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古斯丁
本书首先通过对奥古斯丁的生平和著作的简要介绍,使得读者了解其思想的形成过程,而后则对他在神学、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重要思想进行详细阐述,有条不紊地帮助读者领会这位神学家和哲学家的主要思想体系,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
方济各传 阿奎那传
本书包含了切斯特顿所著的两种传记:《方济各传》和《阿奎那传》。这部简短的中世纪人物传记趣味盎然、引人入胜又不乏深思。前者讲述了方济各从年轻时归信到晚年领受圣痕的经历,呈现了这位圣徒传奇却又真实的一生,让读者看到,他的祷告、贫穷、苦修、对自然的爱,以及他的各种异常之举,都源于他对基督及他人诚挚的爱。后者对比了阿奎那与方济各的异同,讲述了年轻时被称为“笨牛”的阿奎那后来如何成为伟大的基督教思想家,阐明了阿奎那的核心思想对于今天的意义。 -
改教家路德
本书是继罗兰·培登的名著《这是我的立场》之后最重要的一部路德传。作者结合对路德时代的宗教习俗、日常生活状况以及他受教于其中的神学和宗教传统的探究,向读者清晰地展现了伟大的改教家路德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过程。作者活泼的文风与灵巧的笔法是改教家路德的形象跃然纸上。 -
穿越荣耀之门
内容简介: 1956年,五名立志将福音传播到丛林深处的传教士,放弃了舒适安宁的生活,冒险深入厄瓜多尔原始丛林,希望向印第安土著部落奥卡人宣讲福音。不幸的是,他们刚踏上部落的领地,就遇难身亡。尽管他们手中有枪,却始终未扣动扳机…… 从不欢迎外来者的奥卡人,起初并没有拒绝传教士的礼物和友好。经过无数次试探性接触后,五位传教士觉得机会成熟,决定于1956年1月的某天,准备与奥卡人进行一次关键性会面…… 五位年轻人的妻子不约而同地屏息守候在收音机旁等待回音…… 《穿越荣耀之门》评论 这本书应该被每一个基督徒的图书室收藏,它使我们看见那些致力于福音使命的家庭,是怎样给出了一个“标竿人生”的定义。 ——亚马逊读者 评论节选 这本书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我们真实地信靠上帝究竟能有多少? 如果我们被呼召,我愿意放弃些什么? 我会牺牲我所喜欢的舒适生活吗? 我会牺牲自己计划好的人生吗? 比牺牲自己这些更难的,是如何面对我们的妻子或丈夫。我愿意冒着牺牲他/她的危险,开始一段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旅程吗?甚至我们永远都不能再见面,直等到天堂相会的日子? 本书将这样的信仰历程,属灵的挣扎,神的作为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激励。 ——亚马逊读者 评论节选 《穿越荣耀之门》评论 尾声一 1958年11月 从那个星期天下午到今天,将近三年过去了。此刻,我正坐在棕榈滩西南方不远处的提瓦努河畔的一间小茅屋里。在三米开外的另一间茅屋里,坐着杀害我丈夫的七人中的两个。其中一人叫吉基塔,他刚给三岁半的瓦莱丽烤了一只大蕉。为了喂饱在这块空地上居住的十来个奥卡人,吉基塔的两个儿子扛着制作精巧的吹箭筒到丛林里打猎去了。 这是怎么回事?这种事只有那位能让斧头漂起来,能让日头停下来,能将活物的气息掌握在手中的全能的、永远的上帝才办得到。 五位传教士死后,宣教飞行团契继续给奥卡人空投礼物。他们依然友好地接受,但我们知道再也不能以此判断他们的态度了。 飞行员纳特的姐姐雷切尔·赛因特依然在黛玉玛的帮助下潜心研究奥卡语。黛玉玛与其他几千印第安人一起,渐渐认识主耶稣,并开始祈祷,让上帝光照她的部落。 1957年11月的一天,我正在阿拉胡诺麦卡利一家原来的工作站里,突然来了两个克丘亚人。他们从库拉赖河赶来告诉我们,有两个奥卡妇女在他们家里。我立即跟他们走,在搜救队曾住过一夜的克丘亚人居住地,见到了曼卡姆和明塔卡。明塔卡是曾到“棕榈滩”与传教士见面的两个女人中较年长的一位。 后来,这两位妇女与我一起回到了山地亚。我开始在那里跟她们学语言,并不断祈求上帝领我们进入她们的部落。上帝最初的回答出现在《尼希米记》九章19节和24节的应许中:“你还是大施怜悯,在旷野不丢弃他们。白昼,云柱不离开他们,仍引导他们行路;黑夜,火柱也不离开他们,仍照亮他们当行的路……这样,他们进去得了那地,你在他们面前制伏那地的居民……都交在他们手里。” 当雷切尔和黛玉玛从美国访问归来后,我们去看望她们。这三位奥卡妇女在分别十二年之后,再次见面了。她们打算携手重返部落。1958年9月3日,她们回去,让族人明白了那些友善的外人是带着爱来到丛林的。三个星期以后,她们又回到阿拉胡诺,玛吉·赛因特和我一直在那里等着。她们又带来了七名奥卡人,还邀请我和雷切尔去部落里与族人一起生活。 于是,我们在1958年10月8日来到奥卡部落。期待已久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奥卡人很友好,且乐于助人,待我们像亲姐妹一样。不但帮我们盖房子,还把肉和树薯分给我们吃。他们说,杀死传教士只是因为错把他们当成了食人者,当初下手的根本原因是恐惧,现在他们后悔了。 但是我们知道,那并非意外。上帝总是按他自己的意志行事。来自很多国家的信件提到,上帝借五位传教士的经历影响了成百上千的人,因为他们坚信“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因此,我们请求那些为我们祈祷的人继续祈祷。虽然我们进入了这个部落,但也不要忘记这仅仅是个开端。 -
