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思想史
这是一部设想独特、面貌新颖的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 既描述历史思想家的生涯学术,又说明当世社会的思想潮流,尽可能以插图与文字相印证,使读者对历史与思想的脉络有深入直观的认识,这是本书的优秀之处。——李学勤 本书在叙述各个时代各类思想时,尽可能地反映出以人的群体活动为主体的思想演变历程,特别要突出典型思想中的典型人物。这部思想史,应力图成为包含有各个时代社会各个阶层人物思想的思想史。对于以往各种思想史中已经论述较多的思想家的思想和著作从略,并将他们有关各类社会历史思想问题的论述,分别归入有关专题之中去表述。各卷作者对研究有素、颇具新意的思想内容,既作了较为突出的论述,同时也对一些老问题写出了新的特色。如政治思想,不只是罗列思想家的看法,同时也对一些老问题写出了新的特色。 -
历代耶稣形象
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 他要作王; 直到永永远远。 福音书告诉我们,甚至在耶稣诞生以前,天使就已经向他母亲报喜:「主上帝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路1:32-33)他诞生以后,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问:「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那里?」(太2:2)在圣枝主日进入耶路撒冷一事让他的门徒想起了先知的话:「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太21:5)那一个星期最后一天他在十字架上惨死之时,彼拉多用三种语吉写了一个牌子,放在他头的上方:「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约19:19)新约中最后一卷书,使用了世间君主都很渴求的一个称号来称颂他为「万主之主,万王之王」(7:14)。 而彼拉多竟还问他(约18:37):「这样,你是王吗?」 彼拉多的问题可能,而且已经得到了许多不同的答案。「王」这个称号没有保留在十字架上,而是传遍了世界各民族、各个帝国。十字架还广泛流传,用以装饰各个帝国和民族的王冠、国旗和公共建筑,以及在战争中死亡的人的坟墓。正如奥古斯丁所说的:「他在十字架上曾被人嘲讽,但是,现在他把那十字架印在众国王眉宇之间。」1在把耶稣送上万王之王宝座全过程结束之前,十字架就已经改变了人类一大部分的政治生活。在以后各章里我们会一再看到,「君王神权」和「圣战」理论的大部分是以耶稣基督是王这一前提为依据的,而关于最终地弃绝一切战争和君王神权的大多数言论也莫不如此。探索耶稣称王在与其它政治论题和象征互动过程中的历史变迁,就可以理解西方政治史中一切高尚事物,和一切恶魔般事物的大部分:就连纳粹的 字(swastika),虽然其形式比基督教还古老,但也是用来恶毒反讽基督的十字架的,这一点鲜明地见于它的名称:弯勾十字架(Hakenkreuz):卍。「这样,你是王吗?」--彼拉多的问题的确依然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伴同着耶稣为万王之王这一形象的是一种期望,即:他即将在地上建立他的王国,圣徒将和他一起治理一千年;对这一期望的经典叙述是《启示录》第二十章。但以理关于四国将从地上消失的预言(但7:17-27)现在应该实现,第四个国就是罗马帝国。2几位早期教会作家在宣称基督「将要消灭暂时性的王国和建立永恒王国」,进而详尽地描述了为王的基督来临时将要完成的对人类生活和自然本身的变革。3在论证对来临王国的这一千年希望之畤,《启示录》作者听到了天上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11:15)然而,我们应该注意,正如对千禧年(millenarian)抱有希望的各种鼓吹人物已经注意到的那样,这种对于基督统治的名符其实的期待甚至在二世纪在基督徒中间也绝不是普遍的。因而,爱任纽(Irenaeus)承认,他不同意某些人把这一切解释成为对天上永生的一种比喻,而殉道士游斯丁则认为,虽然他「像其它许多人那样」恪守对基督地上王国的期待,但是也还有「很多人属于纯洁而虔敬的信仰,虽然是真正的基督徒,但想法都不一样。」4 而且,千禧年论者和反千禧年论者都会回答彼拉多的问题,说游斯丁所说的话:「基督的确是永远的王。」5虽然问题出自提庇留.该撒(Tiberius Caesar)的这位代表,即彼拉多,这个问题在以后几百年仍不断地复现在其它各位该撒之代表的言论中。例如,从有关一八○年北非西利乌姆(Scillium)七男五女殉难的叙述(已证明确实可信)中可以得知,对于基督教殉道者以及迫害他们的异教徒,「万王之王」这一称号在用于耶稣时是表明一种反对该撤称至高无上之王的态度的。6而该撒的代表大约同时也问过斯米尔纳的波利卡普(Polycarp of Smyrna):「说『该撒是王』,对他烧香,拯救你的生命有甚么不好呢?」但是,据《波利卡普殉教记》载,他回答道:「八十六年来,我一直是(耶稣基督的)仆人,他从没有伤害我。我怎么能够亵渎拯救了我的王呢?」7《伊纳爵殉教记》中也有同类的故事,如果属实,则在时间上是更早的;伊纳爵(Ignatius)曾当面告诉图拉真(Trajan)皇帝:「天上的王基督(在我心里)……但愿我现在享受他的国。」8 但是,在把耶稣当作商超于尘世问君王的天上之王,而对他表示忠诚的同时,基督教护教者也反复申明,这一态度没有让耶稣的追随者不忠于他们世间的君主。他们对罗马皇帝本人说:「陛下如果听说我们寻求工国,那么陛下无再多加查询即可知,我们说的是一个人间的王国。」他们坚持说,他们谈论的不是政治上的王国,而是「和上帝同在的」王国。因为,如果是尘世间的,政治上的王国,那么,他们就会毫不迟疑地作出政治妥协,否定基督而求得自己的安全。