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水下
地图(人文版)作者新作,用独特视角探索生动的地下水下。 《地下水下》是波兰畅销书作家亚历山大米热林斯卡和丹尼尔米热林斯基继《地图(人文版)》后的新作,是一本全手绘的精装百科绘本。它与8开的《地图(人文版)》一样大,但翻开的形式很特别。它的每一个对页展示了一个横切面,介绍“地下”和“水下”世界。 在“地下”世界,你会越走越深,从脚下的土壤一直走到地心。你会发现生活在地下最深处的奇特生物;扎根在沙漠之下的植物深根和隐藏在地下的管道和电缆;还能发现陆地上最大的施氏无畏龙恐龙化石;以及世界上最深的科拉钻井和库鲁伯亚拉洞穴…… 在“水下”世界,你会越游越深,从阳光照射的珊瑚礁到海洋最深的黑暗之处。你会看见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的不同鱼类,海面下的巨大海洞;你也可以看见人类为了探索海底世界,设计的各式潜水服和潜艇;并乘坐阿尔文号潜水器参观泰坦尼克号的残骸,以及神秘的海底热泉和迷失之城,跟随卡梅隆在数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探秘…… -
记忆之场
《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是当代法国史学界最有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研究成果。全书以诺拉所提出的“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书出版以来,反响强烈,被译成多国文字,而“lieu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也迅速流行,并于1993年被收入《大罗贝尔词典》。 中译本从原书三大卷近五千页中精心选取了11篇文献,按“记忆与历史”“记忆与象征”“记忆与叙事”三个主题组织而成。这些文献除了有诺拉亲自撰写的、阐述整套书史学思想的纲领性文章《历史与记忆之间:场所问题》,还涉及了法国国庆日、《马赛曲》、埃菲尔铁塔、环法自行车赛、贞德、法兰西共和国格言“自由·平等·博爱”、拉维斯的《法国史》和普鲁斯特等,不但有理论的观照,更有中国读者熟悉的法兰西标志性建筑、人物、事件等,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精装)
◆ 世界这么大,你我这么小。我们该如何自处与相处? ◆ 奶茶刘若英,花一年的时间探讨、反思自处与相处的道理。 ◆ 她是你、是我,是每一个曾在各种相处关系中,失去过自我、忘记独处美好的我们。 ◆ 内容介绍: 《我敢 在你怀里孤独》是刘若英的最新文字作品,收录刘若英长文自白、与八位朋友对白,以及53张精选摄影图片,探讨自处与相处的关系。 刘若英长文自白:我还想要继续,这样矛盾的人生! 与八位朋友对白:卢广仲 五月天玛莎 陈绮贞 林奕华 宋冬野 王浩威 五月天石头 詹仁雄 “现在回想起来,在生产前,安排写作这本关于“自处”与“相处”题目的书,对我来说,也许就像切格瓦拉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车之旅》般,在进入人生另一阶段前,透过与朋友的对谈,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并试着寻找未来可能会走的路。”——刘若英 ※朋友眼中的她──天生就擅于独处 她知道去哪里买一人份的香槟,因为她深信,“一个人生活不代表不能取悦自己”。 她知道失恋时要如何疗伤,“买一块电毯、点一盏夜灯”,度过一个人的寒冷冬夜。 她一个人吃饭、逛展、看电影、唱KTV……“这些事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话里没有半点逞强。 ※你不知道的她──在各种状态下自处 深信独处里自由的美好滋味无可取代。 独处的基因,源自于两岁开始拥有自己的房间,与祖父母共居。 随时保持说走就走的状态,“能选择是最重要的!不管怎样,我保有人生的最终选择权”。 ※角色转变的她──在自处与相处的矛盾中找答案 她说,其实三个人要比两个人,两个人要比一个人更勇敢。 为什么幸福人妻不能感叹秋天的萧瑟?夫妻一定得什么事都黏在一起,同进同出? ──———关于自处──——— 不管你是享受独处,还是被迫独处,都不能失去拥抱独处的能力! 因为,生命本身的自言自语极其重要,毕竟,由他人拼凑起来的不会是同一个你,那不是真正的自己。 ▲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状态 孤独感与生俱来,自生自灭,非他人所致。这不意味着痛苦,是一种跟自己相处的状态。 ▲唯有孤独可以带来精彩与伟大 叔本华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独处不该是一种哲学,它就是一种生活样态 我不会告诉你“生命是孤独地存在”这种哲理的说法。它意味着自由,“不需从众,可以自我。” ──———关于相处──——— 保留、或不保留地付出;在此时停留、或出走。选择权都操之在我。即便我现在决定为了你,学着适应相处,那也是我的选择。相处不是独处的相反。相处是独处的一部分。 ▲在各种关系里失去一部分的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在争取自己的空间,就是在适应别人的空间。 独处是将自己无限放大,相处则是尽可能地缩小,去适应别人空出来的位置。 ▲在一起时像粘土,分开时像磁铁 相处就像是把两个独处放在一起。在一起时像粘土,形塑成第三种样貌;分开的时候像磁铁,彼此相吸却又各自独立。 ▲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的最高境界 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相对无言,就暂时沉默。这是两人相处互相信任的极致表现、最高境界。 -
