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
本书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通俗读物,出版距今已有115年;今天,一些外国人仍将此书作为我们了解中国人的首选读物。中国人已不是百年之前的中国人,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本书总结在27条中国人的特性至今读来仍使人警醒与深省。美国总统罗斯福致信作者:读了本书,对中国的了解加深了许多。本书开创了反思中国国民性的先河。鲁迅就此写成《阿Q正传》,并在临终前向国人郑重推荐本书。林语堂的《中国人》明显受其影响。 -
暧昧的日本人
这是一本剖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书。 “暧昧”并非日本人独有,然而,它在日本神伤热播表现得如此极端,是以成为其民族性的“品牌”。他们尚武又爱美,封闭又开放,自然又人工,顺从又反抗,视“瞬间”为“永恒”,模仿中有创造……但是,一旦涉及大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根本利益,日本人从来不“暧昧”,不含糊;其“暧昧”,往往是清晰到极致的表现。 -
亚鲁王(全2册)
《亚鲁王》是一部长篇的苗族英雄史诗,所传唱的是贵州西部方言区苗人的迁徙与创世的历史。史诗开篇宏大,具有创世意味。史诗结构流畅大气,程式规范庄重,节奏张弛分明,远古气息浓烈,历史信息密集,大量有待破解的文化信号更显示出它的神秘和价值。编者余未人和杨正江是当地有名的文化学者和作家,他们及其团队长期作业于田间,收集整理民间歌师的传唱,并用汉苗两种语言记录下来,它的发现是当代文化遗产抢救的重大收获。 -
从教门到民族
本书通过对西南一个少数社群近代某一历史侧面的考察,探讨了晚近“革命”背景下中国人群分类的轨迹。明朝以降至19世纪中叶,作为群体的穆斯林多不为正史所提及。云南地方志有关人群的分类中,穆斯林多被“视同汉人”。然而,19世纪中叶,随着一系列冲突事件的发生,这一群体被重新发现,进而,在中国近代革命与民族主义的背景下,被“承认”为“想象的共同体”。 -
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
本书是作者1956年12月到1957年1月,随潘光旦赴川东南、鄂西南走访土家期间留下的摄影纪录。对于土家族的研究,潘光旦可以说居功至伟。他的调查结果直接促成了中央将土家认定为单一民族。张祖道第一次将潘光旦对土家族的实地调查用影像方式记录下来。在他的镜头下,展现了土家族人原汁原味的生活,近百幅的照片里,他们汲水、喂猪、赶场、筑堤、喊号子、抽闷烟,跳摆手舞、唱薅草歌,真实、自然而生动。 人们有理由相信,本书将会和纪录费孝通实地调查的《江村纪事》一样,成为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影像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
话说欧洲民族性
《话说欧洲民族性》主要内容:欧洲正在走向联合。联合是否意味着同一,联合的代价是否将是欧盟各成员国民族特性的泯灭呢?有人为此忧心忡忡。作者在《话说欧洲民族性》中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消除这些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