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
《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讲述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开始传入中国。由于战争的需要,西方火器成为最早受到明朝重视的西方技术之一。明朝中晚期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等西方火器提升了中国的火器技术水平和战术水平,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弹道知识也逐渐发展起来。《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通过对明清火器文献的分析与解读,从技术史角度,对16-17世纪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的制造工艺以及相关弹道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对火器史和明清科技交流史感兴趣的读者,会从书中得到一些收获与启示。 -
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
本书以充分利用明代卫所武职选簿档案为特色,首次对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在全面掌握海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者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明代选簿档案为主,结合实录、会典、方志、文集、官私史书等文献,对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厘清了明代武官世袭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流变,进而对武官世袭制度发展的后果及影响做出客观分析。 -
天人之际
刘志刚编著的《天人之际——灾害生态与明清易代》从生态、灾害史的角度来阐释明清易代这一变化巨大的历史时代。从六个方面进行展开:明清之际自然灾害的基本状况,专门统计了崇祯、顺治两朝三十四年间发生各类灾害的州县数,通过数据去寻找这一时期自然灾害的基本规律、变化特征与形成机制,并以此去解读明清易代过程中的一些重大政治、经济与社会现象。明清之际灾荒、战乱中的人口损失,通过回测法与借用法探讨了明清易代过程中人口损失量,对当前相关研究进行一些修正,并比较了各类灾害与战争在人口损失中的权重大小。明清之际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从商品市场内在的脆弱性探寻了生态危机向社会经济领域蔓延的途径及原因,从饥民食物的角度考察了灾荒的演进过程并用粮价量化分析了灾荒的程度差异。明清之际灾荒、战乱与地方社会的重构,讨论的是灾荒与战乱中地方社会的应对方式,对明朝宗室、士绅阶层与地方精英三大群体的行为选择与历史命运进行了详细论述。明清之际政府救荒能力的历史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比了明末崇祯朝与清初顺治朝的政府救荒能力。综述了近百年来学术界对明清易代的五种解释模式,是对明清易代研究进行的一次学术史的回顾。 -
致君與化俗:明代經筵鄉約研究文選
經筵和鄉約是近世士大夫期望用以改良帝王政治和社會秩序的制度,兩者都寄寓了士大夫的經世理想和顯示了儒者的學問價值。本書所載的四篇論文,是朱鴻林先生研究中國近世尤其明代思想和制度互動情形的一些成果。就學術研究的意義而言,各篇都是明史研究上議題較新而原創性較高之作,主要是個案研究,而且各有旨趣。 -
Across Forest, Steppe, and Mountain
In this book, David Bello offers a new and radical interpretation of how China's last dynasty, the Qing (1644–1911), relied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and ethnicity to incorporate the country's far-flung borderlands into the dynasty's expanding empire. The dynasty tried to manage the sustainable survival and compatibility of discrete borderland ethnic regimes in Manchuria, Inner Mongolia, and Yunnan within a corporatist 'Han Chinese' imperial political order. This unprecedented imperial unification resulted in the great human and ecological diversity that exists today. Using natural science literature in conjunction with under-utilized and new sources in the Manchu language, Bello demonstrates how Qing expans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empire was dependent on a precise and intense manipulation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relationships. Combines under-utilized and new sources in the Manchu language with natural science literature Complements a general professional and publishing trend in environmental history relating both to China and to global history of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Offers a new, radical interpretation of how China's last dynasty relied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and ethnicity to incorporate China's borderlands into its expanding empire -
北京:寺廟與城市生活
本書以大量的碑文、檔案、文人撰述和豐富的地方文獻為基礎,以北京寺廟及宗教活動為中心,通過大量精細考辨和分析,全方位論述明清以來北京的宗教場所及社團活動,詳實勾勒14世紀至20世紀的北京城市生活情形。書中通過對城市社會組織結構及民眾生活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思考,回答了寺廟在北京城市社會和文化中的重要性,揭示與城市相關的廣泛歷史進程,並對當下熱門的公共領域和滿漢關係、城市特性與國家認同等問題作出了具體的回應。 本書的價值尤其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成功展示了宗教與城市社會生活的融合,將讀者引進了一個很少有機會接觸的世界。其二,提供了從宗教視角描述城市社會組織側面的範例。其三,該書描摹了明清以至民初時期京城的歷史形象,使我們對帝王之城既感到熟悉卻又與眾不同。 本書不僅兼跨地方史、城市史、宗教史、社會史和文化史諸研究領域,而且討論的時間段是20世紀之前的時代,把握了學術界以往較少關注時期的課程。因此是海外學者討論北京地方文化與城市生活的一項富有價值和創意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