时间跨度从1934到1950年。论文选集的第一卷曾以《我所见的世界》(The World As I See It)为名出版,所含材料是从1922年至1934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属于那种不关心周围的世界,一心只做自己的研究工作,生活在“象牙塔”里面的人。恰恰相反,他作为一个敏锐的、持批评态度的观察者,关注着他的时代的趋势和需求。事实上,他常常通过写作和口头呼吁来进行干预。而且必须强调的是,他这样做总是出于人道主义的理由。 从这种意义上说,《晚年文集》(Out of My Later Years)反映了本书作者的哲学以及政治和社会态度。书中各章是由目前尚未出版的讲演、论文、书信、呼吁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构成。 我们感到有必要不作任何编辑加工而把它们呈现给大众。这是一份令人感动的文献,它记载了一位有良知的、影响深远的、具有深刻的高尚精神的人的活动。 “对于一个人自身的存在。何者是有意义的,他自己并不知晓,并且,这一点肯定也不应该打扰其他人。一条鱼能对它终生畅游其中的水知道些什么?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而坚毅却来自内部,来自一个人自身的努力。我孤寂地生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这就是爱因斯坦真实的写照。 -
单读07
本书为《单读》系列文集的第7辑,本辑专题栏目围绕“旁观者之痛”,从艺术、文化和非虚构报道等多个角度,对各类社会文化现象、历史文化名人和轶事作了回顾、访谈和叙写,本期内容包括:茨威格传记作者在《被征服的茨威格》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探讨茨威格为何会选择自杀,揭示这位以擅长刻画人物内心而著称的奥地利作家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著名作家伊恩•布鲁玛在《零年》中,回顾了父亲在二战期间的凄惨经历,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战争、人性与希望;记者林姗姗走进著名的九号院,试图拼凑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改革的宏大图景和决策制定参与者的各异群像,从更为个人化的角度展示了当时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前进之路的;旅加记者邹波则在“柳树屯教堂”,思考了自己在到达加拿大之后对于移民身份的困惑和融入新环境的挣扎;作家云也退从周立波起始,将时间倒推,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回顾了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常宝霆等相声名家,在不同时代里如何运用相声与笑声反映时代特色以及价值取向,等等。 -
世纪新梦
这个世纪末是一个无梦的世界。没有过去与未来,只有此刻的游戏和欢乐。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意义没有魂灵的欢乐,还会是一种人的欢乐吗?人活着,总是有梦,人,特别是那些为人类制造幻梦的知识分子,又如何能活呢?尽管梦中有痛苦,有紧张,有恐怖,但也毕竟有希冀,有愿欲,有追求。梦是人活下来的某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