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的所在
你在哪裡讀書,在何時讀書? 閱讀的進行,除了人和書之外,還要有一個空間作基礎。從浴室、書房等私密角落,到咖啡館、書店、公園、圖書館等公共空間;或是都市裡的一條街、一塊文化區域,乃至於在地鐵、飛機等移動工具上,不同形式的空間提供了不同的氛圍,讓閱讀產生了豐富的化學變化,進而帶來了多元的身心體驗。 本書內容包括:克莉絲蒂、艾西莫夫、海明威、胡適等人難得一見的閱讀停格;全球17個城市閱讀場面的同步連線;詹宏志對閱讀世界的看法;朱天心、韓良露、李欣頻的閱讀場所;張惠菁、阮慶岳等人難忘的閱讀體驗……共同組成了閱讀與各種環境的交響曲,那是一幅幅動人的閱讀風景,也體現了閱讀無所不在的精神。 藉此,幫助讀者體認並掌握,人、書及空間的三角關係。(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記憶有一座宮殿
記憶究竟是神的恩賜,抑或是亙古的咒語? 之於人類,記憶就是藉由文字、歌謠等載體所構築的歷史所保存下來的集體意識; 之於個人,記憶是感知時間的維度,也是心智深處的秘密。 記憶之宮 你走進了一棟房子。 房子相當寬敞,但又沒有大到顯得空洞。房子裡的光線很充足,但又剛好不致於全無幽暗。所以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棟房子的四角,各有一番光景。 東南角,有兩個人。一個高大壯碩的勇士手裡舉著一把長戈,作勢要攻擊。另一人則握著他的手腕制止他。 東北角,則是一個女人。很像畫裡的西夏回回女子的打扮。 西北角,有一個農夫。正在拿著鐮刀在割稻。 西南角,則是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孩子在戲耍。 1582年,耶穌會神父利瑪竇,為了把天主的福音傳到東方,來到澳門,次年進入廣東。那個年代洋人要想進入中國取得定居、傳教的資格,艱難非常。利瑪竇為了入鄉隨俗,結交知識份子與官府,融入中國社會,使盡了辦法。早期他為了方便中國人理解與接納,不惜身披袈裟,以「番僧」的面貌出現,後來則改留髮蓄鬚,儒巾儒服,以更為中國人所接受的儒者而活動。 利瑪竇終於歷盡艱險,得以從廣東逐步往內陸轉進,最後定居北京,在中國前後居住27年而去世,完成他的使命與心願。他所憑藉結交中國社會各界的,除了從西方帶來的一些新奇事物(如「西洋鏡」)之外,就是各種知識。(尤其天文、數學與地圖。利瑪竇引入中國的世界地圖,讓一直以為自己是世界唯一中心的中國人大開眼界。)除此之外,利瑪竇還有一套獨特的方法幫他快速學習中國文字,進而與中國社會溝通,並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中國人看一個洋人竟然可以讀中國書,已經夠神奇了,看他表演過目不忘的功夫就更覺不可思議。(利瑪竇可以匆匆看一眼四五百個字,就倒背如流。)於是利瑪竇乾脆寫了一本書來說明自己獨特的方法,送給他的中國朋友。 這本書就是《記法》。前面所說的走進那棟房子看到的四個角落的光景,則是利瑪竇在書中敘述他如何以空間結合心像來記憶中國文字的方法。 東南角,舉著長「戈」的勇士有人制「止」他,那是「武」。 東北角,「西」夏回回「女」子,那是「要」。 西北角,農夫拿著鐮刀(?)在割稻(禾),那是「利」。 西南角,「女」人抱著孩「子」在戲耍,那是「好」。 因此這樣一個空間裡的影像,讓他記住了「武要利好」四個字。 在《記法》這本書裡,利瑪竇還舉例說明如何以影像記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方法。在種種高科技記憶載體(如:隨身碟、PDA)推陳出新、功能日益強大,大腦可以隨時外掛的現代,我們該如何重新看待腦中儲存的記憶?當知識爆炸、各類資訊如潮水般湧至,記憶的本質又發生了什麼變化?本書指出,過去大腦所擔任的「倉庫」功能,現在可由許多外掛載體勝任,而我們應把大腦視為一座儲存珍貴事物的「宮殿」,每個人都可獨力打造專屬自己的記憶之宮。因此,我們需要記憶的是如何進一步收集宮殿裡珍品的脈絡,以及如何管理外掛記憶倉庫的訣竅。 書中也深入探討記憶的變形與遺忘和個人生命的深刻鏈結,以及記憶這個主題在文學、藝術、心理學等向度上所展現的萬千風貌,最後以歷史神話與文化集體記憶作結。全書亦如同一座儲存了五彩「記憶」寶物的宮殿,等待讀者入內參觀玩賞。 -
書房的16種遊戲
原來,書房可以這樣玩! 王文華‧曲家瑞‧李明道‧阮慶岳‧黃建和‧陶晶瑩‧曾偉人‧溫慶珠 詹仁雄‧鄭在東‧蔡明亮‧蔡依林‧蔡康永‧謝大立‧聶永真‧蘇誠修 ──16位創意名家大展身手,用力玩出心目中的理想書房 書房絕對不只是書桌書櫃和牆壁的排列組合。本書展示了台灣當代十六位創意名人天馬行空的書房遊戲,結合一個個木頭貨櫃的裝置藝術如實呈現,揮灑出無疆界的繽紛想像與閱讀熱情。書房可以是廁所、是斷頭台、是青果市場、是偷窺針孔……而閱讀的對象更涵蓋古今書籍、大小玩具,甚至海底奇觀!走進每個盛裝夢想的貨櫃,便走進這些慧黠創意人心中最柔軟的私密角落,聆聽他們痛快暢言閱讀異想,將是一場如沐春風的心靈旅行。 當書房變成一種遊戲,閱讀自然就好玩了! ◎本書附贈16個遊戲書房展覽實景DVD,由策展人曲家瑞一一導覽解說,讓你親臨實境玩個過癮! (摘自誠品網路書店) -
