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古时代的礼仪、宗教与制度
本书是2010年11月6-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古时代的礼仪、宗教与制度”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 “中古文史之学”,是亦古亦今、亦新亦旧、亦中亦西的学问。近百年来,在新材料和新理论的推动下,海内外学界运用文献、考古、艺术相结合的方法,融烁古今,会通中西,取得了丰硕的成 果。然而在学术全球化的今天,如何重建解释性框架?如何开拓新疆域?如何寻求和实践新工具?国际共同研究和代际学术对话是否可能?活跃在中古史前锋线上的学者各自有着什么样的思考?为了能更加深入地讨论这些国际学界共同关切的基本问题,复旦大学历史系主办了这一学术会议。 会议旨在推动两个对话:中外对话,即促进大陆、港台、日本、欧美活跃在学术前沿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代际对话,即推动196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坚学术力量与1940-50年代出生的著名学者之间的对话。会议有来自海内外中国中古史领域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提交了25篇报告,涉及出土文献辑考、仪式与制度析、宗教社会史、学术思想史和政治文化史研究诸多领域,并邀请了8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评议人,以一种新的学术“生成模式”实现了中古史研究者的国际交流,促进了学术取向有所异同的两代学者间的代际对话,这些新求索和新风雷,将生成新的“大地之肖像”,汇入新世代历史学的学术脉络之中。 此次结集,将所提交的论文修订本辑为“中国中古文史之学研究的方法与前景”、“出土文献所见学术与信仰”、“国家祭祀、礼仪空间与礼制呈现”、“历史书写、祥瑞灾异与政治架构”四编出版。 -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二十世纪已经过去,中国历史学经历了一个变革创新的世纪,兴旺丰收的世纪,兴旺丰收的世纪成绩显著,名家辈出,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总结,本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旨在系统地展示了上个世纪的史学成果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学家的著作奉献给读者。 -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
-
江南农业的发展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应当如何对待“西方中心论”。作者从明清江南农业的发展入手,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涉及亩产量,农村副业、集约生产、社会制度,人口与耕地,经营方式,资源的合理利用,甚至像稻麦复种技术等等,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数据资料,对明清农业停滞说的“定论”提出了深刻的挑战。本书在1998年先以英文出版发行,被誉为“加州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此次在国内翻译出版,将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录 列表目录 中文版自序 吴承明序 斯波义信序(英文版) 鸣谢(英文版) 若干说明 第一章 导论 一、一个老问题 二、为什么选择清代前中期江南的农业作为研究对象? 三、清代以前江南农业的变化 四、本书讨论的主要问题 五、清代江南的基本农书与农业生产的重要术语 第一编 生产要素的变化 第二章 劳力、耕地与气候 第一节 劳力 第二节 耕地 第三节 气候 第三章 技术 第一节 作物品种 第二节 整地技术 第三节 肥料使用 第四节 种植制度 第二编 农业生产的变化 第四章 农业资源利用的合理化 第一节 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节 人力与畜力资源的利用 第五章 农业生产的集约化 第一节 主要农业部门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第二节 改变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 第六章 外向型农业的形成 第一节 丝输出的增加 第二节 棉布输出的增加 第三节 粮食输入的增加 第四节 肥料输入的增加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编 农业的发展 第七章 土地产值的增加 第一节 改种棉、桑所导致的耕地亩产值的提高 第二节 各茬作物亩产量的提高 第八章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一节 近代以前江南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节 农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第三节 农妇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第四节 农户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第九章 结论 引子 1979年以来江南农业的巨大变化 第一节 “脱离常轨” 第二节 西方中心论与江南经济史研究 第三节 重新认识江南经济史 第十章 附论明清江南的生态农业 一、生态农业——江南农业的一种新经营方式 二、江南生态农业的特点 三、江南生态农业的生产率 四、生态农业在江南的普及历史意义 五、质疑与回应 征引文献目录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一代雄主汉武大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国崛起,奠定中华2000年帝制格局。然而,他又迷信方术、穷兵黩武,几乎将汉王朝推到崩溃的边缘。 强盛的大国和天下苍生的幸福,哪方面更急迫、更重要? 雄猜的英雄对荣耀的追求是否更能得到同情、得到理解? 所有的争论直至今天依然在我们的时代久久回荡! 司马迁、班固、司马光,三位历史学家,三个不同的时代,讲述了汉武帝三张不同的面孔,提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国崛起的三种不同的解读。 -
近代中国史学十论
本书各文均与近代中国史学相关,但又与一般极“史学史与史学理论”领域的言说不甚同,大体遵循一种“史无定向”的取径,不固定从某一专史分科的特定方向看问题。前半部分或考察一本旧籍在近代学统里的沉浮,或关注学术的多旋律并进,或揭示学术典范的转移,或分析新旧史料观的错位、或探索历史记忆的损益;后半部分主要与青年史学从业者对话,讨论与“史学方法”相关的史料解读、史学表述、近代史研究走向、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冲击等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