但是,耶稣基督是「荣耀的王」,他对人生提出了终极的要求。为了响应这一最终的要求,「我们只对上帝示以崇拜,但是在其它方面,我们则乐于为陛下服务,承认陛下是王,是君主。」9为了证实他们的忠诚,他们引用了「为我们的君王安全」的祈祷,这些祈祷在基督教圣礼中是献给「永恒、真正、活生生的上帝的;他们必定寻求上帝的恩典,超过其它一切恩典……我们祈求帝国的安全,皇室的兴盛。」他们拒绝做的事是把皇帝奉为神,言称「该撒是主」,和以他的「灵」起誓。10现世的诸王国都是上帝建立的,不是如某些异教徒所说的那样由魔鬼建立;因为由上帝建立,所以值得在上帝护佑下服从。11总之,「就归于众国王和众皇帝的荣耀而言」,指令就是服从,但是是服从而非偶像崇拜:「这样,该做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12但是,即使该做自称是主,也仅仅是国王和皇帝,而耶稣则是万王之王和万主之主;而非众主之一,13凡归给该撒的一切,也首先归给上帝。 注释: Augustine,《论诗篇》76.7。 Justin Martyr,《第一护教书》31。 Irenaeus,《反异端论》5.26.2;5.33-34 (引自Papias)。 Irenaeus,《反异端论》5.35.1;Justin Martyr,《与特里丰对话录》80;见R.P.C. Hanson,《寓言与事件》,Richmond,1959,页333-56。 Justin Martyr,《与特里丰对话录》135。 《西里乌姆殉教案》6,载于The Acts of the Christian Martyrs,H. Musurillo编,Oxford,1972,页86-89。 《波利卡普殉教记》8-9。 《伊纳爵殉教记》2。 Justin Martyr,《第一护教书》11;51;17。 Tertullian,《护教书》30-32;《提摩太前书》2:2。 Ireneus,《反异端言》5.24.1;《罗马书》13:1、4、6。 Tertullian,《论偶像崇拜》15;《马太福音》22:21。 《哥林多前书》8:4-6,见Augustine,《上帝之城》9.23的说明。 本文转载自帕利坎 (J. Pelikan),《历代耶稣形象及其在文化上的地位》,杨德友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页66-69。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内容简介:作为沐浴着现代欧洲文明而成长的人,在研究任何世界性的历史问题时,都不免会反躬自省: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之中,而且仅仅在西方文明之中,出现了某些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正如我们一相情愿地认为)存在于一条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发展线索中,这应当归诸怎样的环境因素呢? 仅仅在西方,科学在今天才处于我们公认的真实有效的发展阶段。经验性知识、对宇宙及人生问题的沉思,以及最为深奥的哲学与神学智慧,都不在科学的范围之内。不过,系统神学的全面发展,却应该仰赖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基督教,因为伊斯兰教和一些印度教派神学只是一些片段,不成系统。简单说来,在其他地方也有精准细密的知识与观察,尤其是在印度、中国、巴比伦和埃及。但是,巴比伦以及其他各地的天文学却缺少最早从古希腊传承而来的数学基础(这使得这些地方天文学后来的发展更为令人惊异)。印度的几何学所没有的理性证明,那是希腊人智慧的另一结晶,它同时也创造了力学和物理学。印度的自然科学尽管长于观察,却没有实验方法。 -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
本书以古代文献为依据,从认识古代设计思想的角度切入,讲述中国古代造物设计史和设计理论。作者以时间为脉络,介绍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及建筑方面的思想及理论,跨度从先秦至清代,历时较长,涉及领域较广,是一本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设计史书籍,无论是设计者,还是设计历史及理论的研究者,乃至中国历史研究者,均能从中获益。 -
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
美国当代自由主义的工程就是在宗教之后,在一个没有固定意义的世界里苦苦寻找对立各方的共处之道。如罗尔斯一再强调的,他的正义论或政治自由主义所试图解决的,是一个像美国这样现代民主社会中出现的善观念多元化的问题,就是在没有官方信仰、没有最高指导思想的社会里如何协调正义,确定共享的价值。 -
欧洲传播思想史
传播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诞生于美国,但其思想根源却在欧洲。欧洲思想家将传播作为人和社会存在方式的观念可远溯古希腊并贯穿于整个欧洲思想史始终,渗透于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语言学等不同学术领域中。 本书以古希腊至20世纪各时代思想巨子为主要考察对象,试图从几千年的时间跨度和广阔的人文社科背景上勾勒出欧洲传播思想发展演变的全景,是国内学人第一本较完整的西方传播思想史的研究著作。作者以个性解读方式,取精探幽,其特色不仅在于作者怎么说,更在于作者认为思想者们在怎么说,因而更有助于开拓读者视野,有助于推动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