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研究
本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阐明其后期哲学的代表作。1921年,维特根斯坦发表了代表他早期思想的著作「逻辑哲学论」,试图以"逻辑上完善的语言"界定哲学的界限,并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全部哲学问题。但在「哲学研究」中,他提出了与「逻辑哲学论」大异其趣的思想,坦承在前期著作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从而将思考中心转向日常语言。 -
维特根斯坦论伦理学与哲学
本书反映了维特根斯坦从重返剑桥直至去世期间(1929—1951)对伦理学、哲学性质以及美学、心理学和宗教信仰等人类基本问题的独特思考。书中收入的五篇文章,写作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多,几乎涵盖了维特根斯坦所关心过的重要问题,从语言、逻辑和经验,到伦理学、美学和人类学,从哲学的性质到数学的基础,所有这些内容都是维特根斯坦重返哲学舞台后有过深入思考并认为已经或接近形成最后思想的主题范围。本书对于人们了解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全貌有着重要意义。 -
哲学对话 : 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
很多最伟大的哲学家都曾用对话形式阐述他们的论证,但是,对话形式本身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本书中的三篇论文分别考察了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采用对话形式写作的理由,并探讨了哲学内容与其文学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
意向
《意向(第2版)》试图详细表明,我们关于何谓意向的那种普通的、广为接受的描绘产生的难以克服的问题必须予以抛弃;同时明确,意向性行动都是在某摹状下的,至少必须在摹状下进行判定。《意向》是一部20世纪英语哲学名著。自1957年首次出版以来,它已获得了现代哲学经典的地位,正如匹兹堡大学的罗伯特•B•布兰德姆所说:“安斯康姆的这部经典之作是所有后来关于行动的哲学思考的源泉。” -
蓝皮书和褐皮书
蓝皮书的内容是维特根斯坦在上世纪30年代的讲课稿,因为当时讲稿封皮的颜色是蓝色,遂后来人以“蓝皮书”命名,在这本书中,维特根斯坦批判了那种认为语词的意义在于“心灵行动”的 看法,强调我们只能通过用法来定义一个语词,同时,他还对语词意义的稳定性提出挑战的观点作出批判,指出那种挑战来源于哲学家追求一种“一般性”语言的冲动,这种冲动使得人们只能得出“万物皆流”的观点。此外,他还区分了哲学的可能性和语法的可能性。这些思想对现当代的语言学和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
维特根斯坦读本
本书以作者独有的学术领悟,将维特根斯坦这样一个仅有的具有两种哲学体系的哲学大家的思想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题解读。是极好的分析理解维特根斯坦思想观点和体系的辅导性读物,也是开创了对经典文本阅读评点的新的形式。