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堂来的第一个电话
全球5亿读者口耳相传 超级畅销书《相约星期二》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巅峰力作 《剪刀手爱德华》制片人出手打造同名电影 一通“天堂”来电,拨动世人的愿望罗盘, 而爱却指引了我们的航向。 “阿尔博姆 促使我们思索、感受和盼望。除了他,谁也没有这样的力量。” ——加思•斯坦(《我在雨中等你》作者) “也许是自《梦幻成真》(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以来最令人激动的关于天堂的故事。” ——马修•奎克(《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作者) “来自阿尔博姆的又一部极具洞察力的、令人无法释手的精彩力作。最棒的节日礼物。” ——《出版人周刊》 “阿尔博姆准确地捕捉到信念动摇时人们心理的震荡。故事本身的发展令人屏息,真实地刻画出糅杂了媒体圈、大众狂热及消费主义贪婪的丑陋现实。一段动人的传奇,交织着失去的伤痛,救赎的不易,以及,最重要的,爱的力量。” ——《图书馆杂志》 《天堂来的 第一个电话》讲述了一个位于密西根湖畔小镇上发生的故事。某天,它的居民们突然开始接到过世者打来的电话,使这里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神秘的“未知”来电打破了科德沃特的宁静,痛失所爱的人们得以再次聆听心爱之人的声音。这究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奇迹,还是一场大规模的骗局?随着消息的传播,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对“奇迹”的狂热追求,历史与现实交叠在这个平凡的小镇,追逐奇迹的人们陷入怀疑与信仰的两极。唯有沙利•哈丁,一个满怀忧伤的单身父亲,决心找出事件的真相。 一则足以治愈所有伤痛的现代寓言,令人无法释卷的屏息之作,欧美最畅销疗愈系作家米奇•阿尔博姆近年来最优秀的作品。 -
人生就是不断的相逢与别离
本书选入了张晓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写人记事的抒情哲理散文为主。是一本饱含深情、动人心弦的文集。 这本作品精选集包括《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刚好》《不朽的失眠》《一个女人的爱情观》《常常,我想起那座山》等,我们看到的是张晓风作品中空灵而又温暖人心的一面,本书文章写了自然的美丽和时间的残酷,写了家的温馨和亲人的牵挂,写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的遗憾,写了温暖,写了感恩,也写了领悟与释然。文中有剪不断的柔情爱意,也有无限的生之喜悦和死之苍凉。 -
M Train
M Train is a journey through eighteen "stations." It begins in the tiny Greenwich Village café where Smith goes every morning for black coffee, ruminates on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he world as it was, and writes in her notebook. We then travel, through prose that shifts fluidly between dreams and reality, past and present, across a landscape of creative aspirations and inspirations: from Frida Kahlo's Casa Azul in Mexico, to a meeting of an Arctic explorer's society in Berlin; from the ramshackle seaside bungalow in New York's Far Rockaway that Smith buys just before Hurricane Sandy hits, to the graves of Genet, Plath, Rimbaud, and Mishima. Woven throughout are reflections on the writer's craft and on artistic creation, alongside signature memories including her life in Michigan with her husband, guitarist Fred Sonic Smith, whose untimely death was an irremediable loss. For it is loss, as well as the consolation we might salvage from it, that lies at the heart of this exquisitely told memoir, one augmented by stunning black-and-white Polaroids taken by Smith herself. M Train is a meditation on endings and on beginnings: a poetic tour de force by one of the most brilliant multiplatform artists at work today. -