不在他方
當人開始有了一個夢想,就是試圖要與現實做出一個決裂,也是驅動自己跨界的開始。——陳綺貞 以書寫銘刻日常,最迷人的不在遠方 十六個年頭,六張專輯、七張單曲、無數次巡迴演唱會之後 我們終於等到陳綺貞的第一本散文集:《不在他方》 這是一本關於追求的書,探索的對象是現在,是這裡;不屬於過去或未來,也不在他方。 歌壇創作才女陳綺貞從1998年發行《讓我想一想》以來,始終維持一貫清新獨特的風格,長髮、木吉他、乾淨而溫柔的嗓音,輕易將人喚進恬靜美好的迷人裡,詞曲綻放療癒的光,風靡華人世界,為一整個世代留住純真。然而除了歌手身分,私底下的她亦熱愛攝影與寫作,對她而言,攝影是「日常加上一些不尋常」記憶的封存,而文字則是更深刻的自我追尋與探索,這本散文集緣起於2011年夏天她在古巴哈瓦那的旅行,她說:「旅途中的一切,匆匆忙忙之間,妳只能為發生的事,在地圖上作記號,而無法立即書寫。這些記號的意義,妳必須耐心等待時間為妳充分顯影。」當書寫開始,便是顯影的啟動,寫作,讓她心甘情願放手一搏。 三十八篇散文、七封信件、三場對談、一段問答,記錄她以旅人之眼所烙印的風景,經時光沉澱,澄靜而純粹、趨近於心,貼近日常與真實的感受,不喧譁的思索。 *看見 記錄旅行途中的思索與觀察,有人情的溫度,亦烙印著他方的色澤與律動。在哈瓦那每天爬上屋頂看日出、看夕陽;以拍立得相機為遇見的人拍照,留下照片作為禮物;在史瓦濟蘭看著在草原上徒步走遠的人、提著空水桶到山坡取水的孩子;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旁,坐看滿天飛舞的鴿子;穿梭柏林的跳蚤市場,買了一個吐司架和從沒見過的小相機;躺在花蓮的產業道路旁,拿著手電筒和觀星盤,試圖找出十二星座……。這些「每一次」,也都是「第一次」,此時此地。 *日常 隨筆,碰觸界線或跨越界線的驅力,蠢蠢欲動的文字引領思維探險,是日常,也是非日常,陳綺貞回憶大學住宿日子、拔牙的體驗、台北早餐店的氣味、晨起的漫步、閱讀的陶醉、聆聽演唱會的悸動,以及在音樂裡反覆迷失與尋找自己的歷程,不時流露她與家人之間深厚的情感,以及她對台北這座城市的深深眷戀。 *To & From 信件是私密的寫作,好像有個對象可以傾訴,又不確定對方是否理解,是以「挾帶著不確定的憂慮」。擷錄7封2012年《不在他方》劇本信件,穿插文本之間,寄給每一個正在閱讀的你。 *創作路上 靈感謬思的追尋,每一次提問,都向內心深處行去,關於書寫、閱讀、音樂與生活節奏,揭露「故事」帶來的衝擊,同時亦收錄陳綺貞與駱以軍、詹偉雄、張鐵志等作家的對談文字,完整呈現她的創作歷程與態度。 -
太宰:森山大道
《太宰:森山大道》摄影集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雅昌艺术图书共同策划。森山大道因拍摄的大量街头照片曾经一度被人评为是专出“废片”的摄影师。不安、冲动、焦虑、情欲,都是森山大道所释放出来的个人激情。森山大道的照片经常有强烈的反差,粗燥的颗粒,比现实来得更为猛烈。 此次《太宰:森山大道》摄影集中所收录太宰治的短片小说《维荣的妻子》,为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太宰治在1947年出版的短篇小说作品。太宰治是日本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三十九岁时与情人殉情自杀身亡的他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除了颓废消极的文风,其浪荡自毁的人生也备受争议。维荣即中世纪末法国诗人弗朗索瓦·维荣,他虽拥有不凡的学识和才华却生性不羁,一生历经逃亡、监禁和流浪。维荣这个名字由此成了放浪之人的象征。短篇《维荣的妻子》创作于战后、太宰37岁那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形成鲜明对比的夫妇,丈夫大谷算得上是彻头彻尾的日本维荣,而贤惠美丽充满包容力的妻子佐知则拥有传统日本女性的诸多优点。作品虽不乏颓唐之气,却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幽默的表现手法见长,出色地描绘了男女之爱的种种形态,堪称太宰治的代表之作。此外,男主人公大谷无论性格还是生活态度都与太宰本人极为相似,可以视为太宰的人生缩影。 《太宰:森山大道》所收录是森山大道从自己数量庞大的摄影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断片,能让更多的中国读者有兴趣深入地了解森山大道的摄影。 -
时间的玫瑰
北岛的诗歌评论集。 北岛以自己的标准拣选了20世纪最伟大的九位诗人:洛尔迦、特拉克尔、里尔克、策兰、特朗斯特罗默、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艾基,和狄兰·托马斯,这些诗人经历悬殊,诗风各异;北岛逐一梳理他们的诗歌人生,细读他们的经典名篇,并对其中文翻译进行多版本比较,呈现出诗歌翻译中的诸多问题,目的是“弄清诗歌与翻译的界限”:“一个好的译本就像牧羊人,带领我们进入牧场;而一个坏的译本就像狼,在背后驱赶我们迷失方向。” 《时间的玫瑰》全面呈现了北岛对诗人、诗歌及其翻译的理解;他以诗人的敏感,并有限度地借鉴新批评的细读方法,引领读者进入现代诗歌的高地、获取理解的密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