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
本書計收錄專論九篇,內容含蓋日常生活、宗教科儀、士人文化、城市空間、商標與廣告、舶來品等內容。全書從舊石器時代以來的庶民生活展開,論及食物、居住、衣著、歲時行事及生命儀禮等面向;其後則連接漢唐之際飲食結構的轉變,與飲茶風氣的出現。在物質生活之外,精神性的宗教信仰亦不可或缺,中古道教科儀從世俗性、生活化轉向神聖性的宗教化,就讓科儀有其嚴格的規矩可以遵循。漢代以降的士人文化,更是此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漢唐之間,士大夫透過「京城社會」的社交圈,尋求自我高尚化與自我認同。元代書院的發展,則與士人文化、官方的儒戶政策、理學的正統化和官學化,有著極深的關聯。明中葉以迄清初,士人的社交、狎遊、文藝活動、生活經營等面向,更存在「雅」、「俗」之間的辯證與互動。關於明清城市空間與城市化研究,則有一篇專論加以回顧。另外,明清的城市消費和廣告文化的關聯性,與士大夫在廣告促銷上的角色,書中亦有特別分析。而隨著全球化的展開,晚明以來陸續傳入的各種西洋鏡,對民眾視覺感官所帶來的影響,也是本書討論的主題之一。 -
優游坊廂
當代的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的消費大國,各個大城市裡名牌店林立。然而早在三、四百年前江南的大城市裡,已經可以看到休閑消費的繁榮現象。休閑消費如何改變了城市的空間?店舖為因應消費需求如何改造其空間配置?休閑的空間如何擴大與分化?私人性質的休閑空間為何走向公共化?男性與女性在消費空間上有何差異?本書嘗試將「空間」的觀念帶入到消費研究的領域,探討明清城市內休閑消費活動如何改變了空間結構,進而分析現象背後所反映的社會關係與權力糾結。 -
明代地方社会礼教史丛论
传播朱子家礼,宣讲太祖圣谕,是明朝在地方推行的最主要的两种社会礼教形式,显示出“礼治”始终是王朝政治的一个核心理念和受到特别强调的社会治理方式。家礼是王朝政治文化的一部分,明朝为了推广家礼,建立起多渠道、多层级的家礼传播:既有官方倡导也有民间自为,既有礼书、礼图等文本形式,亦有士人示范、指导等非文本形式。这一复杂的历史进程是以士人为主导、以学校为中心、以执礼为目标、以民间为指向的具有创造性精神的社会礼仪化过程。在理论形态上,明代士人对家礼的探讨并不是在经学探索的脉络下进行的,他们对经典礼文的征引,都是为了为己所用,进一步化经典为实用知识,并且将之与宋儒说法、时制与前例相互渗和。东山葛氏、吕坤等家礼著述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明太祖朱元璋“圣谕六言”是明朝教育民众的纲领。宣讲圣谕的活动持续有明一代,大约以嘉靖朝为分期,此前的宣讲方式可称之为“洪武模式”——里老人持铎徇道,宣诵圣谕六言。方式简单,效果不佳。后一阶段多有创新,圣谕宣讲与乡约相结合,进而出现了宗族、会社的“乡约化”趋势,宣讲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宣讲内容的深入与系统,“圣谕演绎”之学开始形成。 -
唐代的歷史記憶
本書分為上、下兩卷,分別採取思想心態與社會文化的取徑,探討歷史記憶中的時間與空間維度:久遠的歷史與晚近的歷史、遠方的歷史與近身的歷史,如何編織個人和群體的認識與認同。讓我們設想,唐代有位姓崔的士大夫,他在朝廷上遠舉堯舜治世的典範、近舉經驗見聞的前例進言立論;在同儕間,他誇耀家族、郡望與姓氏的輝煌歷史,對故鄉的史跡也瞭若指掌;當他出任地方官員,標舉漢代循吏為施政模範;當他出使江南,則拜訪各地的名勝古蹟:登臨賦詩、追憶六朝文人。本書從上述不同面相揭露唐代士人歷史記憶的面貌,最後提出歷史記憶與地理空間的問題:傳統士大夫如何克服歷史記憶與地理空間的錯位?古典文化的傳承是維繫認同的紐帶嗎?中國是一個文化想像的共同體嗎?文化認同是由政治權力建構而成?抑或文化有其自主的運作,進而導引政治的動向? -
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
本書題為《科技與中國社會》,乃藉目前西方S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的研究取逕,作為中國科技史研究的借鏡,並圖以此促進科技史和其他歷史研究的對話。 本書的目標有五: 1. 反對實證論的科學理性與線性進步的史觀。 2. 重視研究科技實作(practice)。 3. 視科技為社會建構的產物。科技研究者不是獨處於象牙塔中的天才,而是不斷在同僚、體制、儀器和大自然之間穿梭,來往協調,以形成科技知識。 4. 討論科技知識和物件如何形塑社會並從使用者的角度看待科技知識的生產。從科技知識的形成與擴散,檢討我們目前所身處的科技世界中的種種現象,以及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應對這些科技知識。 5. 反省科技本身的價值。