这受难的国度
哈佛首位女校长福斯特的首个中译本著作 美国史学界最高奖项——班克罗夫特奖获奖图书 《纽约时报》2008年度十大好书之一 美国全国图书奖决选入围图书 本书以一种新的史学视野,探讨了美国内战期间人民所经历的苦难,以及战争和死亡对此后国家及社会文化的持久影响。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将目光聚焦在作为战争主体的普通人,以她杰出的分析与描述才能,探究了北 部与南部美国民众如何应对这一最具毁灭性的经历。他们如何面对杀戮和死亡,如何埋 葬死难者,如何哀悼与纪念,如何帮助死难者的家人?这场战争如何影响了那些从中幸存的人?……本书对这些问题有力而动人的回答,为重新理解美国内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维度。 “非常出色……极其感人。”——杰弗里•C.沃德 ,《纽约时报》书评 《这受难的国度》是一部开创性的历史著作。在其中,一段先前被忽略或被误解的关键历史,突然之间成为了焦点。——《新闻周刊》 “引人入胜,新颖……福斯特回归了将战争同残存的浪漫主义、崇高品格与社会目的彻底剥离的工作。”——埃里克•方纳,《国家》 “惠特曼错了;书籍确实能够呈现真实的内战。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旁征博引的书。《这受难的国度》是部杰作。它用大量研究、现实主义与真知灼见,粉碎了关于内战的感伤主义。”——戴维•W.布莱特 -
不要给我讲故事,我需要的是人物
全方位剖析好莱坞最具个性的导演罗伯特·奥特曼 仅有的两位囊括金棕榈奖、金狮奖和金熊奖的导演之一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的对象罗伯特•奥特曼是好莱坞最具个性的导演,代表作品《陆军野战医院》、《纳什维尔》、《高斯福德庄园》,是仅有的两位囊括世界三大电影节金棕榈奖、金狮奖和金 熊奖的导演之一,另一位是安东尼奥尼。 本书填补了国内出版界关于罗伯特•奥特曼的空白。 作者是著名女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2届毕业生,曾经凭借《美丽上海》勇夺金鸡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作者彭小莲能导能写,代表著作有《回家路上》、《他们的岁月》、《理想主义的困惑》等。 【内容简介】 作为一位囊括了世界三大电影节金棕榈奖、金狮奖和金熊奖的导演,罗伯特•奥特曼堪称美国影坛多年来屹立不倒的一面旗帜。本书由著名女导演彭小莲作向导,带我们一窥奥特曼这位电影大师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和生命旅程,探讨《陆军野战医院》《纳什维尔》《高斯福德庄园》等经典之作的幕后拍摄故事和艺术特色。 奥特曼活跃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好莱坞时期,由于经费原因长期游走于电影和电视两个领域,他广泛地借鉴电视、广播、录音带等其他媒体的视听技巧,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超越经典好莱坞的叙事方式以及对美国社会的冷嘲热讽。 书中还原了奥特曼的童年、婚姻、家庭和友情,这些经历与他的创作生涯交叠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个性十足、有血有肉的罗伯特·奥特曼。 -
我们这一代
肖全:“在这些既漫长而又匆忙的日子里,我和我书中的这些朋友们都重又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这些事都正在,和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此时此刻我们绝大多数人正在自然而骄傲地老去” 《我们这一代》所摄录的对象,多为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今文艺界的精英或灸手可热的大腕级人物:如:文学界:诗人顾城、北岛、舒婷,作家:三毛、王朔、贾平凹、史铁生等;音乐界:谭盾、崔健、“唐朝”、窦唯等;美术界:张晓刚、刘晓东、陈丹青、曾梵志等;影视界:张艺谋、陈凯歌、姜文;演艺界:杨丽萍、巩俐、毛阿敏、刘欢等200多位珍惜影……这些日后的文艺大牌,彼时还是一副热血青年的青葱模样,用自己的热望、才华和激情,丰富着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 《我们这一代》大量尘封多年的珍贵影像首次面世。肖全在刻画具时代标签意义的面孔同时,也记录下了当时当地普通人的音容笑貌、平凡家常,他们劳作、生活、欢笑、凝望镜头,这些栩栩如生的个体和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相得益彰,成为诠释“那一代”的最佳纪录片脚本。同时,肖全在此次出版的纪念版中,按照图片主题梳理脉络,使得之前相对散落的影像更加集中、清晰,为读者拉开一卷板块式的影像主题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