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音乐史十讲(插图修订第9版)
畅销30余载的美国高校通识课教材 了解西方音乐发展的最简明指南 本书以大纲式的手法对西方音乐发展进行了清晰描述,既保持了音乐史著作的学术性特点,又突出了实用性。迄今出至第9版,读者甚众。 全书共十章,按年代顺序对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进行了介绍。文中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音乐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展现出的不同风格特征做了细致分析。此后,简要地列举了各个时期重要作曲家的生平、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有力地说明了音乐家对音乐发展的重要贡献。 本版增加了与音乐和作曲家相关历史事件的年代表,来帮助读者了解各个时期音乐的发展状况。其中,更多地去提及现今的音乐选集和相应录音的乐谱,方便读者对音乐作品的获取。同时,对讨论流行音乐的章节也进行了扩充和更新,以带给读者更多现代音乐学家最新的学术观点。 这种体例和论述对于初入音乐的学生(包括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对音乐已有兴趣并希望进一步深入的爱乐者,最有实际的效用。一册在手,整个西方音乐史的面貌和轮廓便了然于胸。甚至,因其对音乐史实的概括简明而条理,如要对付相关考试,正好也可资参照。 ——杨燕迪,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 -
长歌行 08
惟有花间人别后,无期。水阔山长雁字迟。 回到长安,繁华依旧,物是人非。 被尘封的过往因为各种势力的加入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然而,长歌却舍弃无限靠近的真相,毅然走上一条迥异的道路…… 国漫领军人物夏达依旧以其独特细腻的叙事、个性鲜明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为我们述说大唐公主李长歌的成长故事。 《长歌行》第8卷一扫前期的迷茫,带着一股意气勃发的爽朗气息!幡然悟“道”的长歌真正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踏出成长的重要一步。“我已失家,不愿意失国”的低诉让人动容,因“哀民生之多艰”而走上“兴唐”道路的长歌,面对阿窦的不理解、风起云涌的局势,自是“虽九死犹未悔”。 《长歌行》第8卷是新篇章的开始,为了家国天下,长歌与阿史那隼分道扬镳,果断向西。强敌环伺,险阻重重,周旋在各种权谋诡计里的长歌,纵素手染血、刀剑加身,心自无畏。 -
谁将主宰世界
主宰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是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这种想法已经走过了两个世纪,马克·梅佐尔的作品完美记录了主宰世界这一理念的步步演变,以及争夺世界主宰权的思想和权力在演变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跌宕起伏和玄妙莫测,堪称描写两者关系的史诗级著作。 纵观1815年的欧洲协调到19世纪的国际主义,以及“一战”期间的国家联盟和“二战”后的联合国,可以看出国家地位决定了国际组织的发展。在英国强盛时期,国际联盟是英国的附庸,而随着美国逐渐强大并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早期的联合国也不得不听命于美国。但自20世纪60年代始,第三世界开始作为真正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美国开始失去世界话语权的统领地位。20世纪90年代的那些华而不实、夸张滑稽的期望也在书中再现,并展示了千禧年后乐观主义的分崩离析及其此后衍生出的令西方世界谈之色变的恐惧情绪。 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欧洲和美国相继在世界上取得了某种主导性地位,却不复从前。一个多中心的全球平衡新体系正在成形,一个思想的新世界正在降临。 这本著作不仅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过去的理解,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当下的机会。在中国崛起之际,对中国读者来说,尤其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中国能为国际政治提供什么有影响的思想。所有关心人类处境的人都不应错过这本书。 -
重订日本外史
