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一份进行比较的研究报告
-
俄罗斯文化十五讲
俄罗斯文化是俄罗斯人民创造的一种文化历史类型,由俄罗斯民族意识的独特结构所决定,它是俄罗斯人民献给人类文明的一个“成熟的果实”,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具一格的文化品位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本书作者撷取了近千年来俄罗斯文化发展史中几个重要的时期和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进行介绍,希望大学生从本书中不但可以了解到俄罗斯文化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而且可以触摸到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俄罗斯文化的特征和内涵,从而对俄罗斯文化有一种总体概念和把握。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作者的话 第一讲 俄罗斯文化概述 一 俄罗斯文化诞生的假定时间 二 俄罗斯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 三 俄罗斯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讲 “罗斯受洗”及其文化意义和作用 一 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 二 古罗斯的多神教信仰 三 “罗斯受洗”和“双重信仰”现象 四 基辅罗斯时期的俄罗斯文化 第三讲 伊凡雷帝的专制思想及其文化表现 一 伊凡雷帝其人 二 伊凡雷帝的专制思想及其宗教一哲学前提 三 伊凡雷帝时代俄罗斯文化的发展倾向 第四讲 彼得改革与俄罗斯文化世俗化 一 彼得改革的背景 二 彼得改革的内容 三 彼得大帝时代的文化世俗化 第五讲 普希金与黄金时代俄罗斯文化 一 俄罗斯民族意识的迅速觉醒 二 普希金是黄金时代俄罗斯文化的杰出代表 三 黄金时代俄罗斯文化诸门类的繁荣 第六讲 斯拉夫派与西欧派——世纪俄罗斯文化的“纵向”与“横向” 一 斯拉夫派和西欧派产生的背景 二 斯拉夫派及其代表人物 三 西欧派及其代表人物 四 斯拉夫派和西欧派是俄罗斯文化的一种二元现象 第七讲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化 一 白银时代——俄罗斯精神文化的复兴时期 二 白银时代俄罗斯哲学的繁荣 三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化的多元化 第八讲 俄罗斯侨民文化现象 一 俄罗斯人流亡浪潮及俄罗斯侨民的文化活动 二 俄罗斯侨民文化是俄罗斯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 俄罗斯侨民知识分子的使命思想 四 俄罗斯侨民文学 第九讲 苏维埃文化诞生 一 苏维埃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类型 二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文化革命” 三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知识分子 四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文化发展 第十讲 斯大林时代苏维埃文化 一 斯大林时代的社会背景 二 斯大林时代的文化发展 三 斯大林时代文化发展的问题 四 斯大林时代的文化政策 第十一讲 赫鲁晓夫时代的文化“解冻”和“封冻”——世纪 年代中叶至 年代末苏维埃文化 一 赫鲁晓夫时代的文化“解冻”及其表现 二 赫鲁晓夫时代的文化“封冻”及其表现 三 持不同政见运动和地下文化现象 第十二讲 苏维埃文化的最后历程——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与被禁文化的“回归” 一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与苏维埃社会的变革 二 苏维埃文化发展的新现象 三 “回归文学”现象 四 苏维埃社会中的宗教复苏 第十三讲 新时期俄罗斯文化——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文化 一 新时期俄罗斯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发展延续性 二 新时期俄罗斯文化发展的环境和状况 三 新时期俄罗斯文化多元发展中的亚文化现象 四 新时期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化 第十四讲 俄罗斯知识分子 一 知识分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 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历史沿革 三 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特征 第十五讲 索尔仁尼琴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 索尔仁尼琴的生平与创作 二 索尔仁尼琴的新斯拉夫主义思想 三 索尔仁尼琴——一个有争议的文化人物 四 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文化的保护者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俄国史(全五卷)
原书名为《俄国史教程》,今去掉“教程”两字纳入世界历史文库,以与其他著作相统一。本书是俄国学术著作的代表作,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唯一的一部从远古写至十九世纪中叶的多卷本俄国史书。它不同于前人的著作,打破了王朝体系,突出了社会经济。全书史料丰富,条理清晰,对讲述的问题经常及时做出小结,而且叙述生动,文笔优美。对系统地研究从古代到十九世纪的俄国历史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帝俄时代生活史
《帝俄时代生活史(历史人类学研究1700-1917年上下)》一书的作者米罗诺夫在详细分析大量的人类学资料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评价了220年间俄罗斯生活水平的变化,包括各地区生活水平的变化,还用农业生产、税款、赋役、收入、价格和工资、饮食和人口、农民和工人的预算以及国民收入方面的资料(使用有关方面公开的统计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研究结果。 帝俄人民的福利状况是俄罗斯人民和政府在改善国家生活方面共同努力(从17世纪末彼得一世改革开始,直至20世纪初尼古拉二世改革结束)的结果,同时也是衡量现代化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如果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提高,那么则意味着从17世纪末起由最高政权开始的,在200多年间以不间断的交替方式进行的改革,至少在经济方面是有成效的,满足了多数居民的迫切需求,不管这些改革是否受到这些居民的支持。反之,如果多数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降低,那么对改革的评价就与上面截然相反。人民的福利状况是评价俄罗斯整体发展状况、执政上层政策的效率、所谓的自由和革命运动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重要论据。 -
俄国社会史(上下卷)
本书是世界史学中第一部综合研究俄国社会史的专著。它有两大鲜明的特点:一是史料和资料的极其丰富多样,一是题材和观点的新颖。从史料来说,本书引用了3500多种文献(其中包括700种以上的国外文献)、8家档案馆的档案,配有102个统计表和50个统计附表;正文中配有142幅生动的插图,衬页中另有72幅插图,对读者形象地了解内容极有好处。从题材和观点来说,本书涉及了俄国的个人主义、公民社会、法制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城乡关系,阶级、阶层,妇女生育,专制主义与现代化,帝俄时期史分期等许多问题。读者可以读到与过去传统说法不同的有根有据的新解释和新观点。 -
大博弈
大英帝国和沙俄帝国的秘密战争,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不朽史诗 大博弈开始,两大帝国相隔3000公里;大博弈结束,两国仅距30公里。 但在中亚的土地上,在丝绸之路的东西交汇点,博弈永不落幕。 19世纪初,英属印度和沙皇俄国中间横陈着广袤的沙漠和群山。这些地带不为人知,也未被测绘,只有布哈拉、撒马尔罕和塔什干这些蒙古汗国时代的古老地名还残存在人们遥远的记忆中。随着俄国不断向南扩张进入中亚腹地,英属印度不断向北扩张逼进克什米尔,两大帝国逐渐显示出碰撞的态势。在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围绕潜在的威胁,英俄两大帝国在中亚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而又如履薄冰的勘探、间谍、军事与外交博弈,史称“大博弈”。 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些参与者的故事。其中英国和俄国的年轻军官,他们不断探索,舍命涉险。他们扮作朝圣者、马贩子,绘制秘密山口的地图,搜集珍贵的情报,求得与当地最有权势的汗王结盟。有人一去不返。在今天的中亚,大博弈年代的野蛮和暴力仍然回响不绝。 阿富汗前总统穆罕默德·纳吉布拉计划将本书翻译为普什图语,他说:“(阿富汗人)能从中看到历史的重复……只有我们了解了自己的历史,才能打破这个循环。”翻译还未完成,1996年9月,塔利班武装攻入喀布尔,纳吉布拉被残酷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