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尔仁尼琴读本
《索尔仁尼琴读本》主要内容简介:索尔仁尼琴(1918-2008),俄罗斯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59年,他以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开篇,揭开了苏联“集中营文学”与“农村小说”的第一页。从步入文坛的第一天起,他就显示出艺术家与思想家兼具的卓越风采。充满抒情、哲思的“袖珍散文”是他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未曾辍笔的文学体裁。1974年被驱逐前,他不仅有如《癌症病房》、《古拉格群岛》等具有宏阔思维的作品问世,也有《为了事业的成功》等短篇小说发表。被驱逐后,他除了继续创作在国内期间已开始的史诗性巨著《红轮》,还完成了自传体回忆录《牛犊抵橡树》,政论文集《在巨石的重压下》,政论札记《一粒落入两扇磨盘间的种子》等重要作品。《索尔仁尼琴读本》选译了《一粒落入两扇磨盘间的种子》第一章 及其相关书信,对于我们了解作家20年流亡生涯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4年回到俄国后,索尔仁尼琴写下了大量的政论作品,如《20世纪末的俄罗斯问题》(1994),《俄罗斯在崩溃中》(1998)等,还发表了《复活节举着十字架的游行》等作品。在新世纪的生命晚年,他依然执著于政论与鸿篇巨著十卷本《红轮》的写作。索尔仁尼琴是一个融合了古俄罗斯文化与19世纪和20世纪俄罗斯文学传统的当代作家,“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为生活在充满悲剧的当代世界的人的尊严而斗争的巨人”。 -
杏子酱
索尔仁尼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以中短篇小说引发了文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核爆”,此后他为鸿篇巨制所制牵,时隔半个世纪才重新回归短小体裁:小说集《杏子酱》是作家于生命晚年创作的最后的文学作品,包括八部短篇和一部中篇。 书中人物从将军到劳改犯、从神父到现代银行家、从工程师到农民,其命运在历史的磨盘中被强力碾磨,历史“红轮”的宏大轨迹因此在短篇中得以完整描摹。作家对短篇体裁的创新也同时完成:对位的旋律和“双子座”结构,让一个人物的不同命运,或两个不相关人物的命运同时容于一个短篇,从而形成对历史的神秘隐喻,促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和反思俄罗斯在20世纪的严酷命运。 -
红轮(第三卷)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创作生涯中最大的一部鸿篇巨制,也是目前世界文学史上篇幅最宏大、卷帙最浩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小说。 《红轮》从1914年8月的一战到1916年的俄国民权运动、俄国资产阶级二月革命、无产阶级十月革命、1918-1919外国武装干涉和苏联国内战争,一直写到1920-1922水兵叛乱,、新经济政策及1928工业化、1931农业集体化、1937新宪法、1941苏联卫国战争和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涉及俄国及欧洲历史上的一些列重大事件,作者极力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现在读者面前,用文学笔调对其意义做出自己的解释和评价,力求全方面、多层次、多方位反映历史现实,构成一部俄罗斯的百科全书。 《红轮》是一个神话,一部史诗,一幅全景式展现俄国战争和革命时代的历史画卷,一部深入反思俄国革命史的多主题、多声部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再也无法超越的世纪巨著! 本卷为《红轮》系列最核心的一卷,也是中国大陆出版的最后一卷!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本书包括索尔仁尼琴的成名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以及《玛特辽娜家》等四部优秀作品。正直善良的伊凡·杰尼索维奇无辜被投入劳动营,并要呆上10年。作者仅仅描写了伊凡在劳动营里一天的经历,却充分揭露了人的权利柄遭践踏的冷酷现实,显示出深刻的批判意义。另三部作品分别抨击了官僚体制、揭示出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与同样具有相当的艺术震撼力。 -
癌症楼
瑞典学院前常务秘书贺拉斯•恩达尔作序推荐 独家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受奖词 该书《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一,也是他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 “癌症楼也叫做13号楼”。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二十几年的军队、劳改营、流放地的生活后,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在多年沉冤蒙难的日子中他已淡忘了女人,但他来到癌症楼治疗的时候,性意识在他身上猛然苏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的一种标志。在展示他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作者还描写了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室病友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的性格形成和人格扭曲,如向上爬的官僚鲁萨诺夫、青年地质学家瓦吉姆、女医生薇拉等等。 《癌症楼》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 他的人生与作品是如此相仿,堪称典范,相互之间,几乎不可分割。 ——哈罗德•布鲁姆 全世界成百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学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 ——弗拉基米尔•普京 事实上,抛开政治的因素。索尔仁尼琴的文学艺术成就还是很高的。比如:在《癌症楼》这部作品中,他就非常精彩地刻画了七八个身患癌症的患者在面对生死时的不同态度,由此反映他们分别代表的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蓝英年 -
牛犊顶橡树
《牛犊顶橡树(文学生活随笔)》内容简介: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市。在这里,他读完了中学,考入罗斯托夫大学的物理数学系,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与此同时,因酷爱文学,他还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攻习文学。苏德战争爆发后,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曾任大尉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1974年10月,他联合一些流亡西方的苏联作家,在西柏林创办了《大陆》文学季刊,作为发表苏联流亡作家作品的阵地,他亲自写了发刊词。1978年6月8日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因批评西方社会的实利主义和自由主义,引起一场争论。《牛犊顶橡树》是他在此期间他在西方出版的作品,是一部关于苏联国内“文学生活的特写”,其中讲到自己作品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