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中国
“中国人要用中国货!”这是中国20世纪早期的国货运动中的醒目标语之一。这场运动通过灌输中国是有着自己“国货”的“民族国家”的观念,寻求把消费与民族主义联系起来。这场运动影响了中国初萌的消费文化的方方面面,从衣服到食品添加剂这样的时尚、从博物馆到百货商店、从产品展览到广告,莫不如此。同时,反帝抵制外货运动、国耻纪念、国货展览会、对不忠实的消费者的诋毁以及中国工业部门的提倡,都强化了民族主义消费,并传布了这样的信息——爱国的中国人使用中国工人在中国人拥有并管理的工厂用中国原料制造的产品。 在本书中,葛凯(Karl Gerth)认为,影响近代(modern)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民族主义(nationalism)和消费主义(consumerism)先后在中国滋长。在20世纪早期,民族主义把每件商品贴上“中国的”或“外国的” 标签,消费文化变成了民族性概念被清晰表达,被制度化及被实践的场所。本书以中文、日文和英语的档案,杂志、报纸和书籍为文献基础,第一次探讨了民族主义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历史纽带,重新解释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方面,并为洞悉所有近代国家中的类似联系提出了方法上的参考。 -
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共分五篇。书中分别对消费文化及现代与后现代进行了理论界定;着重从前现代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对前现代时期消费文化的总体特征作了分析等。 -
消费文化
本书作名西莉亚“卢瑞是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社会学系的高级讲师。 《消费文化》是介绍消费文化的本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一本入门教材 作者详尽地描述了大量有关消费文化的研究资料。从而寻找到了消费文化的萌兴以及生产和消费文化商品之间的动态关系 她指出, 在当代社会,消费已经变得日益风格化。并为人们的日常创造性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环境。 作者研究了个人在以社会等级、性别、种族和年龄划分的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对他或她参与消费文化的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已经促成了个人与这些社会群体的归属方式的变化。从而证明消费文化提供了创造社会和政治身份的新方法。 本书以流畅、严谨的文笔以及丰富的图片资料生动而详尽地描述了各个社会群体与消费文化之萌兴以及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无疑,本书是一部较为全面而具有权威性的关于消费文化的著作。 而消费文化在媒体和文化研究以及文化社会学领域正成为日益重要的话题。 -
酷的征服
本书以1960年代的美国社会为背景,阐述了美国社会商业文化、反主流文化与嬉皮消费主义的兴起。1960年代的美国社会出现了二战以来最大的文化变革,人们开始反思过去,审视未来,反传统的思潮甚嚣尘上,这股思潮后来又波及到整个西方社会。在这种文化变革下,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的转型加剧,作者把研究的笔触伸向了社会变革的深处。 -
消费文化
本书是“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中的消费文化系列之一,书中收入了英国学者弗兰克?莫特的关于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与社会空间的相关研究报告。 这项研究为激进同性恋群体带来了敏锐的文化批评,为研究消费社会的历史学家增加了有深度和广度的内容……为时尚界专业人士提供了有益的市场营销计策探讨报告供他们借鉴,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本书从社会性别角度对男性文化进行的分析为女权主义者提供了新的启示。 -
永恒的奢侈
《永恒的奢侈:从圣物岁月到品牌时代》由两位作者的论述构成。前者采用漫长绵延的视角,对奢侈进行历史一社会层面的诠释,后者关注品牌身份和管理的时间流变,侧重奢侈的市场营销和符号学探索。作者在保持自身独特“思想性”的同时,试图修正奢侈的解释方式,用一种新的分析手法将构成昂贵和高档消费的社会理念概念化,用科学诉求代替哲学——道德旧说。围绕着没有“变化”的奢侈核心,奢侈理论集中体现在需求机制和社会各阶级展开的象征性斗争这上。书中观点和时间性的交叉,并存着“贵族”品位与平民爱好、传统与创新、隽永神话与短暂时尚,这使得品牌及其设计——宣传——销售在新的语境下具有了新的意义,奢侈的新格局更为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