简朴生活真谛
北美三大最具影响力的灵修作家之一 傅士德经典之作 简朴是一种恩典,也是一种操练 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哥林多后书》6:10 ·让你明白“简朴生活”除了节约、节制之外,还有哪些更深刻的意义; ·帮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操练如何寻求神的引导、顺服神的旨意; ·帮助你去教导更多的人,如何摆脱浮躁和浅薄,活出与世人不同的生命; ·帮助团体明白简朴生活的重要性,共建平静和谐的生活。 现代人面临更多的诱惑——更多的钱、更多的享受、更优越的生活,这些都在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令我们离圣经所呼吁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远。当我们专注于攫取的时候,奉献就成了难事;当我们专注于钱财的时候,心灵与诚实的敬拜就不复存在;当我们专注于自我的时候,节制、怜悯和爱就尽成空谈。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傅士德的谆谆教诲。他如同先知,站在时代的洪流之中向我们发出呼喊,指引我们重归历代圣徒走过的道路,找到我们生命的真正重心,活出与世人截然不同的样式。 本书因其思想与灵性并重、知识与操练并重而闻名,更因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厚重的生命见证,成为灵修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简朴也像祷告、崇拜或者任何属灵操练一样重要。 ——傅士德(Richard J.Foster) 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使徒保罗 所有丰富,如不属我的神,于我仍是贫乏。 ——圣奥古斯丁 《简朴生活真谛》一书理论及实践兼备,重现内在与外在简朴的平衡,亦提出个人及团体的简朴并重。此书提醒人归回神的创造及安息的秩序,亦勉励教会推动简朴生活,在世俗文化中活出基督门徒的特质。在信仰感受化的趋势底下,此书能够帮助我们重视信仰的生活实践,加深与神的关系,值得仔细阅读。 ——郭鸿标博士(建道神学院助理教授) 傅士德认为,简朴与祷告、崇拜等任何属灵操练一样重要。为此他写了一部大作《简朴生活真谛》,非常值得一读。 ——范学德,《活在美国》作者 这是一本好书,看得我很激动。现代人被各种欲望驱使,自认为自由,其实是被捆绑。这本书让人明白:简朴生活才能带来心灵的自由。我愿意过简朴的生活,因为做个简朴的人真的很好,做个认识真理的人也真的很幸福! ——读者评论 《简朴生活真谛》金句试读 ·现代人的通病是热衷于拥有一切。市面上流传着一套无稽之谈,标榜“越多越好”,鼓吹“拥有的越多,生活越好”。实际上,我们时常不加质疑便接纳这些观念。结果,在现今的社会中,人人都想发财,想得要发疯了,与现实生活完全脱了节。人与人之间疏离、冷漠,于今尤烈。 ·简朴观能解救我们脱离这种狂热,在我们毫无节制的奢侈生活中,来个当头棒喝,让我们忙乱的心灵得到平静安稳。简朴观能释放我们,得以摆脱威廉·潘恩(William Perm)所说的“拖累”,并且让人对物质有个正确的观念。物质是用来提高生活质量的,而不是用来压榨生命的。 ·简朴使我们得以进入心灵的深沉静默之中,我们原是为此被造的。 ·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简朴的典范。我们的任务很紧急也很适切。我们这个世纪需要真正的简朴、祷告的精神,以及顺服的生命。但愿我们成为那种真确生活的具体典范。 ·简朴所要求的代价当然很大,然而简朴的反面——繁复——所要求的代价更大。它会夺去与神圣中心的快乐团契,夺去从上帝善良的统治的观点去看一切事物的信心,夺去长久的和平,也夺去以神的权能兴奋地在世上过活的能力。总而言之,它会夺去耶稣应许的丰盛生命。 (转引自:http://www.baojiayin.com/books/deeper-growth/6083.html) -
安立甘宗思想家文选
呼克尔、安德烈斯、赫伯特所著的《安立甘宗思想家文选》选集材料为美国康涅狄格州巴格莱神学院教授哈第博士所编选。哈第教授曾担任历代名著集成之《拉丁教会文集》与《纽曼选集》二书之编辑顾问。哈第教授也是研究早期安立甘教会史的专家。因此他毫无问题能为我们选出安立甘宗形成时期的最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