我的人生很希臘
有句英文說:「It's all Greek to me.」可以譯為:「我搞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希臘文化可以說是西方文明的起始。但是演變到今天,卻成了連西方人也覺得深奧莫測的代名詞。對於東方人來說,那不是更加頭痛的一個代名詞? 但是,深奧難測的希臘,也是跟我們生活關係最密切的希臘.我們生活裡所想的,所用的,太多東西都是來自希臘的起源。(請參考本書第10頁〈你不可不知的40個希臘〉) 所以,「It's all Greek to me.」倒也可以從字面上直譯:「對我來說,這都是希臘來的。」 All Greek. 是很難懂,也是很希臘。 -
一個人
無論是出於自願或不得不然,選擇單身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他(她)們有著情感、經濟與活動上的自由,但同時又必須面對無人分享與分憂、無聊與孤寂的問題。另一方面,不只是婚姻定義上的單身,「一個人」的狀態其實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處境,它以各種形式出現,是極為重要的生命情境或態度。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要在單身與個人化社會的趨勢裡,探討一個人的各種狀態、價值與難題,從而在其面對自我、親人、人群社會時,能有一種從容篤定的平衡關係。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部份 我們先搭建起一個人在都會中生活的種種場景。首先,藉由幾位藝術表演者的在台北獨奏、獨舞的畫面,呈現一個人在現代都會角落的各種氛圍。馮光遠則以黑白照片紀錄了八0年代的紐約,凝結了某個時代的一個人的感覺。接著,康旻杰以美國東西岸的洛麗及西雅圖兩個城市為例,探討適合一個人生活的城市,並回頭看台北。歐陽應霽則從個人化的產品設計,談它如何反映、影響一個人。 第二部份 我們討論型塑一個人的歷史、文化與心理狀態。孤獨是一個人的重要元素,葛兆光從皇帝以「寡人」自居,到文革時期行為思想一致的群眾,談他對孤獨與寂寞的理解。我們還從刺客及太空人身上,探討什麼是孤獨的力量、孤獨的自由及孤獨的徹悟。隨後,張惠菁從哲學家塞內卡、基督教隱士聖保羅、屈原、陶淵明這些歷史人物身上,分析他們如何面對自我、如何實踐一個人的價值。此外,我們從人物、愛情、物件、思想四條軸線,描繪關於一個人的歷史發展。 第三部份 本書的專輯,我們主要談的是單身的的各種狀態。首先,李康莉從失戀、網路交友、自慰等諸多有趣的角度,呈現一個人酸甜苦辣的感受。柯裕棻以這些年來留學、教書與情感路上的經歷,談她的人生路上的獨行感受。相對地,一個男人又是如何閱讀女人?那會有好幾種分法。如果大家都不結婚,這社會變成怎樣?劉維公從結構面分析了單身/個人化社會趨勢的成因及其影響。單身是自由自在的,我們提供了50種維持單身的方法。寵物是單身者重要的慰藉,從一隻貓開始,我們進而討論了個人與外界的種種關係。一個人睡是什麼滋味?只要重新檢視「床的一族」,就不用和孤枕難眠劃上等號。有了婚姻生活的人,仍應保有自己的主體性,這方面劉黎兒提供了她的看法。接著,我們請張惠菁、顏忠賢、深雪、李照興、尹麗川、石康等兩岸三地的作家,寫下她(他)們在10月11號這天的日記,從中勾勒了單身的各種心情。此外,還有紅膠囊與萬歲少女兩位男女獨居者,用圖文方式介紹他(她)們的家,並作一對照。 第四部份 談一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在頻繁的人際互動中,每個人都需要獨處的時間及私密的空間,莊慧秋為我們作了分析。劉永毅則從面具的意象,談一個人如何向外界呈現自己。此外,在高齡會社會中,我們也探討了老人獨居問題,並且從失業的人、墓場看守者等身上,看到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如何處於一個人的狀態。接著,分別從紫微斗數及心理測驗的角度,看看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第五部份,張大春寫了關於一個落魄的人,如何憑著一枝筆,最後脫胎換骨的故事。最後,我們整理了與一個人主題相關的50本書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