不預設科技是人類理性發展的極致,並指出科技的研究成果及其體制,不但用以控制自然,亦用以控制人群,成為支配者(國家、階級、種族、性別)形塑特定秩序和常規標準的利器。 本書共收論文十篇,分別討論上古宇宙觀與天文星占、中國醫學與數學的知識形構、宋代科技的實作和文化間的關係、明代的數學與社會及中國和其他文明間的科技交流。雖非未涵蓋中國科技史的全部斷代或議題,卻指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課題與方法。就議題方面而言,技術史、博物學、數術、帝國主義的擴張與近代中國科技發展等都有待更進一步的挖掘;方法方面,除了一般人已熟知的脈絡化研究外,歷史上的知識論和實作、書的歷史與科技發展、科技知識與實作的跨地網絡、科技知識和科技物與權力支配和反抗的關係等,都是本書試圖拓展新思考方向。 經由複雜的歷史個案,我們盼望讀者與我們分享中國科技史的趣味,而不總是問:「為何中國科技落於西方之後」;並反思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科技,如何影響我們的社會、文化與自我,而不只想著:「如何利用科技促進經濟發展與提振國力」。 延伸閱讀 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 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 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 序 《中國史新論》總序 幾年前,史語所同仁注意到2008年10月22日是史語所創所八十周年,希望做一點事情來慶祝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幾經商議,我們決定編纂幾種書作為慶賀,其中之一便是《中國史新論》。 過去一、二十年來,史學思潮有重大的變化,史語所同仁在開展新課題、新領域、新方向方面,也做了許多努力。為了反映這些新的發展,我們覺得應該結合史學界的同道,做一點「集眾式」(傅斯年語)的工作,將這方面的成績呈現給比較廣大的讀者。 我們以每一種專史為一本分冊的方式展開,然後在各個歷史時期中選擇比較重要的問題撰寫論文。當然對問題的選擇往往帶有很大的主觀性,而且總是牽就執筆人的興趣,這是不能不先作說明的。 「集眾式」的工作並不容易做。隨著整個計畫的進行,我們面臨了許多困難:內容未必符合原初的構想、集稿屢有拖延,不過這多少是原先料想得到的。朱子曾說「寬著期限,緊著課程」,我們正抱著這樣的心情,期待這套叢書的完成。 最後,我要在此感謝各冊主編、參與撰稿的海內外學者,以及中研院出版委員會、聯經出版公司的鼎力支持。 王汎森 謹誌 2008年10月22日 史語所八十周年所慶日 目次 《中國史新論》總序/王汎森 導言/祝平一 馮時: 天文考古學與上古宇宙觀 一、天文考古學概述 二、天文學的起源與文明的起源 三、天文考古學與上古宇宙觀 四、結語 張嘉鳳: 天事恆象 ─ 殷周至漢初天文占卜體系的發展與演變 一、前言 二、殷商至漢初天文的發展與轉折 三、分野與天文占卜 四、結論 李建民: 古典醫學的知識形式 一、問題意識 ─ 古史傳說與知識傳承 二、「禁方」時代 ─ 秘密的醫療技術 三、「依託」新論 ─ 知識的權威與系譜的重建 四、正典的胎動 ─ 授書儀式的式微及其意義 五、結論 ─「極端的中間」(radical middle) 林力娜(Karine Chemla): 從古代中國數學的觀點探討知識論文化 一、原始資料與文化要素 二、描述中國古代對於這些要素之實作與確定詮釋的基礎 三、結論:操作的•結合與知識論文化 傅大為: 從文藝復興到新視野 ─ 中國宋代的科技與《夢溪筆談》 一、一個宋代中國的文藝復興? 二、以分別的「理」為原型、為主導的解釋與理解 三、除魅、世俗化與日常經驗性的興趣 四、作為一鬆動而多元概念網絡的對應宇宙論 五、餘緒 毛傳慧: 宋元時期蠶桑技術的發展與社會變遷 一、有關宋元蠶書及蠶桑業的研究 二、宋元時期的蠶桑絲綢發展 三、宋元蠶書的背後 四、促使蠶桑技術發展的因素 五、結論 洪萬生: 數學與明代社會:1368-1607 一、前言 二、文獻回顧 三、明初教育制度與《永樂大典》之算學 四、吳敬的《九章算法比類大全》 五、顧應祥與周述學 六、王文素與程大位 七、利息與牙錢等商業問題 八、數學、商業與社會 九、結論 張哲嘉: 占星術與中西文化交流 一、討論範圍的釐清:「天變占星術」與「宿命占星術」的區別 二、早期的中國「宿命占星術」 三、佛教與西洋占星術的東傳及其本土化 四、明清時期西洋占星術的東傳及其本土化 五、結語 韓琦: 西方數學的傳入和乾嘉時期古算的復興 — 以借根方的傳入和天元術研究的關係為例 一、借根方與阿爾熱巴拉新法的傳入 二、梅瑴成與「天元一即借根方」說 三、借根方與宋元數學的復興 四、餘論:晚清有關借根方與天元術的爭論 范發迪: 文化遭遇中的科學實作 — 清代中國的英科學帝國主義與博物學研究 一、引言 二、海貿、商埠與科學事業 三、田野科學與科學帝國主義 四、文化遭遇與科學實作 五、結論 -
中国乡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