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权与绅权
《皇权与绅权(精)》由费孝通、吴晗所著,旨在分析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与阶层权力运作,“目的偏重在提出问题,不在获得结论”。“皇权”本身是为中国人所熟悉者,而近乎习焉不察的“绅权”,作为中国农村社会中特殊的权力形态,正是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官僚政治结构中,与“皇权”互为表里,才使得千百年来政权模式与乡村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是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保障,不容忽视。本节高度提炼出“皇权”、“绅权”两种权力形态,围绕它们展开论述,分析二者之间的合作与冲突、性质与演变。可以说,这批社会历史学家们将中国古代史纳入到了社会学的视野中进行观察,既使得对古代历史的解读颇见方法论上的新意,也让“学术舶来”的社会学研究与中国历史实际充分结合。可以说,这一迷人题目所具备的丰富文化感,起到了沟通学术界与大众知识界的效果。 -
晚清大变局中督抚的历史角色
《晚清大变局中督抚的历史角色•以中东部若干督抚为中心的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一。作者以晚清时期中部、东部的督抚为中心,观照督抚整体,由督抚与近代中西文化的关系切入,透过督抚思想文化观念的变动与晚清社会发展间的互动,系统考察了督抚在晚清大变局中的历史角色。 -
中国国号的故事
《中国国号的故事》主要内容:国号,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称号。在中国悠久绵长的历史过程中,举凡拥土聚众建立政权的统治者不论其肇创的是局处一隅、割据偏安的小国,还是拥有中原、统御四方的一统国家,开国伊始,无不定立国号。国号者,从来就是家天下的樗,而且逐渐成为天命所钟、历数所在、万民拥戴的象征,乃至国家政治文化的符号。 -
劍橋中國史第十一冊-晚清篇(下)
在英語的史學界中, 劍橋史(The Cambridge History)堪稱是典範之作, 劍橋中國史是劍橋近代史(The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系列衍伸出來的中國史學專著, 是由艾克頓爵士(Lord Acton)籌畫, 全書共14冊, 於1966年開始籌劃。中國史對於西方史學家而言是個特殊而複雜的議題, 且比整個歐洲文明史分歧更大。中國歷史記載的詳盡浩繁, 儘管有歐洲漢學家卓越的先鋒工作, 直到最近年, 仍難有少數歷史經典之作的翻譯, 和重要朝代及制度的簡史。本書充分反應了西方學者藉由中國、歐洲、日本等文獻相互融合的歷史觀, 進而讓史學家能夠重新發掘新問題, 懷疑許多舊觀點, 並注入新的史學研究與方法。 -
科举史话
《科举史话》:文史知识文库。《科举史话》就我国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经过进行了考证论述,《科举史话》是研究中国科举制度的一本很好参考书。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宇宙世界的期待。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世族传统。这套文库力求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审视,向您菜示五千年文化的各个方面。 -
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
该书是根据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部教授裴斐(Nathaniel Peffer)和韦慕庭(Martin Wilbur)1960年11月1日至11日采访吴国桢的英文稿翻译而成。虽然它是口头访谈,文字较松散,也不乏累赘,而且问答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与我们不尽相同,我仍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所谓好书似乎就应该如此,要么让我们读到些什么,要么让我们想到些什么。 从读到的内容方面看,这本书内容是丰富的。首先,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吴国桢口述回忆》从吴国桢自己的立场记述了1945年-1953年七年间的重大事件的幕后原因及其结果,很多史实鲜为人知,如吴国桢与周恩来的交往、吴国桢处理学潮的经过、发行金元券的决策过程、毛泽东通过颜惠庆策反吴国桢的经过、蒋介石企图暗杀吴国桢的细节等。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国民党政权和蒋介石许多做法的强烈不满,从当政者的角度揭露了国民党政界病入膏肓的腐败,生动地展现了他与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间惊心动魄的争斗场面。局中人讲幕后事,内容独特,鲜为人知,使得该书不仅可读性强,而且又是重要的研究资料,对于学术界研究民国史、上海史、台湾史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次,它展示给我们一个经历丰富的人的内心世界。关注和研究人物,往往不止限于了解一个人的经历与个人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要走进那个人的精神世界,去理解他对待问题的看法、心态及其对策,要有理解、有学习、有批判地去读。也就是说,读一个人,要做到真正有收获,有一个自我的提升与感悟。在读一个人的时候,他的经历越复杂、越耐读,我们的收获也会越多。吴国桢曾是周恩来的同窗好友,留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先后担任过汉口市长、外交部政务次长、中央宣传部长、重庆市长、上海市 长、台湾省政府主席等重要职务,是蒋介石的亲信和国民党中炙手可热的大员、毛泽东宣布通缉的15名主要战犯中的第10名,此外他还与美国政界、新闻界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作为20世纪40、50年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人,他亲历了许多重大事件,有时甚至是在政治漩涡的中心。这样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无疑是丰富而复杂的,而了解这样一个人的复杂心态也必然是有意义的。以吴国桢为例,想在政治上实现其抱负无疑是他成为“市长专才”的重要动因,他所追求的民主政治与蒋介石的政治体制的必不可免的冲突也恰恰是他难有作为的根源所在, 他对国共两党及二者之间斗争的看法也是决定他历史命运的主要因素。毫无疑问,吴国桢是一个干才,但其心路决定了他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