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评·书缘·书话
我的书房兼会客室,空间比洁若的大,设备也比她的齐全。我们两个就分头搞着各自的工作。有时她会探进头来问我要点什么。当然,我也短不了打搅她。我的“手稿”称得起是“天书”,而且经常长得像蜈蚣。我总是利用一些废纸的反面写,并且随写随接。每完成一篇,洁若不论手头有什么工作,都立即放下,替我誊成在编辑部够得上是甲级(指工整程度)的稿子。誊清时,凡她读来不顺口的地方,必然提出。有时我马上首肯,有时商榷,有时难免争执不下。 …… 我和洁若都没有老迈感,因为我们的思维都还清楚,而且效率也不减当年。工作最大的报偿,是从完成了它而得到的快慰。等它变成铅字,能与广大读者见面时,所感到的幸福就更大了。 我们对眼下这种“车间生活”十分满意,不论拿什么阔绰舒适的生活来换,我们也不干。 -
老猫的书房
书房是一种奢侈。时至今日,许多读书人都没有自己的书房。本书作者江晓原显然是个完全实现了梦想的读书人。他很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将档案馆的密集架搬进书房的人。这个书房实在奇特:地上铺着铁轨,用带滑轨的密集架放书,可以比原来的藏书量增加三倍。区区十九平方米的空间打造出拥有三万藏书、四千藏碟的“书影之城”。江晓原坐拥着大气实用的书房,以猫的灵性和优雅让这些藏书藏碟生动起来。让我们走进“老猫的书房”,感受别样的才情与人生。 题解 前书房时代 1 雪夜闭门读禁书 1.1 爱上读书 1.2 少年惊艳梅花谱 1.3 张庆第先生 1.4 高考 2 学生时代 2.1 《西厢记》 2.2 科学史 2.3 淘书路线图 书房时代 3 书房的变迁 3.1 终于在滑轨上成为书虫 3.2 女儿的“童年记忆” 3.3 阅读综合征 4 在“阳台”与“卧室”之间 4.1 “见习巫觋” 4.2 天学 4.3 “第二专业” 5 我的书评生活 6 两种文化 6.1 “两种文化” 6.2 我们的科学文化 6.3 科幻的三重境界 6.4 量化考核·计划学术·学术过热 7 书房的生命 7.1 和书相爱 7.2 作客书房 书·缘 8 人在旅途,心念书香 8.1 在汉城搜寻《三国遗事》 8.2 “失而复得”之《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 8.3 异域购书之艳遇种种 9 那些人,那些事 9.1 戈革 9.2 书痴L 9.3 周雁 尾声 后记 -
书店时光
书店,都市的筑梦空间。不论时代变迁、文字的载体更迭,我们仍然不由自主地被书店吸引,享受坐拥书城的静谧时光。书店为何迷人?因为经历时间的痕迹,因为专注阅读的表情,因为非读不可的爱意;因为种种细微而无可取代的感动,他们守护着“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选书宛如一趟全球旅行的多恩特书店;全世界最古老的亨利•萨瑟兰旧书店;本身就是一件视觉艺术品的马格马书店;十七世纪的贵族宅邸内的罗伯蒂宫殿书店;于古老教堂中构建的书之圣殿瑟莱克西斯书店;充满奇幻色彩的漫画专营店布鲁泽尔书店;电影场景中真实存在的里佐利书店…… 33家各具魅力的书店,等待着与你相遇。 ★海量图片、详实访谈、豪华开本、全彩印刷,迄今最美、最实用的书店书! ★带你踏上环游世界、探访最美书店的梦幻之旅!伦敦、巴黎、罗马、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纽约……巡礼世界各地别具一格的书店,记录下人与书相遇的美妙瞬间。 ★职业文化记者联手知名摄影师,全方位展现世界一流书店的风貌。 ★倾听经营者不为人知的爱书奇缘,揭开实体书店的长青秘诀! ★只要爱书,必定为这些书店深深感动! -
快雪时晴闲看书
作者妙笔点评近五六年间所出钟意之书,时见快意笔墨,可算一详细的私人阅读小史,亦足供同好参考。另以钟叔河、陈子善、止庵三位编者为例,细细评说三十年间周作人著译编辑出版故事,意义自不可小觑。最后为数篇民国旧书随笔,趣味洋溢,颇值赏读。 收在此册里的文字,多为关于书的闲话,曰“闲看书”是也。原本自己写作谈书的文章皆为约稿,数小时之内写完交卷,数天之后便见载报端,往往写过便忘,再读则如阅别人所作,自己早不记得。今检阅旧作,有“随伊迷路为看花”之慨。不过谈书的文字好在随兴而发,书里书外信手写来,最能看出个人感受,虽见识高低因人而异,但由此所得的趣味留在文字上总是好事,或者藉这些文字而体味所谈书籍的别样景致也未可知。 关于书,可谈的话题很多,读书人或爱书人都是此间同道,一是对书多有依赖,一是对书多怀情感。此前曾说藏书如藏美,金钱和精力都花费在她身上;书房似闺房,时间和情趣都消磨在这里。对于书,我们尚有许多无法言说的感受,或统如一句话:乐在其中。 己丑正月初三,守于长沙病母身边 -
书情书色
本书是“准笔记体”的书话短章。作者东采西撷,忽中忽外,有人有己,亦正亦邪,试图营造出一点小趣味,温暖那些或痴或狂的读书爱书藏书之人。本书笔调轻松诙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东西两场访书记
何挹彭的资料不多,仅民国期刊上得知他“酷爱旧籍”,是北平旧时的藏书家。从近几年的旧书拍卖会上,何挹彭的书时有现身,但其人的资料还是了解甚少。 本书收录了他的十篇书话文章,即《眠雨堂记》、《东西两场访书记》、《幽思篇》、《聚书脞谈录》、《自省篇》、《雅窃礼赞》、《读书漫谈》、《读〈涧于日记〉》、《关于日记》、《郑苏戡〈海藏楼诗〉》。 其中有对书的痴爱,有对版本的讲究,有对北平旧书肆变迁的摹画,有对名人日记和作品的评价。透过这十篇文章,读者能够了解民国时期北平旧书的概况,书摊的变迁,古旧书的品种,民国期刊的出版情况,各版本书的价钱,名人日记的解读。 本书语言朴实,真诚,风格清新自然,读之如身临其境,会让人感受到一个藏书家的快乐,欣赏藏书家的眼界。文人除了爱读书外,还应该学会读书,知道该读什么书,本书能够给每一个读书人和爱书人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