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德哲学诸问题
本书是对康德哲学的专题研究,按照康德三大批判的问题系列编排,以期呈现出康德整个哲学的大致轮廓及思想深度。尤其是本书第五部分的评论,在分析牟宗三研究和理解康德哲学的失误的同时,试图展示国人治西学的常见问题。 一 认识论问题 Ⅰ.康德先验逻辑对形式逻辑的奠基 Ⅱ.康德“先验”与“超验”之辨 Ⅲ.康德的“能力”和“形式” Ⅳ.康德论因果性问题 Ⅴ.康德的“智性直观”探微 二 道德与宗教 Ⅰ.Ⅰ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Ⅱ.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 Ⅲ.康德道德宗教精义 Ⅳ.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译本序 三 审美与目的论问题 Ⅰ.论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Ⅱ.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 康德的历史哲学:“第四批判”和自由感 Ⅳ.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Ⅴ.《判断力批判》中译本序 四 康德哲学总论 Ⅰ. “批判哲学”的归宿 Ⅱ.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观比较 Ⅲ.康德哲学的当代意义 Ⅳ.让哲学说汉语——从康德三大批判的翻译说起 五 阅读与批评 Ⅰ.杨祖陶:康德黑格尔再探本 Ⅱ.康德美学研究的新视野 Ⅲ.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之一)——关于“先验的” Ⅳ.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之二)——关于“智性直观” -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的 》分24个章节,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作了研究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哲学的科学理论、直观的哲学、未完成的演绎、物理学化、宇宙论的矛盾等。人们可以将本研究当作一部致力于系统性的评注来读。在给出《批判》作为现代哲学关键文本的四个理由(第1章)这后,本研究在第一部分对于人们通常喜欢的简化进行了反驳,并从题辞、两版序言和“导言”开始,揭示康德更加宏大的、可供当今哲学绝大部分选择的规划。接下来,本研究试图逐一地为康德的“感性论”(第二部分)、“分析论”的“演绎”与“图型说”(第三部分)及其“原理”(第四部分)、“辩证论”(第五部分)与“方法论”(第六部分的第21至第22章)辩护,从而有力地批驳那些鲁莽的指责。每一部分我们都始之于引导性的文字,继之以解说与评注,最后给出批判性的评价,对于与新近的争论相关的讨论给予特别的关注。在每一部分得出阶段性结论的基础上,我们最后借助于考察康德的隐喻(第23章)做出总结性的回顾(第24章)。这一回顾给《批判》调以谨慎的节食配方,但又避免消瘦到形销骨立,战战兢兢,无法站稳。由于总是还有许多理由来赞许康德的著作,我们不妨借用荷尔德林的激情,将他的话(《书信》,235)转用到哲学上来:《批判》“你必须加以研究,那时你将没有足够的钱去购置一盏灯与灯油,从午夜到鸡鸣的时间也嫌不够。” 《纯粹理性批判》是18世纪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撰写的一部认识论巨著。“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康德为《康德的 》冠以这一名称,是为弄清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限。 -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
以作者所译、杨祖陶先生校的《判断力批判》为读本,采取逐节讲解的方法,尽量追踪和重现出康德本人在写作该书时的思路;而在某些困难的地方则根据需要进行逐句讲解,特别是最困难的序言和导言部分,全部都做了逐字逐句的解读。这些解读大都根据作者在大学的课堂演讲录音整理而成,保持了课堂讲解的现场感和生动感,同时配有课堂提问和即席回答。 -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解读
该书从维特根斯坦的世界观、心灵观等个人观点出发,解读写作这本书的背景知识,并着重解读了语言和心灵的关系,以及《哲学研究》所涉及的所有命题。还介绍了维特根斯坦写作《哲学研究》的写作思路,出版情况等等。 -
新批判主义
《新批判主义》中笔者所发表的一系列有关中西文化和哲学比较的论文,涉及法制思想、伦理思想、言说方式、人生观、生死观、本体论、怀疑论、信仰和伪善等等问题,以及对牟宗三的康德研究的批评,对百年中国西方哲学东渐的十大文化错位及实用主义偏向的检讨,对儒家“亲亲互隐”的腐败倾向的抨击等等,在学术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讲述了:在西方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是唯一创造了两种不同哲学而又各自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者则以《哲学研究》为象征。《哲学研究》告别了传统西方哲学以理想语言为基础、试图探索语言本质的静态逻辑构造论,重新将语言哲学捡回到日常语言中,将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的功能作用作为出发点。他所提出的“语言游戏”和“家族类似”对语言哲学的发展贡献基本。《哲学研究》译者陈嘉映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译者。《哲学研究》直接译自维氏的德文原本,因而是迄今中国最贴切、最准确的这一哲学名著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