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亚遗铎
1949年钱穆先生南来香港,在困顿流离中创立新亚书院。在当时,钱先生为书院取名“新亚”的原因是希望英国人对亚洲殖民地采取较开放的新姿态,使来香港的中国人能获较多自由。本书汇集了钱穆主政新亚书院之十五年中对学生之讲演及文稿,鼓励青年立志,提倡为学、做人并重,讲述传统文化之精要,阐述大学教育之宗旨,体现其失志不逾且终身实践的教育思想。 -
大学小言
陈平原先生自2008年起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自此北大、港中大各教一学期,对两校乃至两地的高等教育情况,可谓有了得天独厚的观察视角。 《大学小言》这本小书,就是这一教育视角的洞若观火之作。作者“不想发展成为专著,就这么‘随便谈谈’,谈大学的功用,谈校史的力量,谈教授的职责,谈校长的眼光,谈课程的魅力,谈博士的培养,谈学科的建设,谈学生的志气,谈排名的困惑,谈改革的代价……想到哪,谈到哪,‘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三言两语道破天机,直指人心,兼及大视野与小感触,而且远超“校史专家”的眼界和趣味。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大学小言”,文字短小精悍,都给人阅读快感;下编“大学评论”涉及宏观问题,视野开阔,让人能准确把握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的高等教育现状与问题。全书貌似是用比较方法,但更多以香港中文大学为镜像,立足与观照者,仍然在内地大学上,所以对内地读者更具现实启示。 -
中国的大学
中国的大学,ISBN:9787564059446,作者:梅贻琦 著 -
哈佛經驗:如何讀大學-菁英學生暢談怎樣善用大學資源
萊特先生對教育與學習不但關心,且深諳箇中三昧。 他說,我們應該傾聽學生們的忠告,而我則說,我們應該傾聽萊特教授的建言! 他道盡了精微洞見與高妙方針,引導學生如何以齊心協力的方式增進學習。 這是每位關心學子與其學習過程的人不可錯失的寶典-且看萊特和一群學生們,將傳授給我們什麼樣的武功秘笈。--彼得‧瑪格瑞斯(C. Peter Magrath),州立大學暨土地計劃大學國家聯盟主席 「哈佛經驗:如何讀大學」是一本精湛絕倫的好書,對學生和老師均能提供實質的幫助。本書貼近審視學生的學習方式;加上學子的心聲漫談、作者的親身經歷,以及其他老師們的寶貴意見,構築了一段繽紛多彩的大學體驗。這是我必買而且必用的一本書;感謝理查‧萊特的悉心與創意,其不僅是一位老師,更是一位老師中的老師。--馬丁‧叟羅(Martin Trow),加州柏克萊大學教授為什麼有些學生可以左右逢源地善用大學生活?而有些學生則顯得左支右絀,回首來時路,竟發現自己老是趕不上進度、或與機會失之交臂? 學子們可以擁有什麼樣的選擇?而老師和大學裡的領導者,又各有什麼樣的法寶,可以幫助更多的學生,改善他們的大學經驗,並使學生所投入的時間與金錢,得到最大的收穫? 更重要的是,大學校園裡日益繽紛的多元樣貌--無論是在文化、種族與宗教上所綻放的奇花異果--這對於教育工作來說,到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而學生和教職員應該如何應對,以從這些五花八門的差異當中,甚至是在那些無可避免的誤解與尷尬場面發生時獲益和學習呢? 汲取十年來與哈佛大四的學生訪談的經驗,作者理查‧萊特已為這幾個基本的問題,焠煉出令人振奮且實用的答案。 學生要如何聰明地選課呢?最好的學習方法是什麼?為什麼有些教授可以點石成金,而有些教授則只會冷眼旁觀呢?要如何將課堂上的學習,和生活上的所見所聞結合呢?我們略舉萊特先生的建議如下: 與他人共同學習,比孤軍奮戰更有成效。 學會時間管理是最首要、也最重要的技能。 個別指導的獨立式研究與工作實習,往往能帶來豐富的學習與刺激的挑戰。 和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交流,是一種學習,也是最豐碩的體驗。 一籮筐的具體建議,佐以學生們充滿迷惘、挫敗、發現與希望的真實故事,使本書成為追求學術及個人成就上不可多得的指南。 -
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
《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内容简介:“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中美文章”的薛涌博士,用委婉动人的笔触,详细分析美国大学教育的种种先进理念与实践,对比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缺失,告诉我们真实的美国大学是怎样的,告诉我们一流的大学、优秀的人才、一流的领导者是怎样塑造的。《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还教我们如何选择美国的大学和专业,即使你不上美国的大学,也可以自己学习和实践。《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是一本好看又实用的教育经典之作,每一个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
大学桥
这是一部非同寻常的作品,一位从千军万马中厮杀过来的大学生,以他敏感又顽强的心灵,给我们讲述了沉痛而又迷惘的高中生活:象牙塔、黑色七月、独木桥……一个个给年轻的生命带来理想和创伤的景象烙于心灵之上。这本是莺飞草长、激情四溢、情歌在校园四处传唱的季节,这本是一个激扬文字,尽情摇摆的年龄,然而,还得听从命运的安排。年轻可以承载全部的快乐,亦可能遇见所有的悲伤。 《大学桥》中人物的遭遇和命运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