赖山阳(安永九年—天保三年,1780—1832),名襄,字子成,号山阳外史,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史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包括日本通史著作《日本外史》和《日本政记》,而尤以《日本外史》最为脍炙人口。 日本古代的历史典籍卷帙浩繁,其中以汉文(中国文言)著成的史籍亦颇成规模。第二代水户藩主德川光圀曾组 织编撰《大日本史》,仿司马迁《史记》体例,述及日本南北朝统一之前的历史,是为日本汉文通史最重要的代表作。赖山阳亦仿《史记》结构,拟作“三纪、五书、九议、十三世家、二十三策”的史著,其“十三世家”即成为《日本外史》二十二卷的基础。其书所及,起于源平两氏,终于德川氏,主要为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家兴亡史,叙事简洁,文笔生动,为日本战国史的重要史著,亦为日本“史传小说”的发轫之作。其书成于文政九年(1826),翌年呈献给白河藩主松平定信,遂得传布。明治维新前后,此书影响甚大,对其时尊王攘夷运动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我们此次整理出版《日本外史》横排简体本所用的底本,为明治四十一年(1908)东京博文馆刊行的《重订日本外史》,修订者为日本近代汉学家、史学家久保天随。书中以眉批方式对原文多有校勘,我们也以页下注的形式,酌收入整理本中。此外,我们还以现代日语译本覆校,对底本文字有所校正。这些校正不出校勘记,只以括号[ ]径改,并将原版误字以六号字加括号()标出。 -
地中海的衰落
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历史学会推荐作品 从史前3000年到罗马灭亡 见证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300幅珍贵历史实物图片 展示近代西方重大考古发现 ◎反思--西方没落论的历史观点。西方没落的观点,是应美国的崛起而流行的,因为当时的欧洲人看到了自身在政治文化领域的问题,而做出的自我反省。本书对我们当下社会颇有借鉴意义,这是一本能让我们国人开始反思自我的一本书。 ◎传奇--被埋没的史学名*。本书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首次与美国出版,半个世界的时间里一直是美国大学历史系*受欢迎的古典史教材。由于研究领域的专业化,此书成为了一部古典史入门必读的专*。但是在普通的读者中,此书却逐渐被埋没。 ◎古典史学科奠基之作。此书是美国古典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曾被很多大学历史系选作古典史的入门教材。此书不仅承载了当时的历史研究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加是一部展示当时考古学的研究成果的里程碑。 ◎有趣--图文并茂,文字生动。此书就是一本能让学者和普通人都能受益的历史*作。学者们可以借鉴此书当中蕴含的历史观点,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此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轻松有趣的文明之旅。此外作者的叙述风格轻松流畅,文学水平颇高。 内容推荐 【关于地中海文明】 地中海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也是人类文明征程中最声名显赫的战场和家园。古代欧洲先民,用了将近4000年的时间,创造了辉煌的地中海文明。 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那些伟大帝国的君王们,则为整个世界创造了无数不朽的传奇。而地中海北岸印欧人与南岸闪米特人的冲突与融合也奠定了整个西方文明发展的基本态势。 罗马衰落之后,西部欧洲进入了一个文化荒凉、物质贫乏的黑暗时代。而西方文明的再次兴盛,让人类等待了整整1400年。 文明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征程,不论是兴盛还是衰落,都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一种力量。然而西方文明在黑暗时代的衰落,并不是人类文明的倒退,它只是在思想和物质的沉寂中,孕育一个新的开始。 【关于衰落】 “衰落”这个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不过是用来把玩历史现象的一个措辞。然而真正对文明之“衰落”这一语命题背后之逻辑有深入理解的人却很少。很多历史学家会给这种衰落论贴上“历史悲观主义”的标签,并斥之为“历史的占卜术”以及“恶的预言书”。 然而对于历史本身来说,所有的历史结论都是一种由果及因的假设,以及通过某种方法对历史本身的摹状。人类对历史研究的真正动力其实是出于一种对时间的惊异,以及对历史之血气的通感和观照。 事实上“衰落”是一种历史的基因,它一直存在于历史的现象之中,从未缺席过任何一个人类文明的盛景。而且不管是在逻辑上还是在历史发展的现实轨迹中,衰落也极有可能成为人类文明最终的结局。 -
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
本书是金观涛、刘青峰两位作者自《观念史研究》后,在国内出版的第二部全新作品。本书根据二位作者主讲的中国思想史讲座讲义整理修改而成,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前六讲的内容,由先秦诸子到清代思想,下卷包括从晚清到当今中国思想大脉络的展开,上下两卷试图展现出一张从春秋战国到当今思潮的思想演化的整体图画。本书为上卷。 书中,作者以其独有的大历史观,把思想史的演化与社会的历史变迁结合起来考察,并着重讲解了思想与社会的生动互动,给人一种思想触手可及、历史通透可察的感觉。该书是当代关于中国思想史的一部厚重专著,适于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更适于关心人类文明和中国往何处去的读者认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