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时期辽宁、冀东地区历史地理研究
-
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
明清鼎革是當時驚天動地的大事,漢族知識份子面臨到出處的為難,同時要權衡儒家的價值觀與現實的生活。而滿人的統馭之術亦影響漢族士人的考量。本書分別從「史論」、「人物」與「滿人統治」三方面來討論這個動盪的時代,冀能對明清之際的士人與政治有更深入的呈現。 這本書中的文章分為三類,第一類「史論」,是作者對於學界有關明清之際研究的回顧與論述。很多在此方面的研究,都是著眼於手邊的個案史料,缺乏宏觀與比較的視野。作者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論述此領域學界的研究趨勢與特色,也指出一些缺失和問題,可以作為後來者之參考,所以作者收入了六篇文章。第二類「人物」,則是對於當時人物的研究,作者特別以張岱和洪承疇為對象,因為他們似乎是兩個極端的人物,被視為遺民與貳臣的代表。可是細看兩人,卻是別有意境,有過去學界所未注意到的地方。另外兩篇文章則是討論明清之交遺民的交往與遭遇。第三類「滿人的聲音」,則是從滿人的角度來看這段時期,因為滿人的統治策略與漢化程度,也深深影響到明末清初知識份子出處的考量。此部份是由四篇文章所組成,前兩篇探究清太祖與多爾袞對漢人的統御之術,後兩篇則從文化與族群政策上來討論滿人的措施。 -
明朝在中国史上的地位
《明朝在中国史上的地位》内容丰富,涉及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族群关系、中外交流等诸多领域,从基本预设、思考向度、问题设计、理论性话语等角度,探讨了将明史研究向纵深推进的可能。 -
明季史料题跋(外二种)
《明季史料题跋》所收是朱希祖先生关于南明史籍详加校勘、考订的研究文章,共八十二篇,大部分曾发表于《北大图书部月刊》、重庆版《图书月刊》、《文史杂志》等学术期刊,一小部分是未刊稿。《明季史料题跋》涉及历史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不仅梳理史籍作者、版本、存佚、资料来源,而且通过不同史籍之不同记载,甄别歧异,考订史实,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此次收入《朱希祖文集》,我们对原书进行了增订,共收文131篇。 -
功过格
16、17世纪的中国民间社会非常流行一种记录善行与恶行的功过格。功过格是一种善书,它将善行与恶行分别加上功德分与过错分。这样,如果使用功过格的人做善事,积累了许多功德分,就有希望获得升迁或好报。通过考察时末清初使用功过格的情况,作者对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思想史和社会史进行了全新的审视。 -
女子之不朽
生命的意义何在?翻开史册,明清时期的节妇烈女、诰命贵妇以及教子有方的贤母不绝如缕。掩卷扼腕之际不禁令人深思:历史中的妇女是如何考虑人生不朽的?这种想法又如何影响她们的生活? 《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观念》从女教、女学及妇女启蒙三个方面逐一考察明清时期女教传统之衍变和才女文化之兴盛,并反思清末民初的妇女启蒙观念及其在国家民族话语中的变奏。 人生的意义何在?虽然明清妇女不能在庙堂之上建功立业,但她们同样也关注着人生的不朽。 《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观念》从女教、女学及妇女启蒙三个方面逐一考察明清时期女教传统之衍变和才女文化之兴盛,并反思清末民初的妇女启蒙观念及其在国家民族话语中的变奏。明清女教极力把妇女纳入到整饬家庭秩序、巩固王化基础的社会系统中,无论是女教书的条文,还是文人撰写的妇女墓志碑文,都充斥着对妇道母德的颂扬。在这种大环境下,闺秀才女虽以妇道母德为行为尺规,但仍不懈地追求女学。她们在文学创作中陶冶情操、发古今之幽思,并通过著作昭示其责任意识和“不朽”观。 这一力量的蓄积正是晚清男女平权运动萌发的远因,嘉道以降,女教和女学受西学东渐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冰心、苏雪林、丁玲等一大批新知识女性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